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年少不知愁滋味,懂的時候可能就有點晚了,你說呢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年少不知愁滋味,懂的時候可能就有點晚了,你說呢

這也是大多數成年人的一種深痛領悟,年少的貪玩,現再的無奈。讀書無用,這隻適合於少部分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還需要依賴於好好讀書才行。

讀書時代,我們會起早貪黑,我們失去玩耍的美好時光,但是收穫卻是豐厚的,也是最容易出現成效的年代,只要讀書時肯下苦功,日後肯定能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但是一旦過了這個學習的美好時光,再想撿起課本就會變的難上加難,踏入社會之後,如果想進一步去進修學習需要的不僅是刻苦的精神,更多的是依賴於自己堅韌的意志力和求知的決心。

畢竟下學之後,我們在沒有向在學校那樣大片的時間投入學習,我們要考慮生計,考慮圈子、考慮工作、考慮未來、考慮家庭,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你讀書道路上的一個絆腳石,相比學生時代,都要變的難了很多。

年少不知愁滋味,懂的時候可能就有點晚了,你說呢

而一旦之前學生時代我們沒能好好的把書讀好,我們缺乏一個好的學歷的支撐和知識技術的積累,那麼我們投入社會之後的道路就會變得舉步維艱。缺乏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缺乏眼界和判斷。

由於我們缺乏對知識的學習積累,一般會導致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和出發點出現誤差,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好的結果。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有些所謂的經商才子就另當別論了,人家可能是無師自通,這也未嘗不可。

就好比馬雲這樣的商業奇才,雖然學習成績不怎麼樣,但是依然能獲得巨大的成功,這並不是偶然,那是因為一個人的學習歷程不僅包含了在學校的學習時光,更多的是在社會上的學習和積累。

所有的經歷和工作上的付出和嘗試,都會對你日後的生活有所幫助,最少也會讓你的思想變的更為成熟,性格變的更為穩重,這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成長方式,只不過這種學習過程可能會讓你付出沉重的代價,正所謂是一種身殘志堅的歷程吧,這個殘是說的內心的傷痛,不是說肉體上的傷害哈。

而所有的這些感悟,都是成年之後的一種領悟,對於當下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卻根本不能體會,他們根本不能明白讀書的意義所在,年少貪玩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用功讀書這事兒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年少不知愁滋味,懂的時候可能就有點晚了,你說呢

家中侄子今年十幾歲了,竟然還是玩心不改,貪玩到了極致,再加上現在學校不能開課,所以更沒有了約束,網上授課的最大弊端就是老師不能知道學生到底在幹嘛,是在聽課,還是在玩耍。

家長們不能一天閒著啥事不幹總盯著他們學習吧,這肯定有點不太靠譜,所以導致網絡授課的效果極差。其實,網絡授課的老師水平還是蠻不錯的,應該說比平時學校的老師水平要高一些,但是教課的結果卻並不明顯,這不能怪老師,更多的是應該責備學生自己。

老師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心思不在學習之上,即便是科學家教課也一樣不能讓他們學會,這又有啥辦法呢。

年少不知愁滋味,懂的時候可能就有點晚了,你說呢

學習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是一個視覺、聽覺和行動一起配合完成的動作,用心去聽、用心看、用手去記錄,這才能好好掌握知識,而不能簡單的聽就完了,哪裡有這麼容易掌握的知識呢,是吧。

所以說,要想讓孩子們能好好珍惜上學的時光,需要的不僅是老師們的兢兢業業的授課,更多的是應該讓孩子們知道讀書的意義,讓他們對知識產生興趣,讓他們有主動的求知慾,只有這樣才能長久,才能更利於以後的成長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