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專業,專注,專心!你們最可愛睿智的鬥牛財經小編上線了,鬥牛財經每天給您分享最好資訊,專注傳遞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幫助更多投資家人。

昨日(25日),已調整了幾個交易日的贛鋒鋰業(002460)、天齊鋰業(002466)等鋰電股再度強勢上漲。截至收盤,贛鋒鋰業漲停,天齊鋰業大漲9.34%,“鋰業雙子星”耀眼得猶如暗夜裡的煙火。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原因很簡單,它們與特斯拉之間千絲萬縷的糾纏又有了新的進展。特斯拉上海工廠此前在抖音上回復的一句“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專業人士認為,特斯拉大概率將採用的是一種“乾電極+超級電容”技術。進一步研究發現,鈷可能不用或少用,而鋰還是要繼續使用的。

這種“乾電極+超級電容”技術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還將繼續使用鋰?未來又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為什麼是乾電極技術?

在特斯拉4月“電池日”正式揭曉自產新電池機密前,誰也不能百分百確認黑科技到底是什麼,只能基於特斯拉官方已透露的信息和已掌握的資源,根據專業知識有方向地去推測。將鈷含量降至最低,又要同時保證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這對現有的三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來說實在太難。

但特斯拉手上握著一張王牌――Maxwell。這家創立於1965年的公司以超級電容器巨頭的身份而聞名,而特斯拉於2019年5月將這家公司收入麾下,收購價格約2.3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6.15億。

資料顯示,Maxwell也專注於研發乾電池電極。在外界看來,這家公司手上掌握的“乾電極+超級電容”技術將幫助特斯拉在電池技術上闖出一番新的天地。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這裡,科普一下傳統鋰電池的基本製造流程:

鋰電池的正負極製造工藝,通常需要用到含有粘貼劑的溶劑,與導電劑混合成漿料,然後把漿料再塗布在銅箔或鋁箔上,通過烘乾把溶劑蒸發。電極製造的工藝中,塗布和烘乾環節制造成本約佔54%,溶劑的毒性較大,製造過程不環保。

而乾電極技術都是以無溶劑的方式執行。通過乾粉混合、粉末成膜,然後在薄膜基礎上集成到銅箔或鋁箔的集電極層上,不僅製造成本更低也更加環保。

此外,鋰電池在充放電時,正極材料裡有一些鋰離子與負極和電解質發生化學反應形成SEI膜,SEI膜會隨著電池長期的循環持續增長,不停消耗鋰離子,會造成電池容量的損失與壽命的衰減。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產業裡會採用負極補鋰的工藝。但在現有鋰電池中含有溶劑,負極補鋰可能引起非常不安全的化學反應,因此並沒有被大規模應用。

最關鍵的性能參數方面,乾電極電池能量密度已做到300wh/kg,未來可能會突破500wh/kg,和現有的三元鋰電池相比,優勢非常明顯。

根據Maxwell方面的數據,公司展望2022年乾電極市場可達到數10億美元的規模,未來兩年將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超級電容該怎麼用?

隨著外界對特斯拉新電池技術或採用“乾電極+超級電容”的判斷逐漸受到市場認可,2月24日,超級電容概念指數大漲7.26%。25日該概念指數繼續飄紅,截至收盤漲幅達到4.32%。

事實上,多年前超級電容概念就曾在A股市場颳起過一陣旋風,也曾強調將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大有作為,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那麼現在特斯拉又將怎麼用好超級電容呢?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電池裡還是要用鋰

“值得注意的是,乾電極是工藝上的創新,而不是材料的創新。”相關電池專家表示,特斯拉方面確實暗示了未來可能不用鈷,但從沒有放出拋棄高鎳三元材料的風聲。如果繼續採用高鎳低鈷的三元材料體系,氫氧化鋰還將繼續受益。

乾電極技術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固態電池。“乾電極技術本身可以直接向固態電池過渡。”相關專家表示,固態電池還需要較長的週期才能投入應用,乾電極則是目前更加可行的技術。

「聚焦」特斯拉“乾電極+超級電容”(2月26日)

更多精彩盡在微 :“鬥牛投教”!關注不迷路,點贊加關注再走唄~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