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有八蜡廟的地方 必定是古代蝗災氾濫的地方 是真的嗎?

八蜡廟是中國封建社會各地農民祭祀蝗蟲的神廟,蝗災圖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繪製的一份中國蝗蟲災害分佈圖,迷信和科學怎麼會連到一起呢?

中國有八蜡廟的地方 必定是古代蝗災氾濫的地方 是真的嗎?


八蜡廟原是祭祀農作物害蟲的綜合性神廟,後來演變成專門祭祀蝗蟲的神廟。農民們眼看著蝗蟲危害,卻無能為力。為求消災免難,只好建廟祈禱。

蝗蟲屬於昆蟲綱、直翅目,蝗科。全世界已知約有1000多種,我國約有600多種,危害農作物的大60種。歷史上發生的蝗災是由群居型東亞飛蝗成群遷行引起的,東亞飛蝗主要分佈於我國華北平原和江淮流域。

因蝗蟲危害最大,人們把蝗蟲稱為蟲王,奉祀蝗蟲的八蜡廟又叫蟲王廟,有的地方又叫做劉猛將軍廟,那裡的農民比較現實,見文得不行,便想以武力對付,把劉猛將軍請來鎮壓蝗蟲。

中國有八蜡廟的地方 必定是古代蝗災氾濫的地方 是真的嗎?


傳說劉猛將軍為元代名將之後,因赴江南剿匪,碰上了嚴重蝗災。劉將軍用盡各種辦法,卻無法拯救黎民百姓,便投河自沉。後來朝廷知道了他的事蹟,便封他為猛將軍,列入神位。

舊中國農村極端貧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會勞民傷財去建什麼神廟。由此可以推論,凡有八蜡廟或劉某將軍廟的地方,一定有嚴重的蝗蟲災害。

蝗蟲災害圖表明我國曆史上蝗災的分部以黃河下游為最多。據史書記載:“元朝至元19年,大都、燕南、河間、山東、河南六十餘處皆蝗,草木俱盡,所至遮天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皆盈,饑民捕蝗蟲以食,或爆幹以藏之,又盡,則人相食”

華北平原的順天府(今天的北京市),在明、清兩代,從1373年至1891年的518年間,總共爆發72次蝗災,平均7.2年發生一次,明王朝最後十年,幾乎是年年鬧蝗災。

華中以南,蝗災漸少,沿海一帶幾乎絕跡。所以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找不到一個蟲王廟。雲南的氣候與太湖流域相似,蝗災不時發生,因而也有八臘廟。

中國有八蜡廟的地方 必定是古代蝗災氾濫的地方 是真的嗎?


有些不見八蜡廟的地方並非完全沒有蝗災,只是發生的頻率較低,不必破費立廟供奉。總之,專家根據蟲王廟繪製的蝗蟲災害圖與事實基本相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