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京城,從來都是繁華靚麗肅穆莊嚴的代名詞。戴望舒在《雨巷》中描繪的畫面,我們能感受到北京胡同當時的處境,也是有著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這乃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通道——北京胡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北京就像一篇幽靜空谷而又不失內秀的詩篇。既有劉禹錫“昨來亦有吳趨詠,惟寄東都與北京”的思念悵然,也有岑參白雪歌的為國為民。偌大的北京城寄予了多少人的深思淺語,又讓多少人魂牽夢縈,她孕育了許多中國的特色文化習俗,而北京胡同便是其中之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北京胡同起源於元朝。其已歷經數百年的滄桑,是老北京人引以為榮的生活標誌,是在衚衕裡生活過的人永遠眷戀的生活情趣。衚衕一詞最早見於元雜曲,有的寫做“火弄”、“火瞳”、“胡洞”等多種,明代以後基本被規範為衚衕二字。

古人曾用“有名衚衕三百六,無名衚衕似牛毛”來形容衚衕的數量之多。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在他的雜劇《單刀會》中就有“殺出一條血衚衕來”的唱詞。而另外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也有一段對白,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在哪裡?”梅香說“我家住在西市磚塔衚衕。”磚塔衚衕現在還在,歷經幾百年連名稱都沒有改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俗話說,北京城裡逛衚衕,衚衕細品老北京!北京胡同不僅是造型獨特奇異,就連名字也是別具一格的。如,軲轆把衚衕、月牙衚衕、八道灣衚衕、百花深處衚衕等等,一個個字眼兒裡,包含的是老北京最底層人民的智慧,體現的是中國幾百年的民俗文化底蘊。它們的名字,因寫實而音型並茂,因乖巧而奇妙有趣;因特別而神韻豐富,因普通而妙趣橫生,所取字眼可謂平凡普通而又絕無僅有。它不僅是老北京城的交通脈絡,更是北京最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是京城歷史文化變遷的重要舞臺!北京胡同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文化的發展,時代的風貌,蘊含了濃厚的老北京風味。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北京的衚衕,窄窄的,一路平平緩緩的向外延伸著,好像在訴說著這些年來時代的變化過程。天空湛藍湛藍的,空氣中也吐露著馨香,細細長長的路邊,楊樹柳樹隨意的擺動著枝條。路的兩旁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隨意一望,便能看見有路邊擺攤的小販正在吆喝著。有糖葫蘆等各色小吃,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市場。小孩子們在衚衕裡跑著、鬧著、嬉笑著,更真真的印證出了著衚衕的滄桑。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胡同幽州臺上


黃昏時候,我站在北京胡同旁,望著夕陽的餘光,洋洋灑灑的落在那些放學孩子們的身上。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溫暖了父母的心田。伴隨著父母和孩子們在衚衕裡消失的身影,夕陽也漸漸地同我告別。轉身回望,這滄桑老人的臉上正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