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安徽這個古村 風光堪比宏村 被譽“歙南第一村”卻少有遊客


安徽黃山腳下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文化,這裡的古鎮小村,一屋一舍,一牆一瓦,共同繪就了古徽州獨特的人文景觀。距歙縣縣城30公里的昌溪村,風光秀麗,人文薈萃,是歙縣頗負名氣的鄉村,自古有“歙南第一村”之稱。

昌溪村始建於唐代,境內分為上村和下村,上村為吳氏古村,下村為周氏古村。村莊四周群山環繞,昌源河穿村而過,200餘處元、明、清古建築沿河而建。值得一提的是,昌源河在這裡不久後便匯入新安江,直奔千島湖。而被譽為“新安江山水畫廊”的深渡鎮,距昌溪村僅數公里。

昌溪自古就很重視生態保護,不僅周圍山清水秀,村中古樹也很多,是整個徽州地區桃花生長最密集的地方。走進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棵互相依偎、卻品種不同的千年古樟樹,它們的直徑達3.3米、高約40米,兩株樹冠足有上千平方米,被當地村民稱為“龍鳳樟”。


昌溪村歷代名人輩出,商人、社會名流層出不窮。廣泛流傳於徽州的一句俗語:“吳茶周漆潘醬園”,其中的“吳茶”——吳裕泰茶莊創始人就出生在這裡。吳氏先祖於元末明初從太湖來昌溪創業,當時朱元璋與元軍作戰,在徽州受到過吳氏先祖的幫助,故獲明太祖賜匾“第一世家”。

徽州作為朱熹的家鄉,程朱理學深深影響著這片土地,也造就了學而優則仕的耕讀傳統。昌溪村的周氏家族,曾出過114位秀才、24位貢生和9位進士,可謂光耀門庭。建於明孝宗弘治十年的周氏宗祠,渾厚莊重,氣勢非凡,堪稱明代徽派建築的代表作。

“徽州古建三絕”之一的牌坊,與古祠堂、古民居共同繪就了昌溪獨特的人文景觀。被列入“國保”的“員工支祠”,其木牌坊建於清代中葉,堪稱中華一絕。《中國建築史》一書記載:“像這樣造型佈置之合理、雕刻技藝之精湛、保護如此完好的木牌坊,全國獨此一處。”


昌溪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外出經商的人頗多,他們在成為官商門第後,便會出巨資為故里修祠堂、建園第,並且從事修橋建廟等公益事業。建於公元1341年前後的忠烈廟,現仍保存完好,廟內供奉的越國公汪華及其第八子汪俊兩尊忠臣烈士神像,佑護著昌溪人丁興旺,百業昌盛。

村裡還留存著建於明代中晚期的茶館酒樓,可見當年昌溪的繁華。酒樓高20米、寬30米,為典型的仿宋建築,特別是一樓的一排木雕柵欄設計獨特:“福、祿、壽、喜、貴”五個空心繁體字鏤空而成,蘊含其中,堪稱一絕。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