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來自抗疫一線醫生李志遠的戰“疫”日記(二)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來自抗疫一線醫生李志遠的戰“疫”日記(二)

魯網2月27日訊(記者劉 小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11日曹縣縣立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李志遠踏上馳援湖北征程。以下是他來自一線的真實感悟,他用樸素的語言講述了醫者仁心的使命與擔當,與大家分享!

2020.2.25

離家第15天,正常工作一週有餘,逐漸適應了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節奏,穿脫防護服、加強個人防護也已經比較嫻熟。近期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再加上公佈的疫情數字均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緊繃的神經稍稍好轉。

當在新聞上看到黃文軍、劉智明、夏思思(29歲)、彭銀華(29歲)、宋英傑(28歲)、李文亮(34歲)等等醫護人員相繼犧牲的消息和藍天救援隊隊員大本在救援中身故的消息,剛剛好轉的心情,又一次沉重起來。再加上各位親朋好友叮囑我加強防護的微信、短信、電話、語音紛至沓來,我的神經又一次緊繃起來。雖然我心裡明白,這些問候是大家出於對我的關心和愛護,但是無形之中又給了我壓力。

像現在這種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一個人很難平靜如水,大家心理上難免都有些躁動的。好在省隊安排了省精神衛生中心的老師隨隊,並建立心理支持交流群,定期轉發音樂、文字等形式輔導大家,休息的時候跟老師、隊友聊聊,心情就緩和了很多。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来自抗疫一线医生李志远的战“疫”日记(二)

劉智明院長生前說:“如果萬一,拒絕插管,因為會增加其他人感染的風險。”這是怎樣的一種置生死於不顧的信念,支撐著這樣一群人努力奮鬥,不懼艱險,逆行而上!

現在想想,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得到一份寬裕的收入,享受到最大的公平,找到自己愛的人,孩子們聰明伶俐,父母身體健康……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追求,在疫情面前,對於很多人變得那麼的不堪一擊。奮鬥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就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抗擊這場災難,迎接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的人。

“疫情不退,我不退”絕不是一句空空的口號,面對死亡,說不害怕的,那都是假的;面對危險,說不恐懼的,那都是虛的;當我們高喊“魯鄂同心、抗擊疫情”的時候,攥緊的拳頭,高舉的雙手不是投降、不是抗議、也不是祈禱,這是戰鬥的號角,是必勝的信念!!!看看隊友給我寫的Go, Go, Go!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来自抗疫一线医生李志远的战“疫”日记(二)

為了合理規劃好時間,我給自己定下許多時間節點,嚴格按照時間點去處理事情。諸如07:30分下樓取飯;10:00之前喝完1000ml水之類的;有時睡眠不好,通常凌晨1、2點鐘會醒來,然後迷迷糊糊到5點,凡事皆可入夢,前天夢見醫院領導和重症醫學科的兄弟姐妹們來團風了;昨天又夢見自己回家上班了。大概是每天關注單位群內消息,見到同事們的日常工作而思念單位和各位同事了。感謝我們縣立醫院的領導為我郵寄的防護用品和生活用品。感謝團風的領導為我們提供的新鮮水果、牛奶等日常所需。

今天接黃岡指揮部通知,每位隊員都要做核酸檢測,由團風山東醫療隊李主任和韋主任幫助採取。所有隊員也只有採集核酸,摘下口罩時才能看見真容。期待我們下次能夠有機會摘掉口罩重新認識彼此。在咽後壁輕輕抹三圈,沒有任何不適。等待檢查結果,顯示陰性。

李志遠的這篇日記雖詞藻不夠華麗,言語不夠浮誇,但卻呈現出李志遠靈魂深處的真實聲音和他戰“疫”必勝的決心與信念。致敬所有在一線奮鬥的白衣天使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相信黑夜總會過去,我們一起等待春暖花開。

一切安好,請領導們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