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在中國疫情關鍵時刻,日本伸出援手,向中國捐贈了大量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隨同而來的還有美好祝願“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看哭了很多中國網友。

要知道,今年日本還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2020年奧運會。近日有不少聲音擔憂稱,今年奧運會恐延期或取消,這對日本來說無疑倍感壓力。但儘管本國情況還在加劇,日本對中國的支持仍未停歇。

據財經網2月26日報道稱,本週二日本東京所捐助的20萬套專業醫療級別防護用品,包括面罩、手套、鞋套和口罩等等,以及部分企業在日採購的47萬個醫用口罩,總重85噸的防護物資已經全部運抵中國相關部門。這也是目前中日兩國之間最大的單筆捐贈,體現了日本對此次疫情的高度重視和對中國的支持。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在突發情況發生之後,日本是最先向華髮出援助的國家之一。如今在各國對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的需求高漲之際,日本國內市場上的防護服和口罩也處於斷貨狀態,有價無市。在此情況下,日本能抗住壓力再給中國送來這一批物資實屬不易。而近日,日本也放鬆了部分進口限制,將恢復向中國進口口罩,以加強和中國的聯繫與合作。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21日網絡例行記者會上指出:疫情無國界,人間有真情。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日作為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理所當然要加強合作,攜手應對。疫情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和人民第一時間向中方伸出援手,向中方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幫助,中方銘記和珍惜這份友情。當前日本國內疫情也牽動中國人民的心,我們感同身受。耿爽強調:“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儘管當前中國國內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防疫物資還不是那麼充裕,但中方願在努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進一步同日方分享信息和經驗,並根據日方需要,繼續向日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除了政府之間頻繁的互動和示好,中日兩國的經濟往來和民間輿論也是一片向好,兩國民眾在網絡上互相支持給彼此加油的場面看起來非常溫馨。從東京的商業街到大阪和京都的藥妝店,到處可以看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標語在風中飄揚,東京晴空塔專門點亮了紅色和藍色,為武漢和中國抗擊疫情祈願。據說,有日本學校給學生家長寫信,教育孩子們不要帶著惡意去談論中國武漢。而中國網友們也在新聞評論區留下了滿滿的抗疫宣言,為日本加油,中日間溫情互動令人感動!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其實,提起日本,很多人會基於歷史原因存在一種慣性思維。據美國人早期做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還是理性的,但因為中日的各種差異還是免不了有偏見存在,這種也是相互的,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適用。較早前,針對個別國家出現的極端歧視性言論,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在記者會上表示,“壞的是病毒,而絕非是人”。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通過這次疫情,也讓很多國人對日本有了理性客觀的認知。網友“G小慕芭比”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日本的行為舉止體現了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有的國際社會責任,反思我們,很多人還在用仇視的目光妖魔化中日關係,這實在是不應該。我們應該牢記歷史正視歷史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同樣應該恩怨分明,這次我們應該對日本說一聲謝謝。”網友“青藍CHU海”說:“從歷史到現在,中日關係恩怨情仇多少年,倒像是一對打不散的兄弟,哥倆有時會鬧彆扭甚至大打出手,但關鍵時刻還是有同仇敵愾之義,所以我不太喜歡有些人刻意貼標籤,一見日本兩個字就暴跳如雷,群起而攻之,反倒顯得我們自己沒有氣度了。”

確實,因為近現代歷史原因,中日關係近年來起起伏伏,於是很多網友高舉“民族主義”大旗,對沾“日本”兩個字的事物全盤否定,甚至痛下殺手,其中娛樂圈就是典型的重災區:周杰倫曾因為在日本拍攝MV被冠以“親日分子”的罪名遭到討伐,知名主持人孟非因為與日本出場《緣來非誠勿擾》節目的女嘉賓互動,說他很喜歡日本,結果被媒體斷章取義的報道為《孟非自稱喜歡日本》,於是被貼上“親日”標籤而被網友痛罵,老戲骨趙立新因為對中日曆史問題發表了幾句見解被人斷章取義,演藝生涯面臨嚴重危機......類似的事例在娛樂圈舉不勝舉。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中日關係進入“蜜月期”帶給我們的思考


放眼世界,當今中國的外部環境、特別是外部輿論環境並不十分友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疫情對於中國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契機。如果一次共同遭遇的病毒疫情能夠在相當程度上讓我們化解過去糾結纏繞的恩怨,攜手面對今天,共同迎接明天,那麼至少在兩國關係上未嘗不是一次化危為機的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