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戰疫滿月,上海護士回憶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戰鬥”澎

許詩琨正在工作。本文圖片均為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提供

戰疫滿月,上海護士回憶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戰鬥”澎


“從接到通知,到落地武漢,我們136名上海首批醫療隊員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2月23日,上海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急危重症護士許詩琨發現,不知不覺中,他們已在武漢戰疫一個月。

情況緊急,他們在武漢接受了幾個小時的應急培訓,便進入“戰場”。許詩琨回憶說,他們被分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接手該院北2、北3病區,其中北3為重症病區,他在3樓重症監護室。

他仍然記得值大夜班的第一個夜晚,那是1月28日(正月初四)0時到8時,他作為責任護士要護理4位病人,並協助其它7名護士、3位醫生工作,他們團隊總共照顧28位病人。患者基本上都病情危重,其中16人需上無創呼吸機。

許詩琨正在工作。

戰疫滿月,上海護士回憶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戰鬥”澎


“這一夜,刻骨銘心!”許詩琨告訴記者,2名病人的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到四五十,經過全力搶救終於緩解。他們一刻不停地檢視屏幕、連接管、各種儀器和病人動靜,他們的心律、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哪一個都必須高度警惕,靜脈通路必須保持暢通,呼吸機必須暢通。

戰疫滿月,上海護士回憶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戰鬥”澎


許詩琨說,那一夜,照顧病人吃喝拉撒,端屎尿盆子,而這些原本都是護工做的,此刻都需要護士來做,這些都不算什麼了,患者的生命體徵是否平穩時刻揪著他們的心。

他感慨,想想他們平日裡都是體面的人,有的和自己年齡相仿,可此時病情如此危重,徘徊在生死邊緣,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這一夜,許詩琨全副武裝:一層秋衣,一層護士服,兩層防護服,然後忙碌在寒冬中開著窗戶的病房裡,北3樓是改造而成的新冠肺炎病區,沒有負壓病房,只能開窗保持空氣流通,減少風險。

“太吃力了!穿上防護服,行動不便,戴上眼鏡,東西看不清、看不準,打針不利索,8個小時沒上廁所。下班走出醫院後,我才敢戴著口罩深吸冰冷的空氣。”許詩琨說,後來醫護方案調整,一個班也從8小時改為4小時,這讓醫生護士們精神壓力大大緩解。因為防護物資緊缺,大家都不敢上班時脫防護服,不想因為吃點飯、上次廁所就浪費兩套防護服,而現在情況緩解了,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在許詩琨看來,他們團隊是一個十分專業、十分勇敢、團結友愛的戰鬥集體,他們與患者也很快建立起友誼。患者很配合治療護理。他們喜歡刷抖音的時候拉他一起看,用武漢話誇他們的城市好、風景好、美食多。

許詩琨說,他還知道了病區裡有一對夫妻。那是2月8日(正月十五)的事情。

戰疫滿月,上海護士回憶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戰鬥”澎


就因為有這些感人的故事。舍小家。成大家。最後我只能說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