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威遠縣衛生健康局:“疾”風前行,戰“疫”前線的守關人

一場疫情,讓這個春節裡,每一片華燈璀璨的背後都附上一層陰霾。然而,來自威遠縣疾控中心的防控人員朝著高風險之地,“疾”風前行,用雙手支撐雙手,用生命點燃生命,嚴格把好預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每一道關口”,他們的職責不是救治患者,而是讓更多的人免於感染。


奔赴在流調前線的“偵察兵”

鄭興國,威遠縣疾控中心地學科科長。接到“疫情命令”後,立即與愛人商量,將年僅3歲的兒子及年邁的父母送回隆昌老家。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主動承擔起流行病學調查組組長的重擔。每天,他與流調組的同事們並肩作戰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20多天沒有睡一個安穩覺。當人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遠離人群聚集地、醫院、超市等高風險場所時,他們卻在默默堅守,甘當“逆行者”,醫院、鄉村、居民樓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常說:我們不像醫生那樣救死扶傷,但疫情發生,我們就要勇往直前,衝鋒在疫情最前沿。因為他深刻的明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威遠縣衛生健康局:“疾”風前行,戰“疫”前線的守關人

我縣啟動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以來,共診斷疑似病例6例(確診2例排除4例),排查密切接觸者97例。2月2日,我縣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疾控中心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掌握的線索和患者個人史,研定流調方案、研判疫情,制定整體防控方案及流程。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流調工作刻不容緩。2月2日凌晨,頂著凜烈的寒風,鄭興國帶領流調人員趕赴疫情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來到患者家詳細詢問患者父母、妹妹、岳父母,搞清楚患者去過哪裡,跟誰接觸過,經過大量細緻的詢問走訪、摸排調查,最終鎖定傳染源、確定密切接觸者範圍並全部實行隔離觀察和採樣檢測、實施終末消毒。結束現場工作,他還要連夜梳理線索、分析調查信息、撰寫流調調查報告。

每天早出晚歸、風餐露宿,他的身體出現異樣,他硬是咬牙挺著,仍然堅守崗位。他說:我是一名防疫人員,更是一名黨員,在最關鍵的時刻,我不能倒下,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去做。


築起堅固防線的“狠角色”

威遠縣衛生健康局:“疾”風前行,戰“疫”前線的守關人

李軒,消殺組的一員。疫情發生,他便自告奮勇加入終日與二氯異氰尿酸鈉和過氧乙酸等消毒製劑為伴的隊伍。每日穿著沉重的防護服,揹著40多斤的噴霧器,開展預防性消毒,一干就是數小時。消毒工作結束後,常常累的背也直不起,胳膊也不聽使喚。無數個深夜,你都會看到全副武裝的他出現在醫學觀察點、街道、高速服務區默默無聞地做著消殺工作。由於含氯消毒製劑具有一定的腐蝕性,長時間接觸導致他的手已起泡破皮,變得紅腫。他總是說:我皮糙肉厚,身體強壯,這種體力活就適合我幹。

2020年2月2日凌晨2點40分,當威遠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時,已經連續兩天兩夜沒閤眼的他迅速穿戴好防護裝備,一路直奔疫點:患者居住地。在凌晨4點30分到達患者居住地小區,立即著手對小區外環境、單元樓道及扶手以及患者居家室內的內環境、門把手、牆體、地面等展開細緻消殺工作。等消殺工作完畢,已是早晨9點。當他脫下防護服,同事們才注意到:雖然天氣還那麼寒冷,但是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溼,肩膀已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血印,手上剛好的傷疤又裂開變得血肉模糊。同事關切的問道“冷不冷?還是先休息一下,暖和暖和吧。”他卻淡淡的說:沒事,沒事,先把工作幹完再休息也不遲。換上工作服,整理填寫消毒記錄,指導鎮衛生院、社區人員消殺、防護工作,返回單位又一頭扎進新的工作。

當然,李軒也有放不下的牽掛。兒子很想念他給他打電話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帶我玩?”他安慰兒子說道:“等我們打贏了這場疫情戰爭,爸爸就回來帶你玩”。是呀,作為一名肩負消殺工作的疾控人,疫情不滅,怎能安然退卻。


直面疫情,毫無畏懼的“90後”

威遠縣衛生健康局:“疾”風前行,戰“疫”前線的守關人

誰說90後還未長大,誰說90後沒有擔當。繆逸,一個95年的自貢小妹妹,這是她來到疾控中心上班的第一年,儘管是90後還很年輕,但她的業務能力卻受到大家認可,從除夕到現在,每天堅守在應急辦,收集彙總信息填寫報表、分析整理上報數據、撰寫起草各類文件、與庫管人員清理應急物資,一刻也不得閒。當防控物資需要人搬運時,她說:我來,我力氣大。聽說單位抽人入戶排查時,她說:我去,我年輕,抵抗力強。什麼事情她都搶著幹,什麼事情她都衝在最前。她說:看著前輩們個個衝鋒在前,任勞任怨。我們這些小年輕有什麼理由不事事爭先,為他們分憂解難。我們是無畏的90後,你的健康我們來守護!

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全縣的防控工作默默堅守,用自己的熱度,溫暖著我們的社會,用愛點亮一盞盞燈,照亮我們回家團圓的路。(黃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