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汝窑是一个庞大的窑系,其窑口众多,主要窑址有宝丰县清凉寺窑口、临汝窑、文庙窑、鲁山段店窑、张公巷窑与东沟窑等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窑口,基本都有烧制汝窑,但是大多数都是盛产民汝的民窑口,因此传世的数量一定不会太少。收藏界还是以北宋时期皇家御用的汝窑最为珍贵。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汝窑创烧于北宋时期古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烧制工艺上采用二次烧造方法,即先烧制出符合标准的素坯,然后在素坯上施釉进行烧制。汝窑瓷器的釉属于石灰碱釉的范畴,耐高温粘度较高,不易流淌。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因釉中含有玛瑙,色泽莹润青翠,有宋代五大名窑汝窑为魁的雅号,受到世人追捧。特别是已知世界上馆藏合计仅有67件,因此非常珍贵。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多为香灰胎;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窑之美莫过于那幽然的天青色,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粉青、虾清、月白等等。那素雅清逸之美简直让人陶醉。因其稀有,历史成谜。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

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文献记载汝窑用玛瑙作釉的原料,其实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玛瑙的加入对釉的性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只能说明烧造宫廷用瓷之不惜工本。 “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是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 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宋代汝窑青瓷尽管在色调上深浅不一,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冷暖适中的色调以其,适应了北宋时期上层社会所推崇的“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使汝瓷成为宋代诸瓷之首,并一直受宠于宫中。

北宋汝窑弥足珍贵,全世界研究汝窑的学者非常多,随着藏家不断的交流,使我们有条件对于北宋汝窑皇家礼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与博物馆窑遗址瓷片比对后,基本可以确认北宋汝窑仿商周青铜礼器。收藏应建立在科学的鉴定基础之上,弘扬中华国之瑰宝,守护民族璀璨文化。

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天青幽然  臻儒至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