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卷首语: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关国家盛衰,至生民休戚。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9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启示:

有法必依。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97、曹操之死。

壮心不已土灰终,

戎马一生建功勋。

勾心斗角生复死,

南征北战一场空。

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称帝,追谥操为"魏武帝"。操一生历经坎坷,机谋算尽,一统北方。终因劳身劳心过度,死于脑疾。

启示:

帝王亦头疼。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98、三足鼎立。

自古以来正(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最稳定,本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其为诸葛孔明起隆中,曹刘孙三分天下下了定义。三方扛鼎之势,多比喻三国时期。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99、司马诸葛斗智。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启示:

一山不容二虎。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100、曹氏父子。

曹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他的诗自有一种宏大的胸襟。慷慨悲歌,深情咏叹。曹丕继承父位当了皇帝,他认为文学才是千古不朽的事业。其诗文气质文雅,风格清淡委婉。曹植创造了大量诗赋,词采华美,气势不凡。最脍炙人口的是他在《洛神赋》中对一位美丽女神的描绘。

启示:

虎父无犬子。

承宇读史之《资治通鉴》小故事(96-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