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最近,有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經過嚴格檢測病毒核酸,多次陰性(通常兩次),被判定“治癒”而出院後,過很多天覆查病毒核酸轉陽的報道,引發了一些關注和猜想。

其中,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產生抗體嗎?還會重新感染嗎?

龍醫生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醫生,對4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了治療和出院後追蹤。

這幾位患者,都是連續2次核酸檢測陰性,符合“指南”的出院或解除隔離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

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系統症狀明顯好轉、胸部CT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連續兩次病毒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24小時)。

他們出院或中止隔離後,相關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密切的隨訪,結果,在第5~13天期間,4名患者重複檢測病毒核酸,結果均為陽性。

又過了4~5天,再次重複進行了3次檢測,依舊為陽性。

不過,雖然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但經過檢查,4人均無症狀,胸部CT與出院時相比無改變,4人也未與任何有呼吸道症狀者接觸,也無家人被感染。

多這個例子可能看出,他們的體內可能還有病毒複製,但至少不能認為可以再次感染

由新型冠狀病毒,也就是SARS-CoV-2(以前叫2019-nCoV)引起的感染,其主要表現以發熱和急性呼吸道症狀為主,引起的疾病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簡稱新冠肺炎,國際上叫COVID-19,也就是“2019冠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意思。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由於是一個新發現的致病病原體,人們對這個病毒感染後,人體發生的一些病理和免疫學變化還知之甚少。

目前掌握的一手資料是有限的,沒辦法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癒(或自愈)後,是否能夠產生足夠的保護性抗體,以避免下一次的感染。

按照常規的科學原理推測,感染一種病毒以後,如果自愈或者治癒了,人體應該是會產生抗體的,不過這種抗體有沒有保護作用就不一定了。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就是說,有時候病毒感染之後,產生的一些抗體可能不具有保護性,而是一種診斷的依據。

比如說,感染丙肝病毒(HCV)以後,檢測到的丙肝病毒抗體(抗-HCV)就不屬於保護性的抗體,現在用來作為診斷丙肝的依據之一(加上丙肝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能診斷慢性丙型肝炎);感染乙肝病毒(HBV)之後,所產生的核心抗體(HBcAb)也不屬於保護性的抗體,那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標誌物,輔助診斷用的。

這些不具有保護性的抗體的存在,能作為病毒曾經感染過的依據,來幫助診斷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走過沙漠,會留下一淺一深的腳印。以上所說的非保護性抗體,就是感染一種病原體之後,產生的“腳印”

如果還不理解,想想某些名勝古蹟旁邊的某個石頭或者樹上,刻下的那一行行“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字樣,是不是印象會來得更深刻一些?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還有一種抗體,是具有保護性的抗體。

舉幾個例子,感染乙肝病毒或注射乙肝疫苗後產生的

乙肝表面抗體(HBsAg),注射麻疹疫苗後產生的麻疹病毒抗體,注射水痘疫苗後產生的抗體,等等,這些抗體屬於保護性的抗體,能夠對侵入人體的相應病毒進行中和和清除

這種中和有什麼用呢?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病毒是一個坑,抗體是一個蘿蔔,一個蘿蔔一個坑。病毒進入人體之後,保護性的抗體這個“蘿蔔”就會準確的識別病毒這個“坑”。兩者的緊密結合,導致病毒不能發揮它的致病活性

病毒要去做壞事,保護性的抗體緊緊跟著不讓它動手,直至把病毒活活地“拖累”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後,就有可能產生這兩類抗體。

第一類抗體,是用來做診斷的。

目前我們所用的診斷是病毒核酸的檢測,現在對這個病毒的結構有進一步的瞭解之後,已經開發出血液檢測手段,能查出病毒的IgM抗體,這樣的檢查如果和核酸檢測、臨床表現符合,能夠增加診斷的準確性,加快診斷的速度。

按照以往的經驗,大部分病毒感染之後,都能夠產生第二類抗體,也就是相應的保護性抗體;不過,也有例外,比如艾滋病毒(HIV)和狂犬病毒,感染後不產生保護性的抗體或者產生的保護性抗體作用太弱、量大少,起不了作用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既往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也就是SARS(非典)患者,治癒以後就能夠在體內檢測出具有保護性的抗體,也似乎沒有見過得兩次SARS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治癒後的SARS患者的血清,也少量的用來治療SARS患者;而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也被用來試用於重症感染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這些都是用康復者的抗體來治療感染者的例子,說明抗體可以產生,且是有抗病毒作用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過敏與傳染病中心主任,2020年1月3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就談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一個潛在的治療手段,就是單克隆抗體,目前正在研究當中。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治癒後,病毒從人體清除了,就不具有傳染性了;而人體產生了保護性的抗體,就不會再次感染同樣的病毒血清型。

不過,有一部分免疫學、微生物學和感染病學專家,同時也認為,由於該病毒是非常容易變異的,假設產生的抗體並不能識別變異的新的病毒體,那麼就有可能會再次感染。

綜上所述,目前對感染後治癒或者自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推薦的建議是在出院以後還是要注意自身的防護,避免再次感染的發生,因為一旦再次感染,其所引發的症狀可能更加嚴重。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發現的致病病原體,感染之會產生抗體,這個已經被證實了的。但是,這些抗體有沒有足夠的保護作用,以及保護作用有多長,目前還不是非常確定。

初步的分析認為,感染新冠病毒,治癒或自愈後,產生了保護性抗體的人,理論上是不會再感染的,保護的時間,至少6個月。

由於這個病毒有高度的變異性,不排除即使產生了抗體,對變異的新的病毒株也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即使治癒出院後,還是要注意複查和防護的。

闢謠:新冠肺炎治癒後,複檢核酸陽性表示重新感染?不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