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自己沒本事,認識誰都沒用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也許因為這句話,許多人總不忘到處留電話、要電話。曾幾何時,不少人把要到別人電話或合影當成炫耀的資本。

不禁想起1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接觸到某“大人物”,交流甚歡,蠻投緣的,相互留了電話。原以為這是很重要的人脈資源。不久,剛好遇到一困難,想到了這位“大人物”。於是,長長地發一條短信,沒回!又打去一個電話,結果,聽到二個字:沒空!說實話,當時很有挫敗感。

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拒絕,以為和對方留了電話存了微信,彼此應該能幫忙,卻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只有資源平等,才能互相幫助!

很多社交併沒有什麼用,看似留了別人電話,卻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僅僅是白打了一個電話。因為你不夠優秀——雖然很殘忍,但誰又願意幫助一個不優秀的人呢?

自己沒本事,認識誰都沒用

有一位年輕的博士生提問說:“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該不該拒絕?會不會失去人脈?”我說:

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這位年輕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沒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動找我,我懂現在為什麼有人主動找我了”。最後,他肯定地表示應該多花時間在自己科研項目上,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

如果你不夠優秀,人脈是不值錢的,它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雖然聽起來很冷,但這是事實。

我身邊曾有這樣的一個人,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朋友在一起,美其名日:交朋友,處關係。為了朋友,常常忽略家人,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

剛開始,身邊的確有一群朋友圍著、跟著,在他的心裡,有朋友就是有一切似的。後來,處得還可以的人漸漸地離去,為什麼呢?來源思維論壇主要原因是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好,除了沒有時間外,恐怕就是覺得沒那個必要了。因為當你把時間花在混朋友關係上時,自身沒有其它過硬的本事,也沒能打好事業的根基。

天有不測風雲,他身體出了狀況,得了癌症。醫生說跟平時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常常應酬導致喝酒過量、生活沒有規律等。令人難過的是,當朋友知道他得了癌症,就像瘟疫一樣離他而去,最後陪伴在身邊的只有家人。

不免會感慨一句:世態炎涼啊!這種情況何止他一人呢?芮成鋼鋃鐺入獄之時,他遍佈全世界的“老朋友們”都不見了蹤影,昔日的小夥伴們也是樹倒猢猻散,落井下石者倒是紛湧而至。

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技能。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世界才能更大

當然,有一種情況除外,你落難的時候,他說我們是兄弟,你富有時,他仍然說我們是兄弟。這種不離不棄的人,才稱為真正的朋友,他不適用於以上的規則。這種人不用多,在這個浮誇的世界裡,幾個就好。

自己沒本事,認識誰都沒用

我不追求人脈,我就是人脈!

1

人脈不在別人的身上,而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讓自己變得強大,你才能獲得有用的人脈!

2

認識人多不等於人脈廣。人脈法則第一條就是要扭轉“以多寡論英雄”的人脈觀。

3

人脈的基礎是你的“被利用價值”。你的利用價值越大,他就越會幫你。與其把時間花在多認識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

4

少巴結多些互助和提攜。投資和我們層次相仿的人,大家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互助”關係。另外提攜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好比低價買入潛力股,這類股票才是真正能讓人賺大錢的。

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

所以說,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並且正因為這些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換”的企圖,他們才更加註重自身的質量,知道不給他人制造麻煩,獨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說,“事多故人離”,是非常準確的觀察。

而那些不優秀的人往往並不知道這樣貌似簡單的道理,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進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換”都變成“不公平交換”,最終更可能使交換落空—因為誰都不喜歡“不公平交換”;每次交換的落空,都進一步造成自己的損失,使得自己擁有的資源不是數量減少,就是質量下降,進一步使自己更可能淪為“索取者”一一惡性循環,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

還有些人,過分急於建立所謂的人脈,並全然不顧自己的情況究竟如何。對於這樣的人,人們常用一些專門的詞來描述他們,“謅媚”、“巴結”、“欺下媚上”、甚至“結黨營私”等等。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是他們故意非要如此的。他們只是朦朧地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過於渺小,所以,才希望能夠藉助其他的力量。而一個人越是渺小,越是襯得他的慾望無比強烈。

整體上來看,人脈當然很重要。不過,針對某個個體來說的話,更重要的是他所擁有的資源。有些資源很難瞬間獲得,比如金錢、地位、名譽,尤其在這些資源的獲得更多地依賴出身和運氣的現實世界裡。然而有些資源卻可以很容易從零開始,比如一個人的才華與學識。才華也好,學識也罷,是可以通過努力必然獲得的東西。

自己沒本事,認識誰都沒用

一個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開啟,就會發現自己在這個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裡,只要正常地努力,並且有耐心和時間做朋友,很容易成為至少一個領域的專家。努力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艱苦,只不過是“每天至少專心學習工作六個小時”;耐心卻遠比大多數人想象得巨大,“要與時間相伴短則至少五年,長則二十年”。

許多年後的今天,我又發現另外一個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可能想明白或者預想到的事情(當然我現在也依然智商平平,只是多了些智慧):當一個人身邊都是優秀的人的時候,沒有人求他幫忙。因為身邊這些優秀的人幾乎無一例外都以耽誤別人的時間為恥,同時,這些人恰好是因為遇到問題能夠解決問題才被認為是優秀的。

如果,終於有一天,你己經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將來自完全不同的層面,來自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過去一無是處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樂於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討厭善意的幫助,更何況你是被找來提供幫助的呢。

甚至,你會獲得意外的幫助。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那麼就會有很多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為你提供幫助。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幫助往往確實是“無私”的。正如沒有哪個醫生做到救死扶傷之後僅僅因為酬勞太少而惱羞成怒的一樣,那些品質優秀到一定地步,境界豁達到一定層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圖報”。

因為對他們來講,能夠有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己經比什麼都重要,並且可以令他們身心愉悅。然而真正有趣的現象是,被幫助的你也正因為並非尋常之輩,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道理。最終皆大歡喜,只因為“溝通成本幾近於零”,同時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對無窮放大”,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