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前線醫護日誌|廣東醫療隊奮戰近20天裡,不斷傳來患者轉出ICU的消息

文本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闞文婧 魏彤 冼樂武
圖/醫院提供

支援點: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西院區ICU

2月25日,馳援武漢已經十多天,雖然時間還不長,但這場戰役對我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修煉,令人感慨萬千。

儘管來武漢之前,我已經在腦海裡反覆想象著即將面臨的戰場。但初來乍到之時,實際情況比我想象的要困難得多。首先是對陌生環境的適應,陌生的病歷系統、陌生的工作流程、陌生的合作伙伴,這對大家都是不小的挑戰。

但慶幸的是在支援的醫療隊中,像我們大多來自同一專業,大家相互較為熟悉,可以儘可能地減少磨合的時間,更快地投入工作。在分秒必爭的ICU裡沒有個人英雄,唯有團隊作戰,重症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非常重要。這段時間工作下來,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我們已經越來越默契了,很快就合作無間,適應了新的戰場。

前線醫護日誌|廣東醫療隊奮戰近20天裡,不斷傳來患者轉出ICU的消息

每次出艙衣衫溼透,李仕成正準備去換掉溼透的衣服

不過,最讓眾人牽掛的、勞心費力的還是患者的病情。新冠肺炎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陌生的,畢竟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且重症監護室裡的患者病情都十分危重,病情變化十分迅速。

而且目前尚缺乏一套完整的針對重症傳染病的工作流程,設備裝備以及人力配置方面的規範,因此臨床工作開展起來難免困難重重。但隨著對疾病的認識愈加清晰,團隊摸索出越來越多的實戰經驗,大家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整體工作越來越流暢了。

終於,在廣東醫療隊奮戰了近20天裡,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協和醫院西院區ICU接二連三迎來了數個“第一”!第一例成功停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轉出,第一例有創通氣的患者成功救治拔管轉出,還有幾位患者正在嘗試脫機,目前還有幾位患者已經拔管待轉出了……

前線醫護日誌|廣東醫療隊奮戰近20天裡,不斷傳來患者轉出ICU的消息

李仕成醫生握著袁叔的手安慰他

最讓人高興的是,一位我負責的患者袁叔(化名)近期停了無創呼吸機,今天早上成功轉出!

袁叔剛來的時候精神非常緊張,情緒非常焦慮,對於自己的病況很是擔憂,配合情況也不好,差點就得改插管有創通氣了。“這裡條件、儀器、藥物都很好,你目前情況非常不錯,要對自己有信心,更要相信我們醫護人員!”我們每天每一班的醫護人員,都耐心地給他進行心理疏導。經過我們不厭其煩的安慰,病人情緒逐漸穩定下來,慢慢配合起我科的治療。

為了聽清患者的話語,我們都俯下身耐心地聽他講述;為了觀察患者體徵變化,我們不懼風險,幾乎臉貼著臉為他細緻檢查,雖知如此感染風險高,但沒有一個人退縮。

通過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大家鍥而不捨地、連續地精心治療,密切關注著各項臨床及檢驗指標,隨時做出方案的調整。他的病情就這樣在我們幾十雙眼睛的熱切注視下,一天天地好轉起來,最終成功脫離呼吸機轉出,這對我們來說都是極大的鼓舞。

記得剛到武漢的第二天,我們在附近的小賣部購置生活用品,小店老闆對待我們這些醫務人員非常熱情,面對這座寂靜的城市,他絲毫沒有悲觀,沒有抱怨,他始終堅信,災難必將過去,疫情必能控制。

鍾院士說過,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現在,這座城市已經度過了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初現,我們暗暗地鼓足勁,等待著全面勝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