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武漢的一位女老師和父親,

得到了眾多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

2月18日、21日,

兩人先後康復出院。

日前,他們專門向楚天都市報報料,

希望能公開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患者:

醫護人員既治病

又撫慰心靈

1月底,潘女士在照顧患病的父親時,也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2月2日,父女兩人住進了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在隔離病房7區治療。

2月11日,浙江第二批援漢醫療隊接管了潘女士所在的病區。醫生在查房時,詳細詢問了每個人的病情,並根據情況進行治療方案的優化調整。

潘女士是武漢一所學校的老師,自從患病後就開始每天堅持在手機上寫日記。尤其是住進醫院後,17天17篇日記,記錄下一個個感人的細節和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他們非常認真負責,特別親切耐心。”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潘女士住院期間用手機寫日記

“一開始我們都特別害怕和焦慮,儘管知道新冠肺炎暫時沒有特效藥,但我們還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醫生護士身上。”潘女士說,醫護人員看出了她的心思,醫生每天查房時都會詳細講解治療方案,幫她建立信心,護士有空就過來跟他們聊天,介紹護理常識,進行心理疏導,

慢慢地自己心態就調整得好多了。“他們不但治癒著我們的身體,更時時刻刻撫慰我們的心靈。”

潘女士告訴記者,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照料可謂無微不至:每天都會來幫他們拖地消毒;下午空閒的時候,又常常播放音樂幫他們舒緩心情;發餐時會鼓勵他們多吃,增強自身免疫力……“雖然他們都全副武裝,戴著口罩、眼罩,我看不見他們的表情,但我能從他們的眼睛中看到微笑,感受到友善,他們是真心真意對待每一位患者。”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醫生每天都認真耐心地查房

在浙江醫療隊的悉心治療和照顧下,潘女士和父親二人的病情都在持續好轉。她也得知,這些醫護人員過年期間一波接一波從浙江趕來武漢,元宵節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很多護士都是90後,是人生中第一次遠赴他鄉投入這樣的‘戰役’。”潘女士說,同病房的患者對他們都是又感激、又心疼。

醫生:

這是職責所在,

感謝患者配合

18日,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和CT拍片檢查,潘女士正式出院。21日下午,父親也出院了。

潘女士說,住院期間其實每天都有很多感動的小細節,出院之後依然記憶深刻。“我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這份恩情,於是和父親就想委託媒體,再次對浙江援漢醫療隊和天佑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鄭重表達全家的感謝。”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醫護人員為患者拖地消毒

24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將患者的感謝,轉達給武科大附屬天佑醫院隔離病房7區主任歐陽金生時,他第一反應是詢問兩位患者目前康復情況怎麼樣。得知潘女士及父親身體良好,每天在堅持觀測體溫,歐陽醫生這才放心。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護士送來的牛奶和零食

對於患者專門表達謝意,歐陽金生醫生表示很意外,很感動。“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這名患者太有心了 。”同時,他也表示,新冠肺炎是一種全新的疾病,在國家衛健委權威診療方案的指導下,他們根據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進行針對性治療。“我們也要對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表達感謝。”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潘女士(右三)出院前和醫護人員合影

歐陽金生是浙江第二批援漢醫療隊成員,1月28日來到武漢,至今已經在一線奮戰了近一個月。在他負責的隔離病房7區,至今已累計有31名患者康復出院。



“看不到他們的微笑,卻能感受到”,女教師17篇病房日誌寫滿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