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平和學姐公開就讀體驗與備考全過程!關鍵信息你注意到了嗎?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來自平和雙語的Ivy同學。她在

前年12月平和的第一次招生中便順利考入,現在在讀高一。


接下來,Ivy同學將針對備考以及在平和就讀的經驗與感受和大家做下分享。


1

我的選校過程


起初我想要走國際路線,其實是因為我本身的戶籍是在浙江的,但是我是在上海出生長大,然後接受的上海這邊的教育,所以等到中考的時候,我發現我並不可以在上海這邊中考,所以就考慮到了去走國際路線這樣一個方法,再選具體的哪幾所學校。


之前我是先確定了課程體系,現在大家知道比較熱門的體系就是IB、AP和A-Level這三類。那麼因為我本身其實就讀的初中是一個比較普通的公辦學校,然後等到我想要去報考學校也已經是初二的事了,但是我偏偏又選擇了大家普遍認為比較難的IB,其實是因為

我本身是一個各個學科都不是特別突出的人,就沒有說我很偏文或者很偏理,是一個相對比較均衡的人,所以我覺得IB體系下要培養那種學生有點跟我的目標是一致的,跟我的特點也是一致的,所以我就選擇了IB體系。


然後之所以選擇平和,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平和的一個氛圍,就是它相對自由,然後學校給學生髮展的空間比較大,所以我最後收到平和的offer之後,就沒有再去考其他的學校。


擇校時,學校整體的一個升學率錄取情況也是需要考慮的。我覺得平和那一年給出的數據是92%的學生都錄取到了美國前50的大學,所以這也是一個比較客觀的因素,平和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突出的雙語學校,而且從它的校訓來看,是平而不庸,和而不同。我本身因為是在很普通的公辦初中就讀,所以我本身也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所以我覺得跟他的校訓比較符合。


2

我的備考過程


從決定要去國際學校之後,我是從初二下開始準備備考的,相對來說其實起點比較晚了。初二下的暑假,兩個月全都貢獻給託福了。我主要是因為本身到從小到大就沒有補過什麼英語的課,所以水平不是很高,也想提升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再加上當時平和有90分託福可以免考英語筆試的這樣一個政策,所以我也是抱著想要去考到90分的心態去補的託福。但是當我10月份去考的時候,其實分數也不是很好看,只有81也沒有達標,但是我覺得我的英語水平還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等到暑假補完託福之後,我初三上開學就開始補習數學,然後也報了新東方上海前途馬菁濤老師的面試1對1的培訓班。數學的話主要就是針對

中考的一模卷的18、24、25的一些難題,因為國際學校的數學其實還是相對來說比較難的,所以我也去多刷了這些題目,然後也請老師幫我講了一下這類題目。因為平和第1輪考試是英語和數學兩門,所以我的側重點就是這兩門。


我第1個考的學校是領科,10月份的時候考的,然後當初考領科的時候,因為數學公辦學校進度較慢,二次函數我們學校還完全沒有教過,所以我在考領科的時候英語是過了的,但是數學沒有過,所以也沒有收到領科的面試通知。然後再考的平和,因為平和筆試和麵試是分開的,所以我筆試之後又去考了AP類的WLSA,因為筆試和麵試是同一天的,所以在等平和麵試的過程中,我又去考了一次AP類的復旦WLSA。


所以說平和其實是我考的第2個學校,整體來說平和在這三所裡面算是綜合難度比較高的,復旦WLSA是數學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領科是英語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平和還是算比較有挑戰性的。


平和在報考之前會要求學生寫一篇大約1000~2000字的作文,中英文都可以,主要是講述一下自己的成長經歷,或者你自己比較突出的個性。就有點像小型文書,在這方面馬菁濤老師幫了我很多,從我們確定主題,然後我寫完初稿到最後修改,然後最後提交上去,得到了一個筆試的機會,這個過程其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實普遍來講,國際學校每一年的考試都是第1輪錄取的人數最少,所以其實考試的時候我也是抱著試試的態度,但是很幸運,通過筆試之後,面試又上了馬老師的課程,準備了很多,預估可能會被問到哪些題目,然後提前準備,然後也幫我練了臨場發揮能力,所以最後面試也通過了,錄取到了平和。


