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2020年2月21日的《新聞聯播》報道,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6萬例,佔比在85%以上,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

連日來,中醫捷報頻傳,國內主要媒體全渠道報道,大大增強了全國的信心、鼓舞了人心,也引起了某些人的恐慌。

他們擔心“土包子”搶了自己飯碗,於是老調重彈、故伎重演,祭起了“中醫不科學”的大旗,旗上一律寫著一行字:中藥不做隨機雙盲實驗就是耍流氓。

趕快收起你的黑旗吧,你那旗越來越不管用了。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每條中醫的微博下,都有這樣的言論】

之所以說是“越來越不管用”,是因為這面旗管過幾天的用,現在也頗能嚇唬一些人。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中華文明慘遭塗炭、信心喪盡。到五四運動,打出“科學”、“民主”兩面大旗,科學似乎開始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這種思潮下,中醫被部分人士當作舊文化的象徵,欲扔掉而後快。梁啟超、胡適等名人極力反對中醫,30年代餘雲岫還在大h奸汪j衛慫恿下提出廢除中醫案,因遭到抵制而破產。

建國初期,眼見廢止中醫行不通,這些人打著中醫正規化、科學化的旗號,極力壓制中醫。

為打掉這條路線,毛主席不惜撤掉賀誠、王斌兩位衛生部長的職。

說中醫不科學,是一切反中醫者一貫好使的工具。

互聯網興起之後,打著科學旗號反中醫的力量又沉渣泛起。具體到中藥,就集中在“中藥不做隨機雙盲大樣本對照實驗”這一個調調上。

部分喜愛中醫的人,一看此論很專業的樣子,不知如何回答。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揭開“科學”和“隨機雙盲實驗”的虎皮吧!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一、比科學更重要的,是話語權、標準權

都知道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這個世界上,誰掌握話語權和標準權,誰就是正確的。

限制對手發展的最好辦法,是讓全世界都承認你就代表標準。一旦得到公認,就可以有對其他人的生殺大權。

西醫和中醫,目前就是這樣一個關係:由西醫做標準,讓中醫去對標,凡是不符合西醫的地方,就一律“不科學”。在科學話語佔統治地位的今天,誰反對科學,誰就是錯誤。

無論中藥在臨床上取得多少效果,只要認定你“不科學”,你連辯解的權利都沒有了。這一招看似很厲害,你識破了它,它就認慫了。

他們說:“科學是一套方法論,照著做的就是科學的,不照著做的就是不科學的,中醫沒有照著做,那麼說它不科學是非常客觀的評價。”

你要真這樣想,那是幼稚到家了。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協和醫院最初由小洛克菲勒出資建立,新中國成立後才變為國有】

歷史上,美國以洛克菲勒家族為代表的西方資本,為了讓西醫藥佔據中國市場,投資過很多錢財。

中國的醫學院校被告知,如果他們想從洛克菲勒慷慨的贈予中得到好處,就必須使中國人民信服地把他們經過多少個世紀檢驗的安全、有效卻又廉價的草藥扔到垃圾箱裡,讓中國人民贊成使用美國製造的昂貴的有各種副作用的“神藥”,當這些藥致命的副作用再也掩蓋不住的時候,則需要不斷地用新藥來替代。

西醫對幾千年來被證實的針灸對人類的有效性毫不關心,他們說,如果不能通過大規模的動物實驗來‘驗證’古老針灸的有效性,就不能認為有任何“科學價值”。

揮舞起“科學”大棒,就可以屠宰世界上一切傳統醫學。

近些年來,洛克菲勒們夾著錢包回來了。

他們持續持有對科學的解釋權、話語權,繼續打擊著中醫。

微博上那些上躥下跳反中醫的人,一部分屬於認識問題,尚可團結、說服;而另一部分則是職業打手,是西醫藥集團的忠實代言人,對他們要高度警惕。

進一步說,對話語權、標準權的爭奪,取決於更高層面的博弈,是社會領域的兩大力量的鬥爭。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二、什麼是隨機雙盲大樣本對照實驗

隨機雙盲大樣本對照實驗,被稱作西藥研製的金標準,是為了檢測一種藥品是否有效。

隨機,是指從患有同種疾病的人中隨便挑選實驗對象;雙盲,是指醫生和患者都不清楚用的實驗藥,還是安慰劑;大樣本,是指實驗人數必須達到一定數量,少了不行。對照,是指對病人分組,對照不同組別差異。

一般可以把病人分三組。第一組是對照組,不做任何治療。第二組是安慰劑組,給病人吃沒有治療成分的“假藥”。第三組是治療組,給病人吃真藥。病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組。最後根據結果統計,只有第三組的治療效果明顯高於前兩組,才能證明該藥物或療法的有效性是真實的。醫生也不知道自己身處哪一組,統計工作由第三方來進行,目的是屏蔽來自醫生的偏見影響,讓實驗更加客觀。

由於西藥是合成藥品,其安全性無法保證,所以要做動物實驗、做三期臨床實驗,這是需要的。一種西藥藥品只針對單一疾病(至多幾種關聯疾病),不因人的不同而給不同的藥,所以隨機雙盲、分組對照實驗也是必要的、可行的。

不過,這套看起來完整、嚴密的程序,實際情況執行遠不是那麼嚴格。歷年來被發現無效甚至有巨大傷害而撤出市場的西藥,可都是經過了這些所謂“大規模隨機雙盲測試”的,結果又如何呢?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三、中藥不需要做隨機雙盲實驗

首先,雙盲針對的是未知的新開發的藥物,而不是目前已有的藥物。中藥不是未知的新開發的藥物,而是經歷了幾千年百億人次的實踐,早已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驗證有效。相比之下,最牛的西藥也不過是經歷是幾十年的跟蹤研究,十萬人級別的測試。

其次,法律上的“祖父條款”,也就是不回溯原則。中藥歷史上已驗證過多少次,而且均有效,當然不需要再做。再做一遍,就是回到原點,是脫褲子放屁。

再次,更主要的是,中藥一人一方,即便相似的病,藥都不同,無法隨機選取病人。醫生需要望聞問切才能開藥,怎麼“雙盲”?

同一個中醫,會給不同人的同樣病症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所以大樣本的樣本同一性很難控制。對照實驗的關鍵是單一變量,而常見的七八百種中藥裡,有四五百種是食物,請問,在長達半年的時間中,實驗者如何保持單一變量?天天都吃一模一樣的食物嗎?

雙盲試驗默認的是“一病對一方”,但這顯然和中醫實際操作相差甚遠

中醫藥的對照實驗倒是可以。比如針灸,同一個病人,先由一個人在穴位上胡亂扎針,看看效果;再由一個精通中醫的人去扎針,看看效果。如果後者改善了病狀,自然說明針灸可以治病。

讓中藥雙盲、隨機實驗,要麼是糊塗蛋的削足適履,要麼是中醫打手的別有用心

中醫藥強勢崛起,他們慌了神,又掏出了“中醫不科學”的黑旗


四、最好的辦法,是各走各的路

中西醫分屬於兩個不同的話語體系,就像兩個不同的電腦操作系統。兩個系統各自的優點,可以互相學習,但不能強迫一個按另一個的規則來。

我們需要發展西醫,更需要發展中醫。如果讓中醫像西醫那樣研發藥物,就是捆住中醫藥發展的手腳。

管理中醫最佳的方式,是尊重中醫獨立的體系,而不是強迫它與西醫接軌。

善良的人們,千萬不要上當

歡迎大家關注我個人公眾號:時政微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