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石骨料是水利、建築工程中砂、卵(礫)石、碎石、塊石、料石等材料的統稱,是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構築物的主要建築材料。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現總結了關於混凝土砂石骨料常見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NO1.粗、細骨料進場的注意事項?


粗骨料主要應控制其粒徑、級配、粒形、石粉含量、泥塊含量。每車進行宏觀檢查,不合格不得卸車,此外,要按規範要求,按批量檢驗各項指標。

細骨料應控制細度模數、含泥量和泥塊含量。每車進行宏觀檢查,不合格不卸車,同樣,應按規範要求批量檢驗。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2.何為骨料級配?


骨料級配就是組成骨料的不同粒徑顆粒的比例。骨料即是砂石等散狀物體,骨料級配就是組成骨料的不同粒徑顆粒的比例關係。

砂子的級配,不同砂子有不同的級配,顆粒粒徑越小所佔的比例越大,說明砂子越細,相反粒徑大的顆粒比例越大,說明砂子越粗,石子也是這樣。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3.泵送混凝土為什麼要控制粗骨料針片狀含量?


當針片狀含量高時,針狀粗骨料抗折強度比較低,且粗骨料間粘結強度下降,因而致使混凝土強度下降。對於預拌混凝土來說,針片狀含量高,會使粗骨料粒形不好,從而使混凝土流動性下降。

同時針片狀骨料很容易在管道處堵塞,造成堵泵,甚至爆管。因此,泵送混凝土要求其針片含量≤10%,高強度混凝土要求則更高。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4.輕細骨料內養護混凝土?


是指在高強度、低水膠比(水膠比小於0.30)的混凝土中摻入適量輕砂,作為混凝土內養材料,當混凝土內部溼度下降時,能促進水泥水化繼續進行的混凝土。

一般混凝土內部相對溼度會隨水泥水化進行而降低,產生自乾燥現象,從而引起收縮,易產生原始微裂縫,影響混凝土耐久性。

若在高強混凝土中摻入適量輕砂,如陶砂、粉煤灰砂作為混凝土內養材料,由於輕砂孔隙中含有部分水,當混凝土內部溼度下降時,飽和輕骨料中的水分釋放到毛細孔中,促進水泥水化繼續進行,因此減小了混凝土的收縮。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5.砂子細會帶來什麼影響?


砂子太細,混凝土需水量上升,而且用細砂配製的混凝土其可泵性、保塑性均較差,混凝土強度會下降,易開裂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6.砂含泥量大會帶來什麼後果?


砂含泥量大,混凝土需水量大,保塑性差,收縮加大,混凝土強度下降,結構易開裂。因此,要控制砂含泥量≤3%(C30~C50),高強混凝土含泥量要求更高。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7.砂石中有泥塊會對混凝土有何影響?


砂石中泥塊除與含泥量帶來同樣的影響外,還會嚴重影響混凝土強度。比如,泥塊會削弱混凝土斷面,澆築地面時泥塊上浮,幹縮後會在表面形成凹坑等缺陷。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8.為什麼同樣配比混凝土,卵石混凝土比碎石混凝土強度低3~4MPa?


粗骨料的表面粗糙,有利於水泥漿與骨料的界面強度。根據多年試驗,卵石配製的混凝土一方面由於其含風化石較多,本身壓碎指標低於碎石,而且表面光滑,界面強度低,因此由其配製的混凝土強度會比同配比碎石混凝土低3~4MPa。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9.機制砂的優點?


第一,質量優勢。料源固定、穩定、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保證了機制砂產品的質量穩定、可調、可控。

第二,品質優勢。有較高的表面能和親水性,有完整的級配,有多種的礦物成分可選擇。顆粒級配穩定,可調整,粒形可改善。

第三,資源優勢。可利用各種廢棄資源,適當分選與加工尾礦,不少尾礦就可以利用機制砂設備製成人工砂石。既解決了環境汙染的問題,又提高了自然資源利用率,完全符合循環經濟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城市規劃建設中,大量的建築垃圾也可以通過細碎機等設備進行破碎,用來生產加工機制砂骨料也能促進資源利用。另外像爐渣、礦渣、水渣等工業固體廢渣都可以通過高效細碎機進行加工,用來做砂石骨料。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NO10.什麼樣的石頭可以制砂?


隨著人工砂石骨料的需求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物料被開採用於砂石生產,常見的砂石原料主要有河卵石、鐵礦石、石英、石灰石、白雲石、花崗岩、玄武岩

等。

砂子過細、含泥量過高對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