從題目的難度上來講,平和的數學就都是一模試卷18、24、25題這樣的難度,然後他是選擇題大概4~6道,填空題大概有十幾道,再加上後面的大題可能有個4、5道,所以其實

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因為數學時間只有50分鐘,所以我覺得可以採取的策略,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做你能夠做出來的題目,儘量拿到更多的分數。


英語相對數學來說,時間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充足的,好像只有兩篇閱讀,然後一篇寫作,寫作是2選1的寫作題,我那年選的一個是偏科技類的,一個是偏青春期關於愛情觀的這樣一些題目。然後面試上它也是分為中文和英文兩個部分,因為他英文等於說在考筆試的時候只有閱讀和寫作兩個部分,那麼聽力和口語就會在你的面試當中跟外教交流的過程當中,測試到你的聽力和口語,然後跟外教面試主要是聊相對簡單的話題。中教的話就是聊一些比較深入的話題,像你未來的職業規劃,你看過的一些書,基於這些書有的一些心得,然後你為什麼會從你原來學校想要報考到平和,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他會給你一些圖片,讓你去解釋你對於這些圖片的看法。


我剛剛說的這個其實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普通的平和的面試過程,當然也不排除你可能當天非常的幸運,萬校長他也會來給學生做面試的。但是萬校長的面試就是隨機抽的,你如果碰到了他,覺得你足夠優秀的話,他就會當場給你offer,你就不用等。因為平常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面試的話,你需要等一段時間學校再給你打電話,但萬校長那邊是有特權可以直接當場給你offer的,如果你真的足夠幸運的話,其實碰到萬校長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我是沒有遇到萬校長本人,我在被平和錄取了之後就直接上了他的春季班,所以讀到現在的話也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平和學姐公開就讀體驗與備考全過程!關鍵信息你注意到了嗎?


3

平和典型的一天


我們一般每天早上6:30左右起床,其實學校沒有固定的起床時間,但我們起床鈴是6:40的,你只要7:20之前出寢室就可以了,然後到食堂去吃早飯。第1節課從7:50開始,早上5節課,然後11:45下課吃午飯,12:35就開始下午的5節課,等到4:25的時候就結束了這一天的課程。然後是晚飯時間,6:00就開始晚自習,一直到8:45晚自習會結束。然後我們每節課是40分鐘,有5分鐘的課間休息。


因為我們學校是沒有特定的社團時間的,所以如果同學想要參加社團的話,一般是利用晚自習開始之前和我們下課這段時間、晚飯時間去上一些社團,然後如果社團時間持續比較長的話,比如說你要到晚自習開始之後才要去社團的話,你需要你的社團的指導老師給當晚的值班老師,等於說是出示一個證明,然後值班老師才可以放你去參加社團。


我們每天上課都是有課表會給你的,然後我們一個學期大概上的課,有12門,不包括體育以及國家課程、歷史、政治、語文、地理這4門需要參加會考的課程,我們一共有12門課,所以相對來說每一天還是過得比較充實,作業的話其實不算太多,但是也不算少了,因為課排的比較滿,所以其實作業量不算太小。


4

課程設置&考試成績的構成

中外教比例&畢業走向


首先我來談一下我們學校在Pre-IB階段所開設的一些課程。像我剛剛說的一共有12門課,那麼具體的課程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像經濟商科、生物化學、物理、數學,這些課程之外,我們學校還有心理,然後TOK我們這階段也是要上的。然後還有剛剛說過的要參加會考的,這些課程都是有考試的,而且是每一個人必須參加。我們學校有另外開選修的課程,那種選修課是你可以選擇去上,或者你可以選擇不上,也就是自習的,那麼選修課大致上有music、theatre、visual art藝術方面的,然後還有日語課。


在高一下半學期,Pre-IB階段各個學校用的教材應該都不太一樣,我們學校的話化學用的是皮爾森教材,物理用的應該是A-Level的教材,然後數學有IB的HL,還有我們有一本專門的calculate的一本書,這是我們這個學期要學的東西。


