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攻堅流行病防控AI!鍾南山團隊和騰訊組建實驗室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截至2月28日16時35分,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病例78961,死亡病例2791,治癒病例36262。這些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寶貴的生命。

為了未來更好地防控流行病疫情,2月26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公司正式達成合作,共同成立“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由鍾南山本人擔任實驗室主任。騰訊方面表示,雙方首先會攜手持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是當務之急。但更長遠的目標,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攻堅流行病、呼吸疾病和胸部疾病的篩查和防控預警。

攻堅流行病防控AI!鍾南山團隊和騰訊組建實驗室

面向未來,未雨綢繆

作為與疫情本身聯繫最密切的醫療健康行業,直接承擔著各方救治和防控的重大功能。在此次的疫情中,衝在一線的白衣勇士、留在後方的醫療健康服務供應鏈乃至整個行業都受到全方位、多層次的衝擊,並被爆出協同保障機制不健全、流行病的醫療應付手段不足等問題。

實際上,作為基礎設施行業,醫療健康關乎人類的發展。在未來,流行病疫情防控怎麼做到未雨綢繆?這也是鍾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希望突破的重點議題。

攻堅流行病防控AI!鍾南山團隊和騰訊組建實驗室

騰訊方面表示,聯合實驗室將利用人工智能輔助臨床決策技術,持續在全國開展多中心臨床科研,建立輻射全國的疾病上報和預測預警系統,實現輔助臨床診療方案決策、隨訪、療效評估和預後評估。

流行病大多會涉及到呼吸系統。在傳統的醫學流程中,一次胸部CT檢查往往就能產生300張左右的影像,醫生只靠肉眼閱片將耗費5-15分鐘,效率極為低下。

在此前, 醫療AI面臨著缺乏訓練樣本和缺乏標註的“雙重挑戰”。騰訊優圖實驗室醫療AI總監鄭冶楓曾表示,要讓機器像人類那樣思考,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就必須“喂”給它大量的數據,幫助它從中找出規律。

但是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醫學影像的獲取十分艱難。“醫學影像採集需要專門的設備,有一些設備非常昂貴,比如CT和核磁。”此外,對於自然圖像來講,其標定相對容易,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夠直接標註。但醫學影像不同,其標註需要行業頂尖的專業醫生參與。“現實是,培養一個醫生需要十年時間甚至很長,加上臨床、科研任務重,做數據標註對於醫生來說也是‘有心無力’。”

攻堅流行病防控AI!鍾南山團隊和騰訊組建實驗室

“AI本身並不能無師自通,AI也需要名師才能出高徒。在肺部疾病的判讀篩查方面,鍾南山團隊將成為騰訊AI最好的導師和學伴。未來,雙方將結合X光、CT影像等多種檢驗檢查報告,進一步研究人工智能對全肺部疾病的判讀篩查技術。”騰訊方面表示,一個當前的樣本是,搭載“騰訊覓影”AI醫學影像和騰訊雲技術的人工智能CT設備,陸續在湖北多家醫院部署,最快2秒就能識別新冠肺炎,大大緩解了當地CT篩查能力不足的壓力。

而鍾南山團隊與騰訊AI合作,將起到資源互補的作用。對騰訊而言,鍾南山團隊是一支擁有頂尖醫療專家的團隊,可以幫助實驗室更好地構建專業的防控預警機制。而騰訊觸達海量用戶的能力以及雲計算能力、醫學AI能力,都將有助於鍾南山院士團隊的長期科研,更有效地防控流行病疫情。

攻堅流行病防控AI!鍾南山團隊和騰訊組建實驗室

差異化,打造醫療矩陣

阿里主後臺,百度重技術,騰訊更傾向鏈接。

實際上,早在2014年,騰訊就開始進軍佈局醫療健康領域,並已打造出自己的領地。

2014年9月,騰訊宣佈戰略投資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投資規模為7000萬美元,代表著騰訊公司正式佈局醫療健康領域。

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曾表示,“騰訊對醫療健康行業關注已久,丁香園擁有中國200餘萬的專業醫生資源,佔據行業第一位置。而騰訊能夠將這些醫學專業人群和數據最大程度地與千萬用戶連接在一起,兩者結合會大大降低用戶獲取醫學信息及獲得指導的難度,為醫生及大眾提供更具價值的優質服務,這是騰訊社會價值的體現。”

此後,騰訊開始大力佈局醫療領域。

攻堅流行病防控AI!鍾南山團隊和騰訊組建實驗室

2016年3月,騰訊對外宣佈正式啟動“騰愛醫療”戰略。“騰愛醫療”戰略由智能終端、醫生平臺、金融醫保,以及健康大數據這“四駕馬車”所組成。四項業務彼此聯動,以此構建“互聯網+慢性病“管理模式閉環。從糖尿病管理為起點,並逐漸推廣複製於其他病種。

2017年8月3日,騰訊正式發佈“騰訊覓影”。“騰訊覓影”是騰訊公司首款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 ,由騰訊互聯網+合作事業部牽頭,聚合了騰訊公司內部包括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等多個頂尖人工智能團隊的能力,把圖像識別、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等領先的技術與醫學跨界融合研發而成。

輔助診斷是覓影主要功能,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網病、宮頸癌和乳腺癌等。2017年11月,騰訊覓影進入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負責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不到半年的時間,騰訊覓影的合作醫院數量接近百家。

2017年12月29日,騰訊對外宣佈成立醫療資訊中心,旗下首款互聯網醫學科普產品“騰訊醫典”(曾用名:企鵝醫典)正式上線。騰訊方面表示,這款產品旨在解決目前互聯網健康信息繁雜、專業內容難懂、醫療廣告充斥、優質科普標準不一致等問題。作為騰訊旗下的醫學科普資訊平臺,騰訊醫典成立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平臺連接醫生和患者,緩解醫療信息的不對稱。

除此之外,騰訊還通過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合作,鞏固了自身醫療佈局的城牆,如好大夫在線、水滴互助、Keep、碳雲智能、微醫等。其中,騰訊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最重要的四筆投資——丁香園、掛號網、卓健和醫聯,基本構建了包含醫生、患者、醫院三個參與主體,橫跨C端和B端,覆蓋醫生社區、醫患溝通、醫院信息化、線上線下聯動的互聯網醫療矩陣。其中,好大夫在線代表著線上看病的場景,丁香園代表著醫生學術交流的場景,醫聯代表著醫生社交的場景,卓健代表著醫院互聯網化的場景。

通過實驗室和投資,騰訊構建了一個連接學術、醫院、醫生和患者的閉環。而此次騰訊與鍾南山團隊的“重量級”合作,也給緩慢前行的醫療AI領域注入“強心劑”,科技賦能醫療,為人類帶來更多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