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憑藉著爛番茄96%的新鮮度,MTC年度必看認證以及《時代週刊》的強力推薦,《利刃出鞘》在北美一經上映就取得了轟動效應。

雖然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間相比美國整整晚了兩天,但是電影超高的口碑、亮眼的陣容和精細的製作依舊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畢竟在《好萊塢往事》、《盜夢特攻隊》、《歸去》、《別告訴她》等多部國際大獎熱門電影先後撤檔的11月裡,《利刃出鞘》是唯一的幸運兒,它的幸運上映恰如片中女主角的幸運一般,令人印象深刻。

執起導筒的好萊塢少年才俊

要說《利刃出鞘》吸引人之處,首先要提的自然是電影的導演。

如果說萊恩•約翰遜這個名字有些陌生,那麼我們不妨說一說他曾經執導過的作品,《絕命毒師》、《馬男波傑克》、《星球大戰8》……這些影響巨大的流行文化IP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與他的付出密不可分。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前年那部取得系列電影票房突破,並且引發巨大爭議的《星球大戰8》,更是使得他成為迪士尼旗下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萊恩•約翰遜如今已然成為了《星球大戰》系列未來數部電影續集的導演。

而他和中國的聯繫同樣也超過了很多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從有中國資本注入的作品《環形使者》和由甄子丹、姜文主演的作品《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就可見一斑。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多角度非常規敘事、此起彼伏鋪聯不斷的電影情節以及對人物內心的深入展現都是獨具特色的。

同時,作為新時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締造者,他對於歷史、文化以及電影作品的細緻觀察使得他能夠得心應手的在自己作品中通過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融入更多主題和思想上的探討。並且能夠將許多毫無驚喜可言的商業電影續集,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取得新的發展和突破。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在緊鑼密鼓為迪士尼製作多部商業電影作品的同時,萊恩也沒有忽略對電影敘事藝術的探索,沒有放棄自己對於推理小說和電影的喜愛。

這不,由他執導的彙集一眾好萊塢巨星的推理電影《利刃出鞘》自年初曝光首款預告片以來,終於如期和翹首以盼的觀眾們見面了。

這部號稱致敬阿加莎作品的低成本推理破案電影,融入了以往眾多推理作品的元素,注重人物構建和故事劇情,以一種反套路非常規的路線,給看慣了狂轟濫炸特效場面的觀眾們帶來了上世紀電影作品的復古之感,堪稱今年眾多大製作電影中的小清新。

致敬阿婆的新時代創新之作

剛才說到《利刃出鞘》是一部致敬阿加莎作品的導演,可能許多人會不明就裡,阿加莎又是誰?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和松本清張、阿瑟•柯南•道爾並稱為世界三大推理小說宗師的英國推理小說作家。

她不僅創作了直到現在依舊膾炙人口的大偵探波洛、女偵探瑪普爾小姐等性格分明的小說人物形象,同時還開創推理小說發展的新時代,創造了“暴風雪山莊模式(又稱孤島模式)”、“鄉村別墅派模式”以及“童謠寓言模式“等多種推理小說寫作模式。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她的經典佳作,同時也是“暴風雪山莊模式”的開山之作《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曾經先後多次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

而與之相比,她的另一部小說作品《無人生還》卻顯得不那麼出名,但是作為集“鄉村別墅派模式”以及“童謠寓言模式“於一體的經典佳作,這部作品絲毫不比《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上的慘案》遜色,而這部作品給萊恩•約翰遜帶來的心靈衝擊與深刻影響同時也成為了他今天這部《利刃出鞘》的靈感來源之一。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萊恩•約翰遜此前在採訪中,曾坦誠自己是阿加莎的骨灰粉絲,《利刃出鞘》的整個故事就借鑑了很多阿婆作品中的元素。簡單來說就是《無人生還》與《羅傑疑案》的綜合體。

電影開場時最具阿加莎小說風格氣質的莫過於偵探小說家哈蘭那一座別具一格的鄉村別墅。即便主要人物關係在開場時依舊錯綜複雜,不甚明瞭,我們依舊可以輕而易舉的判定電影採用的是“鄉村別墅派”敘事模式。

懸疑、推理和戲劇演繹

如今的觀眾在提到“懸疑”和“推理”這兩個詞時常常會將兩者混同為同一概念,然而這兩個詞在具體含義表述上卻有著千差萬別。

簡單來說,就是“是什麼”和“為什麼”。

懸疑”大多是基於情感上的非理性感觸,而“推理”則是基於理性進行的思考過程。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在希區柯克看來,純粹的推理對於電影而言,只會將觀眾搞的暈頭轉向、不明所以。

他曾說“懸疑基本上是情感過程,必須提供觀眾若干資料,才能展開懸疑元素……對我而言,完全注重推理根本就是在浪費底片,因為其中沒有情感……觀眾無法產生情感共鳴……推理引不起我的興趣,因為那只是要讓觀眾摸不著頭腦,我覺得這樣做並不夠。”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影片此起彼伏的翻轉可以說完美詮釋了希區柯克對於“懸疑”和“推理”電影的解讀。

