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璧山:非常時期的入黨申請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市璧山區健龍鎮的場鎮上、居民區、田坎上奔波著一群人,他們胸口都佩戴著一枚閃閃發亮的黨徽。他們在疫情面前亮明身份,亮出決心,給老百姓以安全感和信任感,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共產黨員衝在最前,疫情不退,我們不散。

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和黨員同志一起堅守一線,雖然胸前沒有黨徽,還不是黨員,卻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疫情防控戰線上,沒有遲疑沒有退縮,果斷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毅然申請堅持靠前在崗,用實際行動訴說著對這個家園的熱愛,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璧山區健龍鎮基層黨支部就收到了這樣四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它們分別來自白果村曾超、健龍鎮江丹、小河村魏澤彬、畫眉村皮婷婷。

來自疫情一線的“承諾書”

還沒來得及享受新春假期,曾超就駐紮在白果村便民服務中心,原本打算值完春節排到的班就回渝北與家人團聚。可是疫情洶湧而至,鎮裡召開緊急會議、全鎮幹部開始地毯式排查、各地開始設置關卡、檢疫站,嚴防死守。這一切都來的猝不及防,打破了曾超的計劃。

從大年初二開始,作為白果村的綜合服務專幹,是白果村疫情防控中最基礎的力量,逐戶排查、隔離監控、入戶宣傳都需要他們,除了疫情防控工作,春節期間森林防火巡邏等工作也不能掉以輕心,一人身兼多職已是這段時間的常態。

疫情爆發以來,曾超開始每天報送全村的信息。白果村一共有7個社,每一戶都需要去排查、宣傳,對武漢返渝人員要進行隔離監控,並登記其信息如是否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狀況。考慮到村裡的其他幹部年齡有點大了,電腦操作也不熟練,曾超便主動擔起報送信息的工作,結束一天的排查工作後經常顧不上吃飯就要整理、上報數據。每次排查、上報數據時他都十分認真,他說:“我們的數據一定是真實、詳細的,這是對全村負責。”

直到現在,曾超都還沒回過一次家。人們只看到他在村道上、農院裡、農戶家的身影,卻不知道他渝北的家中還有一位懷胎七月的妻子。基層排查工作量大、任務艱鉅,每天都忙得連軸轉,甚至都沒時間好好給妻子打個電話。每次想到妻子一個人在家還要自己照顧自己,自己也有些心酸。曾超覺得自己每天在外面跑,要接觸很多人,冒然回去不是給家裡“添亂”嗎,他自己倒沒什麼,主要還是擔心妻子和尚未出世的孩子。

1月29日上海華山醫院直接派駐黨員醫生去武漢增援,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做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的決定。曾超看到這條新聞,突然感受到了村支書陳維華經常說的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所在,黨員就是要為人民抵擋一切!於是他寫下了這封來自一線的入黨申請書,他說:“這份入黨申請書,也是我的承諾書,我將繼續在我的崗位上為人民築最堅實的堡壘,為抗擊疫情傾盡全力!”

無言的堅守,赤誠的信仰

同樣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的江丹,是在健龍鎮人民政府掛職鍛鍊的本土人才。1月26日,健龍鎮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對處置工作組,其中綜合協調組負責鎮日常工作、統籌協調、應急調度、收集彙報等工作,江丹所在的民政與社會事務辦公室便是其中一個部門,負責每日的信息收集、整理、彙報等工作。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江丹每日的工作便是核對各村社、各駐村小組上報的信息,並未隔離人員製作明白卡,方便值守人員管理。

各村、社區和駐村小組報過來的數據很多且有重複,江丹需要進一步比對整理然後分三種情況上報:一是重點疫區返(來)璧人員,二是重慶以外地區返(來)璧人員,三是重慶5個重點區域返(來)璧人員。而這就需要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按照行動軌跡進行分類,比如有的一家人分幾次回來,就會出現上報數據重複的情況,就需要通過比對將重複的踢出,同樣為了避免漏報,在數據整理完後要再和村、社核對。

江丹說:“明白卡上的信息越全面,值守人員和醫務人員就能更加直觀的瞭解各個居家隔離對象的基本情況,因此我們在製作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明白卡的時候,會盡可能的不斷完善,爭取讓明白卡一目瞭然。”讓明白卡真正起作用,並保證其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這就需要多次核對,這段時間以來,江丹就像被施了定身術一般被“固定”在電腦前,手機裡的通話話記錄滿滿的都是各村、各組的同事、幹部。

江丹總說自己不算真正在一線上,她認為,與那些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入戶摸排的村社幹部比起來,她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都不算什麼。她只不過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力所能及的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這份入黨申請書是江丹在工作間隙寫下的,她看到鎮黨委書記、鎮長拿著喇叭在場鎮上疏散人群,看到隔離人員值守表上67歲的魚洞村村支書為隔離人員守夜,看到黨員主動去值守檢疫口,看到機關黨員們回小區報到……為老百姓服務從來不是說說而已,這是一位位黨員赤誠的信仰。

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每到日期中帶有2、5、8數字的日子就是健龍鎮方向趕場的日子,為了防控疫情,每個村都會設有蔬菜購買點、勸返村民趕場。平時皮婷婷都會在畫眉村辦公室裡值守,收發信息。畫眉村支書王小琴則帶著其他幹部早早去往勸返點攔截、勸導村民,這一次她主動申請去勸返點值守勸返村民,村支書王小琴提醒她:“去勸返點要很早就起哦,六點多就得到。”

