02.29 無人機飛防、自動駕駛拖拉機整地:萊西平度春耕用上“黑科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月29日,在萊西市沽河街道一大片麥田上空,一架飛防植保機盤旋著、連貫有序地來回噴灑作業,起飛、噴灑、落地一氣呵成。

“無人機只用幾分鐘就可以噴灑完成我的7畝地。” 萊西市沽河街道東道格莊村民趙洪友告訴青島日報記者。

“與傳統植保機相比,這款T20型植保機只需要在手中的遙控器上進行簡單操作,植保機就可以按照規劃的路線行駛,而且還可以360度自動避開障礙物。” 青島供銷普惠農業服務公司經理門奕彤介紹說。

T20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無人機,相比於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在農田的每個角落進行打點,現在只需要在操控臺上簡單操作,無人機就可以根據設定路線自動飛防。

據瞭解,T20飛防效率非常高,它可以達到每小時180畝。

在萊西,不僅是大田作物,設施農業也實現智能化。在位於萊西市店埠鎮的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苗繁育基地的溫室大棚內,綠油油的紫甘藍、西藍花等多種蔬菜種苗一派生機。“從育苗到噴水,再到整個溫度的控制,五個棚四萬平米的溫室大棚,只需要2名工作人員就完成日常的管理。” 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苗花卉繁育中心經理於隨飛說。

據介紹,溫室育苗大棚實現智能化育苗,8到10小時的作業量,能夠代替人工約40人左右。在澆水方面,有自動化噴灌,只需要點一下遙控器,就可以實現澆水操作,包括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都可以實時傳輸到操作後臺,實現種苗實時監控。

“從育苗、種植到管理,再到後期的收穫,隨著更多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如今的農業生產,越來越智能,越來越高效,農民也逐漸變成體面的職業。” 於隨飛感嘆道。

2月29日,在平度市王戈莊村的田地裡,農機手高洪雲的3臺智能化大型拖拉機正在進行旋耕整地、開溝築壟作業。

无人机飞防、自动驾驶拖拉机整地:莱西平度春耕用上“黑科技”

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拖拉機。

記者瞭解到,拖拉機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作業誤差少於2.5釐米,幹起活來又快又好。高洪雲說:“我這個自動駕駛拖拉機每天能作業100多畝地,頂70-80個勞力。”

近年來,由於人工成本不斷上漲,農業生產機械化迫在眉睫,利用北斗導航技術,可以減少農業投入,提高種植收益。高洪雲引入的這套系統在播種、起壟、噴藥、收穫等方面都可以起到精準作業的效果。

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土地流轉的進一步推進,由衛星定位系統導航的拖拉機入田間作業,可以大大提高耕種作業質量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投入。

(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呂文波 孫科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