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摔跤吧,爸爸》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貓眼的評分9.8,歷史第一。豆瓣的評分目前是9.2,最高時竟然達到了9.7。IMDB上更有一萬多人給出了9.2的高分!刷新了阿米爾·汗經典之作《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紀錄!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除此之外這是一部不怕劇透的好片,因為全片中,父女之間的互動,該不該繼續追求夢想的掙扎和爭議都特別有看頭,然而最有看頭的還是父親在教育女兒的艱辛過程。

故事講述的是摔跤手馬哈維亞因為種種原因,直到退役他都與金牌無緣。從那以後,他的夢想就變成了寄希望於自己的兒子能幫自己贏得世界級金牌,誰知天意弄人,妻子一連生下四個閨女!女兒們一天天長大,馬哈維亞也一天天心灰意冷。

他本以為夢想就此破滅,直到某天忽然發現,自己有兩個女兒遺傳了自己的天賦——和鄰居男孩打架從來沒輸過,每次都是對方鼻青臉腫,自己像沒事人一樣,於是,他決定開始訓練女兒。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開始他的妻子並不支持,因為在印度,有誰願意娶個摔跤手做老婆?兩人再三考慮、協商,最終決定以一年為限,於是兩個女兒不得不換掉裙子、剪掉長髮,按照摔跤手的標準接受訓練。

為了訓練女兒,父親使出了渾身解數:小村裡的訓練場不允許女性進入,他就在自家農田裡開闢出一塊訓練場;女兒受到學校教練的不公平對待,他搬到學校附近,親自訓練她;為了陪女兒參加全國比賽,他乾脆辭掉了自己的工作。

作為教練的他,是無情的:女兒每天早上得5點鐘起床訓練;再喜歡也不可以穿長袍,而得穿男孩式的短褲。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特別是有一幕,兩個女兒鼓起很大的勇氣,跟父親說因為天天在泥地裡訓練,頭髮都長蝨子了。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父親竟然要剪掉她們的長頭髮,不管女兒如何苦苦哀求依然毫不動容。

從此,她們被剝奪了愛美的權利,變成整天在土地裡和堂哥摔跤的假小子,並要忍受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和嘲笑。

正是這種種細節,也給影片也帶來不小非議。尤其是對於子女教育上,父親的做法實在很極端,更何況,影片中的是父親為了讓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做她們不喜歡的事情,剝奪她們童年的快樂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更有批評者說,這部所謂勵志片中“女兒仍然沒有任何選擇權,被父親殘暴地教育成為了世界冠軍。冠軍的誕生意味著父親教育的正確了。”“這種父愛其實就是在滿足私慾。”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被觀眾們忽略了就可以看出父親的用意:吉塔因為第一次與男孩子摔跤輸掉了比賽一夜沒睡,第二天早早起來問父親第二場比賽是什麼時候?

吉塔才漸漸開始發現自己原來不想輸,她已經漸漸愛上摔跤,並希望通過努力走向成功。

也正是父親的嚴苛和逼迫,讓吉塔從省冠軍一路走到全國冠軍,最後有機會進入國家訓練隊,得到了代表國家參加為國際的比賽的機會。

最終,吉塔經過長期辛苦的訓練和學習,在國際性的比賽中拿下了金牌,成為了世界冠軍。她也更加理解了父親當初為何嚴厲的對待她。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她們一開始就是了不起的摔跤手麼?不是的,正是因為有了父親用力的“逼”她們成長,才讓她們把身上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再看看我們對於子女的教育,到底有沒有在正確的方向“逼”他們呢?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用正確的方法“逼”子女成長才是王道

大多數孩子在小時候不具備成熟的判斷和思考能力,所以無法做出那個最優的選擇。

真正聰明的父母,會對子女做出正確引導,用各種方法挖掘他們的潛能,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就像電影中的父親正是看到自己兩個女兒把男孩子打敗了之後才選擇讓她們練習摔跤。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樣對子女來說太過苛刻,但是要知道如果不深度挖掘,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究竟擅長什麼。

華語歌壇巨星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中的開頭寫道:““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 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 對著鋼琴說話”,這不僅僅是一句歌詞,同時也道出他的童年經歷。

周杰倫從小成績不是很好,學歷也不高,可正是因為母親曾經的“棍棒教育”,讓他學會了鋼琴,同時也奠定了他後來的音樂天賦。子女的不想,不願意,多半源於父母的放任。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所以,若要讓子女成才父母就要狠下心來,適當的“逼迫”總比放任來得好。而在這過程中,子女會在父母的幫助下,漸漸培養出堅持的習慣,未來不輕易選擇放棄。

李亞鵬也曾經對鋼琴考級失敗的女兒說:“你不想考樂理了,沒問題,人生總要面臨一些放棄和失敗,就像我,我考交規考了兩次都沒過,但是你才12歲,你要不要讓你人生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啊?”

