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2020年2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傳染和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

人民日報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0個新判斷”中也指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途徑。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我們大家都瞭解飛沫傳播方式就是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飛沫使易感者吸入被感染,那僅僅戴口罩就萬事大吉了嗎?接觸傳播又是什麼呢?我們先看一個接觸傳播的故事;

今天年輕人的詞典裡已經沒有麻風病了,這是麻風桿菌引發的慢性感染病,傳染性極大,無論是《論語》還是西方的《聖經》都對這種古老的疾病有過記載。19世紀初,外國商船帶來的各種疾病讓夏威夷受到了重創,夏威夷人決定只有隔離才能阻止該病的傳播。國王卡美哈美哈五世頒佈了隔絕令,上千名麻風病人被放逐到了卡拉帕帕島。這個島就像伸到海里的小舌頭,兩側環海74.76%的土地為水域,海里面有鯊魚,簡直就是天然的監獄;被放逐到這裡的人基本上被宣佈了死刑,期初5年人口的死亡率高達46%,這個傳染病極強的麻風病就是靠接觸傳播,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卡拉帕帕島

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傳染病處表示——接觸傳播是指病原體通過媒介物直接或者間接接觸。具體到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直接接觸是指——直接接觸病人的分泌物;間接接觸——主要是通過接觸感染了病毒的公用物品。一般需要注意的公用物品主要有——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手機、玩具、筆記本電腦、公共空間檯面等。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你知道手上有多髒嗎?據報道每個指甲縫內有4.5-5萬個細菌,一平方釐米的手掌,能聚集3500——4500個細菌;是不是沒有概念,用個實驗感受下——一項你的手有多髒的實驗——實驗一開始他們把5片接觸不同程度細菌的麵包分別放5個袋子裡,過了幾天之後黴菌就開始出現在麵包上,如圖從左到右依次是——完全沒有受到觸碰的麵包,被沒有洗手的小孩接觸的麵包,用水和肥皂洗手的小孩觸碰的麵包,使用洗手液小孩觸碰的麵包,接觸了教師筆記本的手觸碰的麵包;看看這些麵包長黴菌的狀況,我們的身邊環境充滿了不計其數的病菌和病毒。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5片不同接觸的麵包


以非典病毒為例研究發現隨著飛沫傳播冠狀病毒在塑料、玻璃、金屬、布料、複印紙等物體表面均可存活2-3天,不小心與這些物品接觸後,就可能有或者的冠狀病毒留在你的手上,如果沒有經過及時的清洗而去揉眼睛,吃東西就可能會造成病毒的感染。

因此正確的洗手可能比戴口罩更有用,通過正確的洗手清理殘留的病毒細菌,更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9步洗手法


什麼時候該洗手呢?兩前兩後必須洗手——接觸食物前,接觸自身眼鼻口前;如廁後,接觸被分辨和可以汙染物汙染後,如用手捂住打噴嚏或者咳嗽後沾有的分泌物,公共場合的電梯按鈕和扶手等。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洗手的情況——在咳嗽或打噴嚏後,再照顧病人時,在製備食物之前、期間和之後,飯前便後,手髒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的排洩物後都要洗手。

只用清水洗手遠遠不能消滅病菌,應採用肥皂或者洗手液以及少量的水反覆搓揉以後,在流動的水下衝洗乾淨。如果外出不方便時,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正確的洗手步驟是怎麼樣的呢?

每次洗手主要洗7個部位——兩掌心,掌背,指縫,大拇指,指背,指尖,腕部每個部位3-5秒,洗手時間至少20秒;20秒是多久呢?大概就是我們心中默唱兩遍《生日快樂》的時間。

安全防禦|洗手和口罩都要有

洗完手後擦手也很重要哦,可以用一次性幹手紙,或者用乾淨的小毛巾擦手;洗手後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關閉水龍頭,以免手被汙染,可以用直接使用完的紙巾包著水龍頭關閉,然後在丟入垃圾桶。

預防冠狀病毒除了戴口罩也要勤洗手哦,你學會怎麼洗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