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的急診科主任劉永輝,已經有十八年沒有回老家和父母一起過年了。參加工作20年來,僅休過2次探親假的他,原計劃在今年過年時,回家看看爸媽,領著兒子回老家吃幾頓地道的哨子面、雜醬麵、麵皮、涼皮,看看馬伯庸筆下生動鮮活的長安。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但是,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出現確診病例,2003年非典時正好在急診兼發熱門診工作過的劉主任知道,今年,一樣不能回老家了。因為這裡,有需要他堅守的崗位,有需要他守護的城池—急診科。

“十年士兵,九年將帥”,這位2000年來莒工作,2010年至今歷任神經內科副主任、急診科主任,已經把陝西話,普通話,莒縣話神奇的融為一體的醫師,取消回家,和全科、全院同事們一起,來守護自己的“熱血長安”。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醫院的急診科,是過年前後最忙的科室,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風險也大大增高。劉永輝隨時關注全國疫情動態,加班加點帶領科室進行培訓學習,使所有人員及時掌握最新診療知識、預防方案及每次更新的內容(從第一版到第六版),提高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療預防水平及分診能力;同時嚴格要求每個人都熟練掌握新冠肺炎的院感及醫護人員個人防護,親自督促每個人熟練掌握穿脫防護服及各種預防流程及細節,防患於未然。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他堅守一線,以身作則,帶領科室醫護人員積極應對,共同嚴格把好醫院防控的急診屏障;同時做好急診常見危重病人的搶救治療工作,從不推脫病人。有危重病人時,他積極組織搶救,無論什麼時候,患者病情就是命令,搶救結束才能休息。

這是他的某一天: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5:00,趕到醫院加班,搶救、突然意識模糊、血壓低胸痛患者。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搶救患者到9:00,患者心跳呼吸一直沒有恢復 ,

宣佈患者死亡,和家屬溝通,簽好字並處理後續問題。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9:43,處理急性腦梗死病人。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12:00,處理門診候診及腹痛病人,13:00,匆匆吃碗方便麵。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14:00,上班,處理上午沒顧上的病人。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處理化驗、檢查回來的病人,完美錯過下班時間。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18:00,處理頭暈、胸悶、心慌、憋氣的病人,

搶救自服農藥中毒的病人。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21:00,接到電話,有個病人頭暈的厲害,噁心、嘔吐,希望給看看,

聽說他還在科室,說太好了,馬上就到。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22:00,檢查完、處理完所有病人,回家。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在家溫飯單獨吃,

照鏡子,好像比以前瘦了,頭髮也少了很多。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0:10,胃痛,爬起來吃點藥,

繼續堅持睡一會吧,明天還有工作要做。

「戰“疫”英雄的故事」——日照市莒縣中醫醫院陝西籍主任心中的“熱血長安”

雖然很累,但是睡的很香


科室和病人有事,劉永輝隨叫隨到,家裡的事情都顧不上。他愛人在醫院上班,也很敬業,經常晚回家,兒子只能自己在家泡方便麵吃。有時候,孩子生氣的說:“爸爸心裡只有科室病人,沒有我”。

今年,他不但沒回老家,除夕都忙的忘了給父母問好,還是母親初二晚上打來電話,說:“知道你上班忙,顧不上打電話,我就是打電話問一下,你注意身體,別累著。”

劉永輝主任內疚的說,對家庭而言,他真的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但我們知道,像千千萬萬個白衣戰士一樣,他是一個優秀的醫生,是一個合格的黨員。

晝夜往復來,醫者未曾歇,在他的“戰場”上,雖然沒有真正的刀光劍影,但他都和全體中醫人一起,默默守護著他們自己的“熱血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