英語的話,我們有用一些輔助教材,但是主要還是以閱讀一些小說為主,其實這些小說它不算文學作品,但是是一些我們這個年紀能夠讀懂有共通的這樣一些小說,然後進行一些分析,表演場景重現這樣的一些課程。


然後生物和地理用的比較多的是IGCSE的教材,我們沒有什麼特定的一套體系的教材,但是其實我們教材怎麼樣也不是很重要,因為我們是跟著往後IB大綱走的,所以現在學的也是你以後可能會學習的內容,就是我們現在學的比較廣泛,沒有那麼深。


而且我們上課其實不怎麼用書,主要是以老師給出的考試大綱、教學大綱以及他們給我們的一些PPT一些參考的文獻為主,所以教材這方面並不是特別的重要。


我們學校中外教的比例,其實外教不算太多,我們有硬性要求,規定所有的EB老師一定是外籍教師,但是其他老師都可以是中國籍的。


整體來說平和的畢業學生走向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我們學校今年的話大概也是92%左右的前50美國大學,然後75%左右的美國前30的大學,所以錄取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看的。


但是其實首先是得益於平和在招生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學生的水平,然後再加上等到我們進入學校之後,學校還會有一些考核的。我聽說我們有一部分同學被告知,等到高一下半學期的時候,如果你的託福成績沒有到100分以上,或者你的12門學科裡面有任何一門它是低於5的話,你就會被學校所謂勸退,但是這種勸退,你要麼是去讀分校的AP班,要麼就是退學。


我們的校園生活其實是非常充實,而且非常多彩的,老師會比較鼓勵學生開設自己的社團,同時也給那些已經開設的社團很多支持。然後講到社團的話,我們學校將近有30多個比較活躍的社團,其實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有80多個,但我個人覺得活躍的近30個,像其中比較熱門的有飛盤社,然後技術類的機器人社,然後藝術類的有舞蹈社,還有很多幫助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們輔導一些競賽類的學術社團。


我們學校其實考試不算少,課程壓力也蠻大的,作業量也不算太少,所以壓力還是有的。然後我們學校一學期一共有4次考試,包括有兩次月考,期中和期末,其中佔比比較大的是期中和期末,然後我們往往就是上一輪考試剛考完,下一輪要進入複習階段,所以有一句玩笑話,就是我們要麼在考試,要麼就是在考試的路上。然後對於成績來說的話,每個老師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在我們的學生的一個作業網站上是能看得到他的佔比的,所以學生也會比較清楚他這一學期的分數是哪裡來的,是怎麼算出來的。


平和學姐公開就讀體驗與備考全過程!關鍵信息你注意到了嗎?


5

收穫&挑戰


其實我現在還處於一個Pre-IB階段,所以對於真正的IB我還沒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知,但是至少我覺得光是學校裡面的課程的話,其實挑戰難度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大,但是也不是一個非常輕鬆的課程。畢竟科目有這麼多,然後都要考試,所以要準備的還是比較多的,然後因為其實除了這些學校裡的課程之外,我們還要去搞一些標化,比如說託福ACT然後要準備一些活動搞一些競賽。所以我覺得最難的一個點就是你怎麼平衡好你的GPA,你的標化,你的活動,怎麼安排好你自己的時間,我覺得這是IB體系下最難的一個點。


就像我之前說的,有一些活動的老師會幫助學生開自己的社團,然後管理社團,然後還有比如一些諮詢的規劃,如果你去跟他約談的話,他會非常敞開心扉,然後跟你講一些很實際的東西,我覺得這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然後還有一些學科類型的那些老師,他們也是當我們去問題的時候,老師也是非常願意回答你的問題,他們可能會抽自己的時間來跟你分享一些他們覺得很有趣的事情,不單是學術上的,還有一些比如說課外的,雜誌,然後現在國際上比較熱門的一些話題,他都會跟你討論,所以我覺得老師還是沒有距離感的。


