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每天扯篇儿老沈阳】

沈阳小河沿,是一个地名,久居沈阳的人,基本没有不知道小河沿的。前一阵,很多人还纠结于小河沿的读法,

我前面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读“小河燕儿”是正根儿的文章,获赞颇多。作为一个地道的沈阳人,一个大东“土著”,每次想写写小河沿都觉得挺沉重,担心自己担负不起这份责任。因为,对于所有沈阳人来说,是所有人心田里,沈阳人的伊甸园,快乐的源泉。所以,小旮就找资料找图片,争取还原小河沿当年的原貌,展现给大家,让大家领略小河沿静谧而极致的美。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盛京八景,小河沿有其三

“万泉垂钓”、“万泉莲舟”、”“星阁晴霞”,作为完全反映老沈阳至美景色的“盛京八景”,其中有三个都在小河沿。很多外地来的朋友可能不太知道小河沿到底指的是哪,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小旮这里来告诉你。

据《沈阳县志》记载:盛京万泉河,其源出自东关观音阁东之源泉,地下水自我处源源涌出,汇成溪流,俗称小河沿。河水由东而西,经流水栅栏,始形成较宽水域,与湖水相连西流,于魁星楼前边折而向南流入万柳塘,经五里河流入浑河”,这条市内河流又称“小沈水”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其就是,这条小沈水的河岸,沈阳人习惯称之为小河沿。而上面说到的魁星楼呢,就是位于现在大什字街和小河沿路的交汇口的西北角,文革时期已经损毁,但魁星楼路作为一个名字还是被保留下来。所谓的“星阁晴霞”中的“星阁”指的就是魁星楼。魁星楼有什么作用呢,所谓“魁星点状元”嘛,所有想赶考的书生,多半来此拜一拜。

小沈水呢,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里河”,所谓五里河,即城南五里之河。但现在很多人都将五里河流经城市南郊的地方作为一个地名留存下来的,这就是五里河体育场附近名字的来历。而五里河,并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消亡,种种信息表明,当年的小沈水,五里河,是现在沈阳南运河的主干河道,而现在南运河的河道,只有流经鲁迅公园这一段(即彩电塔到方型广场)这一段并不是五里河的主河道,其余都是小沈水的故道,

只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沈阳市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淤工程,最终形成南运河。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据史学家考证,小河沿“万泉园”最初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一姓沈的人经管这片水域,于是他开始筑亭阁水榭、点缀林泉、修建舞台、建湖山木桥。

由于沈阳东南这片区域,属于河滩湿地地貌,有诸多泉水涌出,故有“万泉”之说。

从“也园”到“万泉园”,再到“游乐园”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小河沿这一带是东三省官银号的专属菜地、植物园、花圃、花窖、金鱼池等,还有新式小型球场、运动场,后来辟为公园。当时在花园入口处有一木制大门,上有大型门匾上有当时著名书法家李东园所写的“也园”二字!后来因题字起名引起大家争论,最后终于换上“万泉园”的新匾,从此,万泉园最终定名,小河沿和万泉园,就是在这个时候变成同义词了。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20世纪20年代初的时候,正是张作霖主政东北,而且是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小河沿这里兴建了大型的游乐场。改造了园地,增加景点,在原湖同南侧修了一条东西走向的便道,直通正门,并开挖了一条人工河,东西两端与原湖相通,进而构成了环形湖,水面宽阔了一倍不止。并在湖南上建了两座桥,一个叫“落霞桥”是木制的,就是现在解放军463医院门前的这座桥,不过现在桥体已经是钢混结构了;另一座桥,名曰“卧波桥”,在小河沿水面的正南位置,飞架万泉河上,直达南岸的万泉体育场(现已消失)。这里多说一句哈,当年郭松龄反奉之后被打死,他夫妻二人的尸体就是在小河沿的这个万泉体育场内“暴尸三日”的。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当年官银号曾经设了游船20多只,每船多可乘三四人,每小时租金一块大洋。河中还搭了凉棚舞台,北部设有“藕香榭书馆”,可容纳150多人听书。南部是凝香榭戏法杂技棚,当时的福北春戏棚,可容500多人,倡观楼可容800余人。每年三月初五棚子搭起,七月十五棚子拆除,属于季节性临时舞台。这些棚子舞台都建在土墩上面,距离河岸约八米,在一米五深的河面上搭简易木桥,供观众进出。各舞台棚座落的土台外圈,都是莲花环绕,花开季节,远远望去,各棚榭就像是腰系莲花彩带的出水仙子一般,各路客官在此看戏听声,借着水音,在莲花香气中,古韵节拍,一板一眼,美不胜收。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更有商人带家人同游,可以在此借一画舫,然后请一票戏班到画舫之上,然后全家人在画舫上听曲赏莲。所谓“江南多采莲,莲叶何田田”,当时景色不可谓不怡人哪。所以诗人钱公来有诗云:“小河沿上柳如茵,画舫笙歌历历春。借问柳荫垂钓客,青衣行酒又何人?”

雅俗杂处的奉天人乐园

其实我们小时候看到最多的是小河的河心小岛,那时候的河心小岛各种演出多多,莲花掩映,别有洞天哪。有说书的,唱小曲的,是一个绝佳的演出场所。而小河沿游乐场内外呢,打把式的卖艺的、卖大粒丸的、变戏法的、打签算卦的、卖膏药的、看手相的……干什么的都有。像这种热闹非凡的地界,在当时的沈阳并不多见,所以当时的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日本站(即现在沈阳站)、附属地、北市场、小河沿”,热闹是正面,反面可能就是当时“

奉天的四大乱”了吧。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这话是这么说,但是当时奉天小河沿,也是文人雅士云集的地方。清末辽阳藉诗人李小南,曾经在小河沿组建了“藉乡诗社

”,他所作的《沈阳行八十韵》的五方韵诗,入选了清末刘世英主编的《陪都纪略》。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当时在小河沿的茶社和大棚演出的“名角儿”那可说不计其数。戏法棚当时最有名的是

戏法大五韩靖文,演出亚细亚戏法;书馆由当时著名的鼓书艺人张小轩、宋明全、小黑姑娘等久占;藕香榭是由当时曲艺“名角儿”刘问霞、霍树棠、霍树宣等共同出资搭起的;福兆春戏棚,是由苗佑芝(艺名苗老用)、张绳武(艺名张老绳)、张占科、李景阳等演出影戏,张相臣、赛亚士夫妇演出中国戏法;倡观楼主要由张保头、王祝山演出杂耍。除此之外,过道往东延伸的小岛上,还有官银号经营的大戏楼和大帅府李承启的侄子李老道开办的露天电影场,每天应时演出大戏和流行电影。


闲话小河沿(上):20年代小河沿,东北版“曲院风荷”


可以说吧,当时的小河沿游乐园,并不比现在的万达、万象汇什么的ShoppingMall差多少,应该说,是20世纪20年代老沈阳的“超级乐园”。其实小河沿的极致兴盛,清末《沈阳百咏》就有诗云:红莲花小水潺潺,人听笙歌镇日闲。侬到此来情何远,要登高阁看青山“。(未完待续)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