《利刃出鞘》在敘事結構上對阿加莎一慣在電影結尾揭開全部謎底的做法作出了創新和突破。

它將觀眾完全或者說部分置於上帝視角之上,故事案件的整個發生過程在電影進行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就已經一目瞭然。

既然原本作為電影高潮部分的案件推理演繹已然通過數段閃回完整的展現到了觀眾們的面前,那麼故事為什麼還要繼續?沒錯,是看似是事實卻同時帶著漏洞的假象。

正如片中布蘭科偵探那段在帶有黑色幽默性質又同時有些晦澀難懂的“甜甜圈洞”解讀,《利刃出鞘》的最大成功不在於推理的精彩,而在於對推理後的懸念留白。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相較於同類型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偵探偵破過程,電影更像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氣質的任務驅動電影。

取代布蘭科偵探成為電影主角女僕瑪爾塔在使觀眾在電影開場就清晰瞭解案件事實的同時,亦使觀眾不自覺的陷入了有限視角之中。

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電影導演這種煞費苦心的謀劃,莫過於“俄羅斯套娃”。在電影外層故事架構完整閉合之後,懸念所留下的缺口帶領觀眾進入了內層故事,即真正的案件事實。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這使得以往同類型電影中佔據了敘事主人公定位的偵探角色在這部電影中略顯綽綽有餘。影片的布蘭科偵探形象,相比阿加莎筆下的大偵探波洛,更像是柯南•道爾筆下大偵探福爾摩斯與《神探夏洛克》的融合,更具現代氣息。

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長期表演007所帶來的身份固化認識所導致的。

布蘭科偵探在電影一開始出場時就自帶主角光環,但是隨著敘事視角在瑪爾塔出場後逐漸發生移轉。

這和阿加莎在《羅傑疑案》中的做法如出一轍。在《羅傑疑案》中,阿加莎同樣塑造了一個誘餌主角,並且相較於《利刃出鞘》開始時對瑪爾塔“偵探助手”角色的定位,《羅傑疑案》中同樣有一個偵探助手“我”。當然兩者在各自故事中的角色定位可謂是天翻地覆,不然《利刃出鞘》就真的完全成了阿加莎小說的改編翻拍之作。

流行元素與現實映射

作為流行文化重度迷的導演萊恩•約翰遜在《利刃出鞘》中不僅展現出了他對於黑色幽默風格輕車熟路的駕馭,同時也對眾多影視佳作進行了致敬。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影片中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刀架圓圈,顯然是對《權力的遊戲》鐵王座的致敬。兩者同樣是人性的象徵,但同時又有所不同。刀架圓圈同時還是電影中無盡慾望和未解謎底的象徵。鐵王座則更多是權欲和利益的至高象徵。

作為迪士尼新銳電影人的萊恩•約翰遜在自己的這部個人作品中,同樣也不忘對流媒體巨頭網飛的嘲諷。特別是在迪士尼上線自家流媒體平臺與流媒體巨頭網飛分庭抗禮之際,《利刃出鞘》中的一番戲謔,顯然顯得更富有深意。

然後不得不說的是影片中那場蹩腳的60碼追車戲份。電影人物指名道姓的點名使得這段戲份對《極盜車神》的致敬展露無遺。當然,低車速下的同樣戲碼所帶來的黑色幽默效果顯然與原作相比,同樣不可小覷。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最後就是電影女主人公瑪爾塔和哈蘭一家人身上所具有的現實映射意味。

眾所周知,特朗普當政在娛樂圈,特別是在好萊塢非常的不招人待見。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極具爭議的決策中,最受批評的莫過於對於移民政策的調整和美墨邊境圍牆的修築。

而電影主人公瑪爾塔恰巧是一個來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她的母親更是一個偷渡來的移民。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她們在現實中所遭受的打壓恰恰是來自於哈蘭家人、特朗普這樣錙銖必較的富人階級。

在由貧富差距而產生的社會矛盾中,他們一面帶著偽善的面具當著移民的面大講人權,同時為了轉移矛盾焦點又常常將矛盾的根源劃歸於移民的大量湧入。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這是電影結尾,瑪爾塔驕傲立在老宅窗臺手持的咖啡杯杯麵圖案。

嫉妒、失落的哈蘭一家人在充滿傷感的電影背景音樂中長久的仰望著最終獲得勝利的瑪爾塔。

電影對於哈蘭一家人的否認態度,恰恰暗合了在好萊塢中佔據主流觀點的對特朗普否認態度,也是電影在北美和歐洲眾多電影節上取得評委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

豆瓣評分8.2,致敬阿加莎,《利刃出鞘》擔得起最佳懸疑片之一

總而言之,《利刃出鞘》是一部在觀影過程中不斷為觀眾帶來意外和驚喜的電影佳作。

雖然對於奧斯卡而言,電影顯然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萊恩•約翰遜的別具匠心為這部套路中的電影帶來了意外驚喜。

它宛如一把刺入甜甜圈中心的道具刀,在幽默與尖銳中,給觀眾們帶來時而幽默風趣、時而狂風驟雨的觀影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