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因為疫情的到來,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無限拉長,摩擦也必然增多。

孩子吵著要出去玩,家長卻又無法跟孩子解釋清外界發生的事,最後把一切都怪到孩子頭上,甚至控制不住打罵。但冷靜下來想想,又發現是自己過於衝動,畢竟孩子不懂這個複雜的世界。

你對待孩子的態度,塑造了孩子的性格。要想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父母需要先正視“與自己的關係”。只有先學會了與自己的對話,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才能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

今天,我們不妨來聽親子溝通專家畫雲老師談談,父母該如何理解自己,提高愛孩子的能力。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畫雲博士

旅美25年親子教育專家

中科院化學博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

中美“演說與領導力”青少年夏令營創始人

《好的溝通就是好的教育》作者


為方便閱讀以下內容為畫雲老師第一口吻撰寫


以愛為名的控制,

正成為束縛親子關係的枷鎖


親子矛盾和衝突並不止是一家的煩心事,也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之前轟動一時的“北大王猛拉黑父母6年”,就是一個悲劇。

王猛的媽媽藉著所謂愛的名義,從小把他牢牢看管在眼皮下。


為了防止他離家出走,把他強制關在家中;


揚言為了“保護”他,卻總是進行打擊教育;


為了滿足自己喜歡女兒的私心,小時候經常把他打扮成女孩子,從沒接納過他是男孩子的事實。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就連被親戚嘲笑不會扒雞蛋,長期焦慮到摳手指,產生了心理問題,父母也毫不關心,反倒指責他,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演員陳喬恩的成長經歷也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多少原生家庭裡父母對子女的傷害。

陳喬恩從小畏懼媽媽的權威,並表示“小時候怕我媽隨時會打我,她常常壓力很大,我不知道怎麼和她講話。”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在棍棒打罵聲中長大的她,就連和媽媽在節目上相處也十分尷尬,常常感到恐懼。害怕到錄節目過程中,突然回頭,擔心媽媽是否在後面。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但她媽媽卻表示,自己的做法就是關愛孩子的表現。


上面兩個例子,都反應了當下社會里千瘡百孔的親子關係。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大家都面臨著支離破碎的親子關係。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父母和孩子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親子矛盾的產生,歸根結底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在認知上存在“鴻溝”的問題。雙方在意識上存在差距,不能達成一致,所以互不理解。


就像電視劇《小歡喜》裡的臺詞,一語道破親子矛盾的根源:“家長與孩子永遠都有時差。”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孩子仍處於成長階段,無法與心智成熟有著豐富社會經歷的家長相比較,自然思想上、包括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上,都無法和家長達成共識,溝通不暢必然會導致矛盾的產生。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家長在數落、要求孩子的時候,是否有認真審視自己?


難道在親子關係中,過錯的只有孩子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想改變孩子,首先家長要做出改變,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到一個方法,平衡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先對話自己,再教育孩子


女兒12歲時,有一天跟我說:“媽媽,今年聖誕節我要把頭髮染成白色。”當她興高采烈宣告自己的決定時,我心裡的第一反應是抗拒。

聽到女兒這番話我一定會馬上教育她的叛逆,不會思考她為什麼有這個想法,不允許她出現任何錯誤,最後的結果只會是母女關係惡化。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但多年親子教育研究經驗,讓我自己意識到,不能盲目下結論,隨意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女兒這個決定的背後,一定有什麼原因。


我先讓自己頭腦保持冷靜,然後請求女兒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考慮這件事,女兒欣然答應。

隨即發揮著探索精神,開始迫切想知道這階段孩子的行為特點,在反覆研究中瞭解到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不成熟,這個階段出現的叛逆行為和孩子本身沒關係,和我的教育方式也沒關係,一切都是大腦惹的禍。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了判斷心中也有了數,隨後我帶女兒去購物中心賣假髮的櫃檯讓她試戴,當她看著鏡子裡戴著白色假髮的自己呆住了,覺得染白髮並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麼酷,最終不再提染白色頭髮的事情。

女兒青春期小小的“叛逆危機”就這樣解除了。

在處理女兒染白髮這件事情中,我通過【黃金五步法】:“事件→解釋→感覺→行動→結果”嘗試跟自己溝通做對話。


下面來看看我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事件】女兒要染白髮,我心裡很慌;

【解釋】先說服自己要正確看待孩子的行為;

【感覺】隨後嘗試理解孩子並安撫自己情緒;

【行動】接著研究女兒出現問題的原因;

【結果】最後得到了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順利解決了問題。

固定佈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看到,解釋和感覺都是我與自己的溝通,行動才涉及到他人,這就意味著我與自己的溝通,決定了我和他人溝通的方式和結果。


在不斷的學習和摸索中,我慢慢領悟到:


不要先愛孩子後愛自己,要先愛自己後愛孩子;不要解決孩子的問題,要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在改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父母除了要理解自己外,更重要的是充分給予孩子尊重。西方人就把這個教育觀念發揮的淋漓盡致。

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他們就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對待,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思想和個性,與孩子平等相處,把孩子當大人一樣尊重,把孩子當大人一樣理解。

比如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的教育方法,和孩子做朋友,與他們平等交流,分享生活中的感受和經歷,也正是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們一個個展示了自己的天分。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國內很多明星的教育觀也值得學習。

像曾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展現高情商育兒觀的黃磊曾說過,喜歡和孩子做朋友。


他用溫和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不強迫或命令孩子做不想做的事,尊重和肯定孩子,她的價值才能慢慢得到釋放。


在這樣開放的育兒觀中,黃多多成長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且非常獨立有主見。


黃金五步法,成就你與孩子和諧的親子關係


一個孩子成長的模樣,映射著家長的教育觀。

育兒先育自己,父母只有客觀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想法,清楚認識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得失,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引導和教育,提升自己愛孩子的能力。


寫在最後


親子關係是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的過程。孩子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為人父母也並不容易,雙方都在磨合中互相成就,共同成長。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教學相長,父母給予孩子生活的經驗,孩子也能帶給父母教育的新知。

願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到感受自己、理解自己、尊重孩子、體諒孩子,從他人成功的經驗中,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培養愛的能力,給予孩子科學、健康的愛。


本文轉自:嘰裡呱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