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鄂州中心醫院“編外醫生”雷偉:陝西漢子請戰轉運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活躍著許多志願者的身影,雷偉也是其中的一員,只是他的崗位有些特殊,在疫情形勢最為嚴峻複雜的時候,他來到市防控指揮部醫療組,申請參加市醫療緊急救援中心確診和疑似病人轉運工作。

今年40歲的雷偉是陝西人,是拜耳中國鄂州分公司員工,在鄂州工作6年,擁有醫生執照,曾從事過10多年急救工作。

這個春節,疫情突襲,雷偉每天盯著疫情通報,心裡焦灼不安。他買了方便麵、火腿腸、牛奶、香蕉等物資,送到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院。

但他總覺得捐獻物資還不夠,自己應該在戰疫一線,去直接幫助患者。於是,他來到市防控指揮部醫療組請戰。他說:“作為一名曾經的急救醫生,我知道這個時候轉運任務很重,人手嚴重不足,我希望能儘自己的一份力,為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樸實的言語,道出最真的心聲。

2月3日,雷偉開始跟隨市中心醫院的急救車執行轉運任務,成為該院的“編外醫生”。

隨後的20多個日日夜夜,他一直奔赴在隔離點、鄉鎮衛生院、城區定點醫院之間,爭分奪秒地轉運病人。

為了讓自己隨時保持戰鬥狀態,20多天來,雷偉就睡在急診科輸液室臨時搭的一張板床上,他說:“有情況可以馬上響應,這樣方便!”

為了在做好防護的同時方便穿脫防護服,他讓“戰友”幫忙剃了個光頭。在與兒子視頻時,還被嘲笑“剃了個和尚頭”,讓他哭笑不得。

24小時待命,隨時出發,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隔離服,這是雷偉的工作常態。在這身厚重裝備的束縛和保護下,雷偉曾連續執行轉運任務7個小時。完成一天的轉運任務後,還不能立即休息,還要對車輛和衣物進行消殺。忙完這些,飯菜已經涼透。

“為了病人,大家都很拼。”雷偉記得,最忙的一天,他出了21趟車,感覺“累癱了”。

2月15日,風雪交加,他和2名貴州援鄂醫生一起到華容轉運病人,3輛負壓救護車的醫生、護士、司機是在雪地裡吃完盒飯的。

“我曾經長期在一線工作,對這樣的工作節奏還能適應。”雷偉說,重回一線,他特別珍惜,只想做得更好,幫助更多病人。

“有些重症、危重症患者是上著呼吸機轉運的,要特別小心,必須全神貫注做好患者生命體徵監測工作。”在轉運途中他利用自己專業的知識,來舒緩病人的情緒,確保病人安全轉運到目標醫院。

因時間緊急加上道路封閉,病人都沒有家屬在旁邊,雷偉就幫著辦理入院手續,儘量優化轉運流程,節省轉運時間。

“能盡多少力,就出多少力吧。”他說,家人和公司都很支持他重回一線,在叮囑他注意防護的同時,拜耳中國有限公司還向我市捐助了酒精等物資。

據統計,截至2月26日24時,雷偉所在的市中心醫院急救站轉運車組已安全轉運患者459名,其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47名。

“我在鄂州安了家,妻子、孩子都在這裡,我從來沒把自己當外人,我希望這個城市早日恢復正常。”2月27日是雷偉在鄂州防疫一線的第25天,他說自己將和這個城市一起,戰“疫”到底。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郭愛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