要說比較大的收穫的話,其實在進入平和之前,我也沒有一個習慣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寫下來,這種能力我還是比較欠缺的。但是進入平和之後你會發現,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你可能很容易就會趕不上學校的進度,可能就來不及複習,當你想要做的時候,你發現時間已經不夠了,所以我覺得這個能力是進入平和之後我才養成的,也是我覺得非常有用的一個能力,到後期真正進入正式的IB之後,其實肯定壓力還會更大,所以我覺得要提前適應一下。


IB這個課程的話,其實就是我所養成的這種安排時間,然後每天做圖,就類似的這種習慣還是非常重要的。


6

社團與競賽

海外交流


如果你真的考進平和之後,這些社團的具體信息都會在平和網站裡面,然後他記錄了平和的所有社團,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去尋找這些信息的話,你可以去網站上面找一些具體的。


競賽的話,我們學校的就是被錄取之後,會有一個學生的作業網站,上面也會更新一些競賽的信息,學校會給所有學生髮這些競賽信息的,包括像AMC、歐幾里得,這些基本上比較有含金量的一些競賽,學校都會做時時刻刻更新,所以你要關注你的平和的郵箱以及你的一些作業的網站,老師都會通知的,然後學校也有相對應的社團老師會幫你進行一些輔導,所以我覺得這點還是非常人性化的。


海外交流的話,今年我們去的是一個UCLA的項目,每年的新生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慣例,就是在你的高一開始之前,你會去到一個美國那邊,當然你可以選擇不去,但大部分新生都會去的一個項目,然後這個是額外出費用的。


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就是讓高一新生之間大家都能夠互相熟悉起來,然後也瞭解一些美國當地比較著名的一些大學的校園生活。


今年我們所去的UCLA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我們在那邊是有上課的,然後是當地的大學的教授來給我們上課。一般是會有一些關於寫作的課程等等,還是比較有幫助的。同時在我們今年去UCLA的時候,我們也利用了那邊的場地,然後進行了我們所謂的榮譽班和平行班的分班考,三個班是榮譽班,然後其他的都是平行班,然後IB本部的話就只有8個班,也就是說有三個榮譽班。


很多人可能對於榮譽班和平行班這樣的稱號比較好奇,其實師資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的,老師都差不太多。所處的氛圍裡面,你的同學可能會相對來說比較優秀,但是也不是說所有很優秀的人都去了榮譽班,我覺得只是相對來說你的學習氛圍可能更好一些,也不是特別絕對的事情,因為我們前年其實有一個榮譽班,他們的成績也沒有大部分平行班高,所以當然最好是能進,但是如果沒有進的話,其實也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


7

給學弟學妹的建議

對於想要考國際學校的一些學弟學妹們,我能給出的建議一共有三條。


第1條一定要早點準備,早點開始,時間真的不等人,因為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的話,你能考慮的方方面面就會很多,然後也考慮的更加仔細,包括你的後期,如果你想開始補一些英語、數學也好,你長時間的一個補習總歸比你短時間,這樣猛灌的效果會好很多,所以要儘早決定自己想要學的體系,想要去的學校,這樣的話會有充分的時間給你自己準備。


第2條,我覺得儘量報考比較多的學校,像我的話,其實雖然說我決定了我的新學校是平和IB,但是七寶德懷特、復旦WLSA、領科,然後包括交附IB,很多這些學校我都是去報考了的,因為我怕到時候如果這所學校沒錄,可能還能錄其他的,給自己多一點選擇多一點的後路,雖然說我知道報考各種學校填那些申請表是比較耗費時間精力的,但是我還是覺得畢竟你已經決定要去考國際學校了,就還是多給自己一些後路,確保你自己能夠至少有學校讀。


然後第3個就是要儘早的參加考試,因為很多國際學校的考試都不是隻有一輪的,他們會有很多輪的考試,所以我覺得第1輪的考試是非常寶貝寶貴的機會。如果你錄取了的話,你的下半學期就有充分的自由時間去為你高一想要做的一些自我提升做準備,但是如果你沒有錄取的話,其實你也可以知道你自己的缺點在哪裡,你還需要加強些什麼東西?然後你也見過了真正的考試的試卷、題型、難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你就可以為下次考試做更加充分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