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在最近這個階段,人們密切接觸的鏈條一定要繼續保持清晰,要堅決防止大規模的人員密集接觸,以及彼此之間的行動和接觸軌跡混亂不清。每一個社區、每一個復工的單位、每一所開學的學校都要對所有人員的內部和對外接觸保持嚴格管理,加強對所有人健康狀態的實時跟蹤。要確保一旦出現個別新感染者能夠被及時發現、及時隔離。一個人把病毒帶進一個群體後,病毒就長時間肆意傳播而不被發現,這樣的情況各地都要堅決杜絕。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如何快樂而有意義地度過這個加長版的假期?建議同學們要以陽光心態積極應對,在家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做到防控、學習、鍛鍊、勞動、休閒五不誤。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放假不放學應該是我們每位同學的自我要求。假期已過了一個月了,你在放假前制定的學習任務都完成了嗎?接下來,你準備如何度過呢?希望同學們制定一個嚴格的學習計劃,將寒假學習任務進行細化,落實到每日具體的任務中。


  • 立即恢復正常在學校的作息時間。


有人會說,這太早了,有個適應吧,可以遲一點。這其實就是懶惰心理。要做就乾脆點,不要拖泥帶水。這點困難都不能克服,以後還能幹什麼?馬雲說:“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早上6:30起床,洗漱後,該背該記的學科讀背半小時以上。然後再吃早餐。


上午8點-11點30分、下午1點半-4點半、晚上7點半-10點三個時間段是固定學習時間。


早餐後,晚飯後,帶著口罩去院子或小區散散步,跑跑步,動一動。增強體質也很重要!


既不要睡懶覺,也不要開夜車。


作業不多,順便練練字,這能在中考中加分。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 增強閱讀的習慣。


假期是閱讀的最好時間。疫情可以束縛我們的身軀,卻無法限制一顆愛讀書的靈魂。經史子集、名人列傳、寓言故事都是我們閱讀的好材料。列一份書單,或親子共讀、或沉醉自讀;或批註摘抄、或圈畫勾欄,班群打卡,互相督促,在書籍中開啟新年的心靈漫遊。


  • 抓積累。


魯迅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積累與運用,是初中生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上課時,學習的重點在獲取知識上;放假後,學習的重點應該在積累上。質變來自於量變,初中生做好這3個本子,受益匪淺。


1.摘抄本

摘抄好詞好句,平時閱讀、看報時就要多留意。摘抄經典素材,積累名人事蹟,以及一些典型案例。摘抄生活素材,比如寫日記,把生活中有趣的、有價值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2.筆記本

上課時,記下老師強調的重點知識,以及課後要請教的問題。下課後,把今天學過的知識整理一遍,把零散的筆記歸整起來。考試前,整理好每一課的筆記和重點知識,最好畫出知識框架。


3.錯題本

凡是做錯的題目都摘抄下來,反思做錯原因。凡是常錯的題目都歸類起來,發現存在的學習問題。凡是考試前都重做一遍錯題,直到確認類似題目不會再做錯。


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再簡單的知識積少成多,也會成為大學問。


  • 查漏補缺,補弱科,夯實基礎。


不上課也有不上課的好處。在學校,課排拍得滿滿的,自主時間很少,補弱科就比較麻煩。利用這段空餘時間,查漏補缺,把弱科補上去。


以前總說不要“補短”了,而是要“揚長”,把精力集中到優勢學科上去,爭取一次過關。現在不同了,考生必須是“補弱”了。


初三學生認真分析期末考試的各科試卷,找出問題,以便下一學期可以針對性複習。下學期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你“廣撒網”“邊邊角角到位”了,只能找出問題針對複習。


把薄弱學科的上一學期測試卷找出來,統計分析薄弱知識點,做好錯題集,按照失分的多少為序,按專題(或模塊)知識點進行集中訓練。這樣對該知識點的題型反覆訓練,有利於鞏固。不要一張綜合卷從頭做尾。


還有,把薄弱學科安排在每天學習的第一個時段。我們學生對於喜歡的學科總是優先安排時間,然後依次直至最不喜歡,成績最差的學科。如此,導致喜歡的學科成績越來越好,成績差的學科由於時間得不到保證,越來越差,考生自己也覺得自己學不好了,惡性循環。


首先保證薄弱學科的學習時間,最喜歡的科目放最後。由於你喜歡,必然會擠出時間去學那門喜歡的學科的。正如初高中階段那麼忙,不依然有同學有時間去打遊戲,去早戀麼?為什麼?因為喜歡!


  • 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優勢。


省教育廳和各地市開學延遲通知裡面都提到了“互聯網+教育”。現在網絡資源如此發達,在不能進行線下集中教學的時候,線上教學就必須充分利用。


學生自行訂正寒假作業。若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千萬不要死摳或置之不理,可以打電話或者微信方式請教老師或同學。


利用網絡教育平臺的資源,特別是有“微課”資源的平臺。對於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反覆看“微課”,弄懂為止。在沒有教師線下授課的情況下,線上的“微課”資源的確是個好東西。或許,聽一聽不同的老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反而讓你豁然開朗了呢?


