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的同時,也讓很多人走上了創業之路,在萬眾創業的背景下,不少人選擇了電商來作為創業起點。因為沒有店鋪裝修和房租等費用,電商創業憑藉成本低廉的優勢,吸引了不少商家的加入。商家不斷的入局,又催生了新電商機構的誕生,因此拼多多的出現讓商家有了另一層選擇。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瞭解電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拼多多在電商領域的異軍突起可以說是一個意外。當初拼多多入局電商時,國內已經有天貓和京東牢牢把持市場的風向,而當時天貓和京東對拼多多也沒有過多的留意,外界對於拼多多的發展模式也不看好,隨處可見的拼團信息讓人不堪其擾。然而就是憑藉這股韌勁,拼多多4年間籠絡了超過5億的用戶群體,超越京東用戶數,直逼天貓市場第一的寶座。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看到拼多多的成功之路,隨即便有一些人選擇盲目跟風,淘集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基本是照貓畫虎的節奏,淘集集帶著一腔熱情開始了電商之路。主打社交,定位三四線用戶群體,通過瘋狂補貼來獲取最基層的用戶,僅僅一年時間,淘集集註冊用戶數突破1.3億。同樣也是一年時間,淘集集創下了高達16億的虧損,最終創始人迫於無奈,半夜在微博發表公開信,宣告淘集集進入破產階段。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那麼拼多多能做成的事,為什麼淘集集沒有做成功呢?這值得人們去思考其中的緣由,不過直到今天,終於明白了,為何淘集集無法成為第二個拼多多。因為電商新貴轟然倒塌的背後,有著3大短板,而且都是致命傷。

一.經營模式同質化嚴重

拼多多的起家靠的是用人來拉動其他人加入,以此起到裂變效應。而淘集集除了跟風之外,沒有任何創新點,可想而知,收穫到了用戶質量能有多高。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據相關數據顯示,淘集集的用戶數與拼多多的用戶數高度重合,那麼對於用戶來說,既然已經有了拼多多,誰又會用淘集集呢?

二.缺少資源扶持

另外,從資源的獲取上,淘集集也無法對標拼多多。拼多多短時間內下城電商市場取得成功,離不開微信端對於拼多多流量上的扶持。反觀淘集集,只能通過宣傳這種老式手法而獲取用戶,留存率堪憂。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並且站在微信的角度,無法扶持淘集集,一個拼多多就使得微信的用戶怨聲載道,此時如果再來一個同類者,對於微信的生態圈和名聲來說都不是最佳選擇。

三.資本並不青睞淘集集

當然,最終回到本質還是離不開資本的運作。淘集集拿到首輪融資是志得意滿,被數字衝昏了頭腦,而且創始人此前也承認過,該停手時沒有停手,盲目補貼導致淘集集的資金出現了問題,後來雖然找到了融資,但是對方遲遲不給予肯定答覆,最終一個社交電商就此香消玉殞。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不僅如此,此前曾傳言稱,拼多多可能投資數千萬扶持蝦租APP,旨在打造一個與淘寶齊名的電商平臺。原價近萬元的耐克AJ,大牌包包,勞力士等名錶在蝦租上以不到100元的價格被瘋狂拍下。不少大學生也紛紛加入蝦租,以白菜價買到一線品質的鞋,再轉手出售,甚至達到了月入10萬,令人歎為觀止。不禁讓人懷疑:拼多多打算做一款專注高端產品的電商平臺嗎?

電商新貴轟然倒塌!三個短板成“致命傷”,終究成不了拼多多

以上三點還不足以概括淘集集失敗的原因,但卻是淘集集現實中存在的短板,拼多多的模式可以複製,然而淘集集終究不是第二個拼多多。留給淘集集的是鉅額債務,留給商家的難以追討的欠款,留給後來者的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真不知道,類似這樣的購物平臺還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