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飯後吃不吃水果,得聽聽你的胃怎麼說

有很多朋友喜歡在飯後吃點水果清清口,但部分人會感到腹脹、噯氣,讓人誤以為是水果本身不好消化。我們都知道水果的營養價值高,什麼維生素、膳食纖維、多酚,很多人都能說上一二。

但不要忘了,水果的主要成分還是水和簡單糖,兩者決定了水果本身是一種十分好消化的食物。

飯後吃不吃水果,得聽聽你的胃怎麼說

我們的胃就像一個大囊袋,不斷承接食管傳遞下來的食物,主要對食物進行機械碾磨和化學消化。除了水和酒精,胃幾乎不吸收其他物質。不同性狀的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差異很大,液態物質在胃內的停留時間短,像水只有15分鐘左右;固態食物需在胃內消化成方便小腸吸收的性狀,消化時間相對較長;而混合型食物排空時間最久。

其次,結構差異也會影響胃的排空速率,儘管澱粉、葡萄糖、果糖、蔗糖都屬於碳水化合物,但澱粉屬於高分子碳水,由眾多簡單糖“手拉手、肩搭肩”架構成形態各異、長短不一的分子,到了胃內就會被“強制拆散”,不聚堆,才容易被小腸吸收,米麵等主食都是豐富的澱粉來源。而後三種糖結構簡單,無需經胃消化,直接進入小腸吸收,水果中的碳水主要就是這三種形式。


飯後吃不吃水果,得聽聽你的胃怎麼說

飯後馬上吃水果可能加重消化負擔

剛吃完飯,我們的胃還在對飯菜進行加工,如果立刻吃水果,接踵而至的水分、糖分被未消化的澱粉、蛋白質阻礙,難以通過幽門(胃的出口)進入小腸,只好和其他食物在胃內一起攪和,成為對方的牽絆,不僅延長了在胃內滯留的時間,還促進了胃酸的分泌,造成食物過度發酵產氣,表現出腹脹、打嗝。

飯後吃不吃水果,得聽聽你的胃怎麼說

當然,任何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有研究表明,當油脂類、紅肉類食物和水果先後進入胃腸道,在胃的消化過程中,水果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夠預防食糜中的油脂發生氧化,對抗紅肉中血紅素鐵的促氧化作用,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化道內過氧化物的產生,保護腸道健康,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

飯後到底能不能馬上吃水果呢?

聽從自己身體的信號。如果先前有過消化不適感,可以嘗試對飯後的水果量減半、或是選擇一些糖分不高的水果,像番茄、草莓、冬棗這類個頭小、糖分少的。看看能不能適應,如果症狀沒有緩解,那就儘量把水果安排在飯前或是兩餐之間。如果你的胃腸道足夠強大,沒有消化不良的感覺,那就該吃吃該喝喝吧!

【克拉營養研究院】國家註冊營養師團隊打造的科普平臺。因為愛,我們在乎您的健康;因為專業,我們與您分享知識。在您有任何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裡!


飯後吃不吃水果,得聽聽你的胃怎麼說

參考文獻:

[1]Gobert, M., Remond, D., Loonis, M., Buffiere, C., Sante-Lhoutellier, V., & Dufour, C.(2014). Fruits, vegetables and their polyphenols protect dietary lipids from oxidation during gastric digestion. Food & Function, 5, 2166–2174;

[2]Bouvard, V., Loomis, D., Guyton, K. Z., Grosse, Y., El Ghissassi, F., Benbrahim-Tallaa, L.,Guha, N., et al. (2015). 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Lancet Oncology, 16(16), 1599–16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