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每年高考過後,總會出現某地考生因為成績不理想一蹶不振,得抑鬱症,甚至輕生的事件。有調查顯示,16%的中國學生考慮過自殺,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在自殺人群中的佔比高達31%。期末考試之後,有很多中小學的家長抱怨自家孩子沒考好竟然會修改試卷成績、或者說試卷丟了。還有一些孩子和他人比賽遊戲的時候,輸不起,一旦失利便用各種方式抵賴,找盡各種原因為自己開脫,不願意承擔輸的後果,將責任轉嫁到別人身上據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課題組調查研究:32.5%的孩子害怕困難,34.2%的孩子膽小屈從,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認為自己經不起挫折。對幼兒受挫能力進行過調查,結果有55%的孩子頂不住失敗的打擊,31.2%的幼兒認為自己沒有經過挫折,承受能力不強。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為什麼如此害怕失敗,輸不起?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失敗。首先我們會分析一下害怕失敗的孩子和不怕失敗的孩子有哪些特徵。其次,分析導致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瞭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最後,談一下家庭教育中應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失敗的品格。

一、害怕失敗VS不怕失敗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一)什麼是失敗

失敗有兩個意思

1.在鬥爭或競賽中被對方打敗(跟“勝利”相對)

2.工作或活動沒有達到預定的目的(跟“成功”相對)。

面對失敗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方式:

1.改變方法,繞過障礙物、另擇一條路徑,實現目標。

2.無法從困難逾越,修改目標,改變行為的方向。

3.在障礙面前,無路可走,不能實現目標,進而產生嚴重挫折感。

失敗會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如煩惱、困惑、焦慮、憤怒,這就是挫折感。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但是個體受挫與否,是由當事人對自己的動機、目標與結果之間關係的認識、評價來判斷的。也就是說對於失敗的感受強烈與否在於大腦對失敗的認知程度,進而影響到對失敗的行為反應。而採取何種行為方式,也是根據外界的信息反饋而調整的。

比如,當一個孩子考試最後一名的時候,如果他自身對成績並不在意,就不會有失敗的沮喪感,如果他自身認為期待很高、成績對他非常重要的話,考試失利會使他產生極度的沮喪感,嚴重的會抑鬱甚至自殺,輕度的會哭鬧、考試焦慮等。當他自身無法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時,外界的反饋會起重要的作用。比如父母的鼓勵,謾罵等,都會對他們如何看待失敗產生重要的影響。

龍應臺曾在一篇文章裡寫道:“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倒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傷口,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衡,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因而我們教育的意義就在於如何培養孩子對於失敗的正確認識,在面對失敗的時候能夠及時調整心態,評估自身能力,調整行為的目標與方法,最終獲得成功。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二)害怕失敗的孩子

害怕失敗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呢?

1、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亂髮脾氣、哭鬧。

2、受不了一點批評,光愛聽表揚的話,一批評就不高興,甚至哭鬧。

3、不敢承認錯誤,老是用哭來推卸責任。

4、害怕困難,害怕失敗,遇到一點問題或阻礙就退縮。

5、遇到一點困難就愁眉苦臉,不是想找大人幫忙就是想放棄,或怨天尤人,找各種理由推脫。

6、從不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從不分析失敗的原因。

7、自尊心較強,好勝心強,好面子,承受不了失敗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三)不怕失敗的孩子

不怕失敗的孩子是什麼樣的?這些孩子即使活動或任務進行的不順利,也能努力加油堅持下去。儘管出現了棘手的問題或者糾紛,也能夠毫不動搖的走下去。即使失敗了也不氣餒,堅強地保持一顆倔強的心,依然能夠不懼怕新挑戰,積極地解決問題。他們在面對失敗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消極的情緒,但很快就能正視現狀,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能從失敗中分析總結,並能不斷的調整自身的行為目標和方法。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二、導致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而讓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

