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地評線】天府網評:用戰“疫”的精氣神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重視農業,夯實農業這個基礎,歷來是固本安民之要。“三農”工作如同一根紅線,牽一髮而動全身,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突出抓好“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的落實,確保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對標對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牢牢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讓“三農”壓艙石的作用全面展現出來。

牢牢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是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基礎。“三農”向好,全局主動。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農業農村發展形勢複雜嚴峻,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悄然來襲,既要打贏農村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還要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守好“三農”這個戰略後院,要求更高、任務更重、難度更大,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放鬆。

牢牢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是抓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糧豐則農穩,農穩則國安。對於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事實早已表明,糧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高質量發展的“定海神針”。只有用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施非常之策,讓改革舉措、政策支撐、資金投入更多地聚焦糧食生產,穩住糧食播種面積,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從而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才能為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打牢根基、注入動力、贏得主動,才能為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通“最後一公里”。

牢牢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必須打好春季農業生產這場硬仗。一年之計在於春。當前正值春耕關鍵時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穩住全年農業生產大局,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應有之義,也是贏得全年農業豐收主動權,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提供有力支撐的重要保證,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用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一天不誤、一環不落地打好春季農業生產這場硬仗。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只有用戰“疫”的精氣神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抓緊解決制約春耕生產的各類突出問題,做好農資產品生產、運輸、供應等方面的保障,迅速恢復農業生產秩序,穩定春播面積,確保夏糧生產首戰告捷,實現全年糧食生產“開門紅”,才能有效推動“三農”工作各項硬性任務的落實,鞏固發展農業農村持續向好形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三農”應有貢獻。(林偉 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