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在奈曼旗的這些嘎查村裡,村民們踴躍捐款捐物,貢獻綿薄之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脫貧不忘黨恩、大疫面前有大義的真諦,回報黨的關懷。


隨著天氣轉暖,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期,這幾天,大鎮昂乃村的村民王鳳春也忙碌了起來,他正在對農機配套機具進行檢修和保養,確保今年的春耕生產順利進行。王鳳春承包了村上農機合作社的所有農機器械,每年的春耕時節,全村80%土地的旋耕作業都是由他提供服務。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王鳳春告訴記者,我們合作社從種到收的機械都有,現在最主要就備春耕檢修農機具,春季備春耕時候四臺拖拉機都出去作業,從3月末開始一直能作業到4月末,最忙的時候為了搶抓農時歇人不歇車,每臺車配備三位師傅,除了我們本村之外周邊四五個村我們都去幹活兒。


昂乃村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全村種植機械化,為村民春耕和秋收提供了堅強保障。隨著春耕時節的到來,昂乃村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也在有序的開展備耕工作。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曾經的昂乃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差,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耕地主要以沙地為主,高投入低產出,全村70%都是貧困戶。為了擺脫貧困,昂乃村積極謀劃,與旗哈達建設集團達成合作,建設了700畝的養牛小區,採取“村集體+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村企利益聯結機制不僅為貧困戶帶來了收益,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還帶動了全村青貯、黃貯種植,發展壯大了養殖產業,昂乃村通過多種渠道拓寬了貧困戶脫貧、村民增收的路子。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2019年,昂乃村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養殖小區也已實現規模化發展,牛存欄1600頭牛,全村每年種植青、黃貯6000餘畝,村集體收入達到了40萬元。這些原本生活困難的村民,在依靠政府的幫扶,實現脫貧之後,沒有忘記感恩,疫情來襲,昂乃村的205名村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武漢共捐了16070元愛心善款。


與昂乃村同時行動的,還有大鎮的沙日勒吉臺村,在這場疫情防控戰役中,176戶村民脫貧不忘黨恩,自發組織了捐款,共彙集愛心善款18910元,全部捐贈給武漢。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大沁他拉鎮沙日勒吉臺村黨支部書記鄭維信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村民通過新聞了解到武漢災情嚴重,都有獻愛心的想法,通過手機微信轉紅包或者轉賬的方式,把錢轉到我們村委會,有個別不會使用手機微信的,單獨的把錢送到村委會,然後我們通過奈曼旗紅十字會把錢捐向武漢災區,也希望這個疫情早點過去,使我們生產生活早日恢復正常,使老百姓全身心的投入到春備耕當中來。


沙日勒吉臺村是一個典型的種養結合的村子,全村共有貧困戶15戶。這幾年,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沙日勒吉臺不斷探索扶貧新路子,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立足本村實際,鼓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養殖業。如今,全村80%的村民都發展了養殖業,牛存欄900多頭,羊存欄2000只。14戶貧困戶已實現了脫貧,年均收入達到了5000元以上,沙日勒吉臺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當此危難之際,沙日勒吉臺村的村民紛紛行動起來,踴躍捐款,助力疫情防控。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抗擊疫情】奈曼旗:凝心聚力共抗“疫”,脫貧不忘報黨恩

“微光集大愛,足以克時艱。”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奈曼旗廣大群眾紛紛自發開展了疫情防控愛心捐款行動,截至目前,共籌集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愛心捐款、捐物,摺合人民幣155萬,其中,定向捐至武漢的有34980元,剩餘的將用於奈曼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