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在網上也看了很多對待孩子犯錯該如何教育文章,一篇為"跟孩子講道理的媽媽都是情商低的表現"為標題的文章,我瞬間吸引力了,因為我就是一個在孩子不聽話或者犯原則性錯誤的時候,和孩子講道理的人,看完之後我滿腦子的問號,文章裡的觀點我真的有很多是不認同的。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因為就在看文章的的第二天 ,就發生了讓我準備和孩子講道理的事情:

中午我們一家人在飯桌上吃飯,由於他從小對雞蛋的鐘愛,所以家裡中午都會有炒雞蛋這道菜,和平常一樣大家落座吃飯,因為每個人面前都會有一個小碟子所以今天的炒雞蛋這道菜沒有放到孩子的面前,剛開他也沒有什麼狀況,但是盤子的雞蛋被他爸夾了一塊開始,他就開始鬧脾氣了,說不讓他爸爸吃,我就想糾正他這個護食的行為,說了幾句,如"大家一起吃飯,桌子上的菜每個人都有權利吃",剛說完,他就把筷子一扔不吃了,因為平時他不是這樣子的,我就學習了文章中的教育方法實驗一下,把他單獨拉到了他的臥室,還沒開始說話,他就開始哇哇大哭,忍住火氣對他說你先控制下自己脾氣之後我們在講話,他不但沒消停還叫喊的更厲害了。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如果說現在的孩子在犯錯的情況下不能講道理,不能發脾氣,也不能批評,只能一味的謙讓或者鼓勵,那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以後在學校裡或者社會中是怎樣的?和他講道理不對,批評他也不對,那如果孩子一直大聲喊叫,在家裡順便摔東西時,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與孩子講道理到底有沒有用?

不光是我看到的文章裡,很多的教育性的文章大家都會引用教育學家盧梭的觀點

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為此,我去翻閱了《懺悔錄》,那段話是他在回憶自己當家教的一段時間中寫的,我認為他並不是說這三種的方式是沒有效的,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不能有耐心,不能在對待孩子是有平和的心態,想用"感動、講道理、發脾氣"來教育孩子。

文章中說的與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我認為講道理不是沒有沒有,而是大人自己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教育孩子。

怎樣與孩子講道理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這是演員孫儷前段時間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與孩子講道理,是要等到發生事情之後雙方情緒都得到平穩的時候再去溝通。

要講道理,要找準完美時機。在人多或者外面的時候,只要孩子不犯原則性錯誤,儘可能的不要和孩子衝突性的講道理,在單獨空間時和孩子說,這樣他的情緒也能得到安撫,能夠聽進去你所說的話。

尋找解決問題方法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湖南衛視中有一檔親子節目,裡面演員黃聖依和他的兒子安迪相處過程讓我印象深刻,裡面有一段安迪的英語考試的分數只有20多分,她的教育方法讓我印象深刻。黃聖依她並沒有去讓孩子去學習或者講到倫理,而是在尋找解決方法,一次的國外旅遊,讓她意識到是時候解決安迪的英語問題了,在遊玩的過程中讓安迪和當地人溝通交流,當他面對那些人時,聽不懂他人的語言時,他就認識到自己的英語水平改提高了,當然機會主動學習英語。

當孩子犯錯立刻講道理?家長記住這幾點,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strong>心理學家比亞傑所說:"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strong>跟孩子講道理,並不是情商高低的體現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