為了保障村民的蔬菜供給同時減少人流聚集,健龍鎮在每個村、社便民服務中心附近設置臨時蔬菜供應點,在趕場天勸阻村民不去場鎮扎堆兒趕場,就近到村、社的蔬菜供應點購買蔬菜。對商販嚴格登記,督促其戴口罩,帶來的蔬菜買完後督促其儘快返回。由於商販們大多數會在七點前到達供應點,最早的村民會在七點多就趕來購買蔬菜,因此村幹部們就得比商販、村民更早到達,連續幾個星期的趕場天村幹部們都是在六點多就到各村的卡點設置好勸返點。

2月15日,天氣寒冷,天空中飄灑著小雨。皮婷婷跟隨王小琴一行到達畫眉村勸返點,剛把桌子擺好就看到遠處有兩位村民走來,幹部們連忙喊道:“現在不趕場了哦,要買菜就在村裡面買。”“我們要賣菜的嘛,這麼多菜要堆起嗎?”菜農王剛(化名)說道,和他一起的還有他的母親。

王小琴說:“村子裡面也設了蔬菜供應點的嘛,你們去那裡賣嘛。”王剛還是不願返回,總覺得場鎮人更熱鬧,菜更好賣,便說到:“我就是要去場鎮上賣,我都走了這麼多路了你們讓我們回去,我們不回。”

皮婷婷說:“現在場鎮上也不趕場了,你們去了也沒人的,要是你們覺得菜重不想搬我可以幫你們的。”

皮婷婷打算用自己的小電動車幫他們把菜運到畫眉村的蔬菜供應點。

經過一番勸說之後,王剛同意回村裡的蔬菜供應點。皮婷婷幫他們運完菜後,看到王剛還是有些不服氣,便對他說:“哥,現在是特殊時期,那個病毒狡猾的很,而且在這裡賣和去那邊賣也都差不多嘛,等下要是沒賣完我們也會買點的嘛。”

旁邊一位賣菜的婆婆看到後笑著說:“上次我的菜還有點沒賣完點,他們都來找我買了的,還是共產黨員好啊。”

皮婷婷想到之前村支書王小琴跟她說過:“共產黨員就是為民解難的,村民們過的好了,對我們的工作滿意了,就感覺一切都值了。”

想到這兒,皮婷婷便決定申請入黨,回去之後她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在入黨申請書中她寫下這麼一段話:“為天地立心,為人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聖開太平。”中國共產黨為民謀天下的初心,也是當代青年人應有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抱負。

“沒事,我來吧!”

“沒事,我來吧!”是最近小河村魏澤彬的“口頭禪”。作為村裡的年輕的綜合專幹,在疫情期間他主動擔起責任,身兼多職。

在開展疫情排查工作時,為了儘快排查出重點疫區返鄉人員,魏澤彬主動提出開自己的車去排查,能節省很多時間。開著自己的小車帶著村幹部們穿梭在村道上,往返多次。

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時,想到村裡的幹部們拖著音響走街串巷會很累。他便跟村支書說:“陳書記,在村裡流動播放宣傳語這件事就我來吧,把音響放在我車上,我去村裡面轉一圈。你們也好省出時間去忙其他事。”從此之後,魏澤彬每天都會將音響放在車上中午吃完飯便去村裡轉一圈,流動播放。路上遇到村民跟他開玩笑說:“別人都是車上放點不同的音樂,你這個就放個“勤洗手、戴口罩……”天天都一樣哦,你這個車都變成宣傳車了說。”魏澤彬笑道:“我現在就是在做宣傳了嘛,你看還是有點效果哦,你都記住要戴口罩了嘛。”

“有一戶隔離戶說家裡面娃娃要用作業本。我們去哪裡給他搞一本?”這一天,陳書記探望完隔離戶回來後在辦公室說到。魏澤彬想起女兒以前放在家的作業本還沒用完,便說到:“沒事,我姑娘還有幾本作業本,我回去翻出來給他送過去嘛。”

魏澤彬回家翻出女兒小時候還沒用完的作業本便去往李強(化名)家趕,到了李強家,魏澤彬拿出作業本給李強,李強進屋將作業本遞給正在寫作業的兒子,兒子小聲說:“不是這種哦,我要寫語文作文的,這個是寫英語作業的嘛,你看還有線。”李強立馬說到:“有寫的就可以了嘛,你還挑,叔叔辛辛苦苦給你翻來的,就用這個寫。”魏澤彬聽到後說:“哥你也別兇孩子,我去丁家超市看看,現在健龍應該沒有文具店開門,小帥哥是要那種寫作文的哈。”確認完作業本的類型後魏澤彬又開車去往丁家。

“這次不得錯了撒,好好學習哦。”魏澤彬將作業本遞給李強的兒子。李強感激的說到:“謝謝你哦,還讓你跑到丁家去買,我們雖然隔離起還是很理解你們的工作的,你們有啥子讓我們做的我們絕對配合!”

晚上回家後,魏澤彬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黨員衝在最前,在這次疫情面前,入黨申請書更像是一份請戰書,他願意被派到最前線工作,願意為了組織傾盡所有。他要向組織靠攏,和組織一起抗擊疫情,保護咱們村!保護好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