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今天,請讓我出列


“護士長,我有個想法”,方忠秀趁護士長吃飯時想要把這幾天一直放在心裡的想法說出來,臉上掛著幾絲猶豫。

“我的孩子和家屬都在老家...”

“我知道。”

“從唸書到畢業,我有三年沒回家了。”

護士長這時放下手中的碗筷,看著她,說道:“我理解,可是現在這種時刻,作為醫務人員是一刻也不能鬆懈的,打退堂鼓的想法要扼殺在搖籃裡,知道嗎?”方忠秀怯怯地說道,“我有三年沒回家了,也不急這一時,我反正離家遠,也不用天天回家,家裡父母身體都好,我們常聯繫,我也放心。”

護士長有些好奇,“那你還有什麼想法啊?”“有很多同行都在武漢前線,總覺得留在醫院裡有些虧欠,晚上想著這些有點兒睡不著。”

“小方啊,不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都能夠上前線支援。你不要有什麼心理壓力,盡心盡力照顧好每一位住院老人,守護好醫院這個小家,也是一種奉獻。”

“嗯,我總得多做點什麼才能安慰自己。我想利用休息時間去預檢分診當志願者。”小方聲音小小的。“當志願者好啊,你幹嘛猶猶豫豫的啊?”“ 我想建議姐妹們都去!”小方終於說出自己的想法,她心裡是有點擔心的,自己可以決定犧牲掉自己的休息時間,想要大家都犧牲掉休息時間,就有點不好意思了,畢竟大家在科室照顧病人也很忙。

護士長說:“很好的想法,為了減少交叉感染,我們醫院的預檢分診點和辦理出入院的窗口都前移,平時也需要多點人手幫家屬‘跑跑腿’‘辦辦事兒’,要是你們能夠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幫忙,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吃完飯開個小會,你把這個想法告訴大家,全憑自願。”

今天,請讓我出列

方忠秀在院外服務點協助病人家屬辦理出院手續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沒有榮幸能夠上前線支援,但是在醫院我會盡力多做點事。”

護士方忠秀方忠秀今年27歲,她是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西秋鄉的一位知恩感恩的的姑娘,被問到做志願者有什麼感想時,她說“我是享受四川省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政策的護理專業學生,讀書學本領都是政府出錢,現在工作了,能掙錢了,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饋社會。記得很清楚,那是2009年的夏天,我們第一批“9+3”學生到成都,當天凌晨五六點到站,四川省省委書記劉奇葆就已經在火車北站等著我們了。”

小方說到這裡,拿出她手機裡保存的一張十年前的照片,“這就是當時劉書記來接我們的時候”,從語言裡能感覺到存起來的感激之情。

今天,請讓我出列

十年前的老照片,護理生涯從那時開始

入黨八年,方忠秀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在每一項工作中都要求自己起好帶頭作用。在她的帶領下,安寧療護中心陸續又有幾位護理人員報名參加。她們中有主動請纓上一線的黨員;有在疫情期間提交入黨申請書的人員;有95後剛畢業走上護理崗位的團員;也有在疫情期間主動通過電話、視頻與患者家屬溝通住院老人情況的高年資護士等等。

阿青拉初是其中的一位,她是97年出生的美麗藏族姑娘。別看白衣天使平日裡都在病房穿梭,現在穿上鮮豔的“紅衣”的她忙碌於病房外也是別樣地美麗呢。

今天,請讓我出列

阿青拉初詳細登記進出醫院每一位職工和病人的體溫

阿青拉初和小方一樣,也是來自木裡縣,2011年,年僅14歲的她懷揣著青春夢想,享受四川省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政策來到成都,當被問及對政府幫扶他們的這個做法有什麼感想時,她說.“除了感恩只有感恩,當時成都鐵路衛生學校的老師還親自去木裡縣接我們了,如果沒有這個機會也不會來成都工作,希望自己攢點能力以後可以回報祖國”。

“不用等以後,其實你現在做志願者就已經是在回報祖國了啊,時不待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平凡的我們在身邊就能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安寧療護中心的小花對她說。當被問及是否想家時,她說“心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接著又補了一句“身在哪兒,哪兒也是家”,在八醫院工作近6年的她早已把這兒當成家了。“醫院住著的很多老人,他們也會和我們拉家常,平日裡關心我們,就好像自己的爺爺奶奶在叮囑自己,我們有這樣一群可愛的爺爺奶奶。”“工作養活我們的同時還能做一些關愛老人的事情,醫務人員絕不只是治病救人……”……

在成都市第八人民醫院,都有自己小小的想法,不管是怎樣的想法,總之是帶著感恩之心工作,帶著敬畏生命之心工作,團結起來照顧好一千餘名老人。

鏈接:四川省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政策

四川藏區自然條件差、社會經濟基礎薄弱、群眾科學文化素質不高,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率先開展大規模、異地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就讀中等職業教育-- “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即:藏區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政府提供3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簡稱“9+3”,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幫助藏區群眾脫貧的重大惠民工程和戰略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