(一)自身因素

1、缺乏能力

孩子的自身知識、經驗缺乏,這時候我們讓他們去做自己能力完不成的事情的時候,就會產生挫敗感。比如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去畫一個很形象的動物,他肯定完成不了,因為他還處於塗鴉期,畫的不形象必然會產生挫折感;如果某個孩子動作協調性發展不好,他再怎麼努力,在各種體育活動中也很難得第一,也會產生挫折感。

2、缺乏堅持性

家長過於注重對知識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孩子獨立精神、做事的堅持性和毅力的培養,導致孩子遇到困難不是想辦法克服,而是採用迴避的態度。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二)家庭教育因素

1、包辦代替,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

家長習慣對孩子的事務包辦代替,恨不得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孩子沒有了任何實踐的機會,使得孩子的多種能力得不到良好的發展,“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意識也難以培養起來。這樣,當孩子真正面對現實生活,面對競爭,不能處處第一、事事得到滿足時,他們自然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許多家庭出於對孩子的愛護之情,在生活中儘量避免讓孩子受挫。當他們預見孩子可能碰到困難時,他們總是自己挺身而出,為孩子掃除障礙。看見嬰兒奮力向前爬,想去夠一個玩具,覺得他太辛苦了,直接就把玩具遞給他,其實,就已經是在剝奪孩子體驗挫折和成功的機會了。嫌孩子自己吃飯太慢,看上去笨手笨腳的,就拿起勺來追著喂,還一邊抱怨:吃得那麼慢,弄得滿地都是……剛開始孩子還想要爭取自己嘗試的機會,但拗不過父母,慢慢地就失去了吃飯的興趣,甚至連自己吃飯的能力都不具備了。這些在父母保護傘下長大的孩子一旦碰到問題和困難經常會不知所措,無能為力,不敢去面對,還容易產生畏懼、退縮、抑鬱、失落等情緒,更別說去想辦法戰勝困難、解決問題了。

2、總是責備孩子,導致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一系列失敗經驗而造成的無能為力的絕望心境。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他把狗關在一個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它電擊,因為被關,狗逃脫不了。多次試驗後,只要蜂音器一響,把門打開,沒有電擊,狗也馬上倒地呻吟顫抖,等待痛苦的來臨,當它有機會逃跑時,也不會主動逃避。

很多父母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經常對孩子進行辱罵,責備。當孩子持續遇到困難或者失敗,加上父母的責罰,會讓他們在挫敗感中對自己產生質疑,否定自我,從而相信自己不行,做不到,最終變成習得性無助。當遇到問題時,即使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的時候,也不願意嘗試。

3、期待過高,不允許孩子失敗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既要求孩子樣樣全能、次次最優。由於家長的這種態度,孩子也逐漸對自己形成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事事爭強,贏得起輸不起。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喜歡你考一百分”等,這會讓他覺得只有第一名,爸媽才會喜歡,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歡他了,這會使他不願意面對挫折和失敗。

看到一則社會新聞,說的是曾經的高考狀元因為大學掛科而不敢回家,竟然在外面流浪了十年,撿破爛為生。乍一看這新聞,很多人都開始冷嘲熱諷,認為這位叫小葉的高考狀元心理素質太差。仔細看完這條新聞的深度報道後發現,小葉的自甘墮落,不僅僅是因為抗挫力差,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成長在一個不允許失敗的環境裡。他考差了,首先父母會責罵他:其次全村的人都會對他投來失望的目光:總之,他是不可以失敗的。他可是從小到大都是考第一名的人,是全家人以及全村人的驕傲。

不允許孩子失敗就是時時刻刻在給孩子傳遞:失敗是羞恥的,失敗是不允許的。一次次不允許,漸漸的孩子就會內化成“我不能失敗,我應該成功”。最後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不斷的給自己施壓,一個人長期有壓力,有焦慮,必定會像一個充氣的氣球,總有一天會爆炸。

孩子害怕失敗的原因分析


(三)外界原因

此外,還存在一些外在原因使得孩子受挫。比如:孩子去參加比賽,總會有輸有贏,輸了的孩子必定會受挫,這並不是因為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為冠軍只有一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