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男子一家23位親朋聚餐20人確診 "承包"同家醫院

昨天中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遠程會診中心,進行了一場針對湖北武漢、荊門兩地新冠肺炎危重病例的三地聯合會診。

杭州、武漢、荊門,通過三地遠程直播形式,將邵逸夫醫院分佈在湖北不同“戰疫”一線的專家與後方專家聚合在一起,共同探討湖北7個新冠肺炎危重病例的救治方案。

男子一家23位親朋聚餐20人確診

提高重症、危重症病人搶救率

是我們下一步重點要做的事情

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說,自疫情暴發以來,邵逸夫醫院已派出8批醫療隊189位醫務人員支援疫情一線,是浙江大學附屬醫院中派出支援人數最多的醫院。

“從目前總體防治工作來看,前線的醫療隊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現在更多的是病情比較複雜且危重的病人,如呼吸障礙患者,或有較多的基礎疾病的患者。所以,提高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搶救率,是我們下一步重點要做的事情。”

“精準的治療方案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及後期康復至關重要,但重症、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複雜,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前後方的聯動、多學科討論的作用。”蔡秀軍說。

三地會診現場共討論7個危重型病例,其中,1例來自武漢,6例來自荊門。

荊門: 5例從危重型好轉為重型

首例ECMO患者順利撤掉呼吸機

可以講話吃飯了

湖北荊門,註定是一場硬仗。

2月12日,35位專家組成的呼吸危重治療團隊作為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主力馳援,24小時內在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零基礎”上改造出了一個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重症監護病房(ICU),集中收治荊門當地危重患者。

目前,ICU內有22例患者,危重型14例、重型8例,其中5例重型是由原來的危重型經治療好轉為重型的。病房目前氣管插管7例,無創呼吸機2例,5個高流量氧療,1例ECMO,下午準備再上一臺ECMO。荊門市第一例新冠肺炎ECMO治療患者20日撤除ECMO後昨天再順利拔除氣管插管,可以講話吃飯了。之前,已有5位重症患者治療後好轉,轉入了普通病房。

男子一家23位親朋聚餐20人確診

荊門首例ECMO患者成功撤掉呼吸機,在病床上豎起大拇指,和醫護人員合影。

親戚朋友包括武漢回來的23人聚餐

20人被確診新冠肺炎

61歲的他病情危重,要不要上ECMO?

荊門現場,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浙江省對口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指揮長蔡曉春;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浙江省對口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劉利民;邵逸夫醫院專家呂芳芳、周建倉、周勇、張俊麗、宮曉豔、葛慧青等參加。

會診中,三地專家就7位患者實際病情展開討論,其中援荊門醫療隊6例危重複雜患者。對其中一例可能上ECMO的患者做了充分討論和準備。

這是一位61歲的男性患者,1月24日發病,出現食慾差,1月27日開始發燒,體溫38.5℃。2月12日,患者從荊門下屬的縣級醫院轉至荊門市一院,當時他的血氧飽和度只有87%,有無創呼吸支持。2月14日,醫療隊正式開科,是馳援醫療隊收治的首位病人。患者沒有明確的既往病史,入院診斷是危重型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病人。

“他是我們在別的樓層病區裡篩查時發現的,血氧飽和度不佳,氣管插管後,轉至ICU。”邵逸夫醫院支援荊門醫療隊專家周建倉說,這是一個典型的聚集性病例,當時剛好過年前後,他親戚朋友包括武漢回來的23個人聚餐,後20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在荊門市一院的病房就住著他的親兄弟、親家等多位親屬。

經過兩週的治療,患者情況儘管有所好轉,但仍需要非常高的呼吸支持,緩解不明顯,肺部CT顯示病情仍在進展。

男子一家23位親朋聚餐20人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