而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的過程,也是約束自己的過程,或許會痛苦,但是千萬別讓子女的放棄,讓他們覺得成功來得太容易。

否則子女的學習永遠只能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一旦子女沒有經歷由淺到深的學習,嘗試過後就選擇主動放棄形成惡性循環,以至於未來的學習造成極大影響。

但凡是也有兩面性,這樣做的不足之處會加深子女對父母的逆反心理,他們會覺得父母不夠尊重他們,甚至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如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一樣,她們本想用故意調慢爸爸的鬧鐘,把摔跤場地的燈泡用水弄壞來讓父親妥協。

但是千萬不要忘記,我們口中的尊重子女的選擇,讓他們快樂成長的最大問題在於:它只可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當子女對舞蹈、美術等感興趣的時候,父母二話不說給報了班。然而當子女學了一段時間不耐煩了,想要放棄時,父母遵從了孩子的決定。

父母們往往會這樣想,子女畢竟在慢慢成長,來日方長,總有一天他會發現自己喜歡什麼?

但要到哪一天他們才會明白呢?

想起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中,有一段經典的母子對話,令人印象深刻。劉星和小雨怪媽媽小時候沒給自己報興趣班。

媽媽委屈地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兒那班兒,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說:“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逼著我學呀……”媽媽頓時啞口無言。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那些看上去是對子女尊重的決定,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放任。要知道,任何學習過程必然要經歷一段枯燥乏味的階段。而教育從根本上來講就是痛苦的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心血的挑戰!

它更是父母成就子女的事業,逼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而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懂得認準了方向堅持到底,哪怕這條路走得艱辛。

尊重子女的選擇,讓他們快樂自由地學習,這樣的教育看起來真的很理想。但事實上,理想化的快樂教育只是一碗毒雞湯,它就像提前埋下的地雷,總有一天會以悲劇收場。子女終究要長大成人,要走向社會,歷經磨難。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唯有成為強大的人,才有更多機會選擇

在教育之路上,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是天賦並不意味著你會通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就。

在孩提時代,即使一些孩子有足夠的天賦,他們也並不懂為何要變強大,未來的日子究竟會怎樣,因為他們對社會的壓力和殘酷沒有概念,以至於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就像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為了要參加小夥伴的婚禮而逃掉訓練的時候,父親大發雷霆。幾個小姑娘在婚禮後坐在一起,默默地流眼淚,她們抱怨父親太過嚴厲,根本不想要這樣的父親。

一直面無表情,婚禮自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話的小新娘開口說了一番話:我很羨慕你們有這樣一個父親,因為他是為你們著想。至少你們不用生下來就跟鍋碗瓢盆打交道,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務,在14歲就嫁給不認識的男人,以減輕家裡的負擔,你們父親這樣做是為了讓你們能夠主宰自己的未來!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拿印度來說,多種數據和資料表明,印度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甚至女孩子生下來就被看做是一種負債,她們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普遍很低,由此也觸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遇到摔跤爸爸這樣的父親,反而成了一種幸運。

在吉塔走上最後總決賽賽場前,父親告訴她唯一的技巧就是要讓大家記住你,而這唯一的方式就是取得金牌。這句話乍一聽讓人很不舒服, 但接下來父親說的話又將我們拉回現實。


如果你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對女性固有的偏見”。

女兒最終也憑藉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如今,成千上萬的印度女孩以吉塔為榜樣練習摔跤,為了有一天能夠變得強大,強大到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成為強大的人的前提就是要不尋常的付出,世上沒有不勞而獲。只有當你足夠努力,你才會足夠幸運,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記得龍應臺在寫給兒子的書《親愛的安德烈》中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

當然了,許多子女在被父母呵護的很好,也不用去經歷社會上的艱辛,但對於父母來說,並不能保護不了子女一輩子。這時候,他們就必須要像一個戰士一樣戰鬥,學會自救。

而父母們唯一能做的就要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給他們做最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學會“頂天立地”的本領,在未來能有更多選擇機會,成就更好的人生。

《摔跤吧爸爸》:我們欠孩子一堂“失敗課”

桐華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一種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種因懶散而失敗。

如果想要子女成為因努力而成功的人,那麼就不要放任他們任意成長,適當的“逼”他們一把吧。

未來的某一天,當他們功成名就的站在我們面前,對他們說一句:“你是我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