  • 看新聞聯播,看報紙,關注社會生活,拓展知識面。


這個時間段,都呆在家裡而不是關在學校裡(初中大多是寄宿制的且參加晚自修),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關注社會生活的現實。學生不要死讀書,應該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生活中多關注時政類和社會熱點。2016年有個高校面試題就是“你如何看待希拉里和特朗普的總統競選”?你連特朗普是誰都不知道,如何通得過面試?


所以,看新聞聯播,看報紙時,要帶著意識去看,帶著所學知識去思考。多看看報紙上的特約評論員文章,能深邃你的認知,能感受文字運用的巧妙。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國感染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防範。


(1)儘量居家,不走親訪友、聚會聚餐,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


(2)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回來馬上換衣、洗手。記得提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一起生活的家人戴好口罩。


(3)作息規律,健康飲食。飯前便後要勤洗手,多開窗通風。在家多喝爸爸媽媽一起做體育運動。


(4)每日進行健康監測,檢測自己體溫等是否正常。如有發燒、生病的情況,一定配合爸爸媽媽及時去醫院就醫。


(5)養成打噴嚏或咳嗽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習慣。


(6)寒假結束時,學生如無可疑症狀,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狀,應報告學校或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及時就醫,待痊癒後再返校。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面對疫情,體育鍛煉不可少,因為提高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最好良藥。出於防控病毒的需要,戶外運動同學們可以暫時放下。同學們可以和家長一起就地取材開展一些豐富有趣的室內運動。比如跳繩、仰臥起坐、俯臥撐……大家也可以在網上找些視頻,學習一些簡單合適的體育舞蹈和健美操。


讓我們利用這個“超長”寒假的機會,養成勤於鍛鍊的好習慣,爭做居家運動小達人!


第一部分 熱身運動


進行3-5分鐘準備活動,如原地慢跑、蹲起、徒手操等低強度熱身運動及肌肉拉伸練習,提升身體狀態,避免運動損傷。


1.擴胸振臂 2.體轉運動 3.弓步壓腿 4.側壓腿 5.原地高抬腿跑 6.繞踝腕關節


第二部分 練習內容及組數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第三部分 放鬆活動


1.雙手十指交叉上舉、腳跟起蹱拉伸(4x8拍)

2.左、右體側屈拉伸(4x8拍,左右手交換)


第四部分 溫馨提示


訓練原則

1.科學鍛鍊,循序漸進;2.根據實際,強度適中;3.制定計劃,每天堅持;


注意事項

1.運動時,著裝要舒適,以運動裝為佳。注意不宜穿得太過厚重,否則運動不便;也不宜穿得太薄,容易受風感冒。

2.早起不宜劇烈運動。早上起來,身體筋骨還沒有完全舒展開,加之早上較為寒冷,霧霾也大,所以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3.熱身運動不可少。尤其是在冬季,身體筋骨相對僵硬,如果熱身不到位在運動中容易受傷。

4.運動不喝涼水。運動過後,需要補充水分,切記劇烈運動後立即喝水,會循環系統紊亂,喝涼水,容易導致胃腸道痙攣現象的發生。

5.持之以恆,堅持每天鍛鍊不少於一小時,每次鍛鍊時間不少於40分鐘。指南的內容根據各家的場地條件和各自的身體情況適當選擇。

6.文明鍛鍊,不要影響他人生活和休息,和諧社會你我的責任。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假期是同學們開展家務勞動,承擔家庭責任的最好時期。同學們要做到每天起床自己整理床鋪,疊好被子;自己整理書桌;主動幫家長掃地、拖地,做幫廚,打掃餐桌、洗碗筷等。


同學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燒飯做菜,學習做餃子、湯圓、春捲等中華傳統美食,也可以學習做蛋糕、麵包等西點。讓自己成為一個懂生活,會持家,能照顧好自己,也能照顧好家人的小當家。


疫情還未勝利,集中開學風險陡增!中學生及家長要做好這5件事


進入二月下旬,家長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端正其學習態度。


1.多跟孩子講講“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教育部一直強調“停課不停學”,是希望孩子珍惜寶貴假期,希望家長科學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鍛鍊。利用好家庭現有的、網絡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學習。


特殊時期也是難得的“人生大課”,每個人身臨其中,必然有所感悟。


2.多跟孩子講講鍾南山、李蘭娟的優秀事蹟。


這一場戰爭出現了無數逆行者,他們的平均年齡高達79歲。


鍾南山,84歲,不僅拉響了警報,還奔赴武漢前線。黃錫璆,79歲,設計了火神山醫院,讓中國又創造了一大奇蹟。李蘭娟,73歲,帶隊抵達武漢說,“我沒考慮什麼時候回來”……


正因為有逆行者衝在前線,我們才能安心守在後方。告訴孩子,別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了成長。


學習,是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報效祖國。


同學們,疫情不會成為我們成就夢想的絆腳石,請大家充分利用寒假自主學習時機提升自己、規律作息、潛心學習,用努力奮鬥成就最好的自己!要增加學習的計劃性,寒假計劃要切實可行,並付諸實施。寒假是加油站和補給站,實現逆襲不留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