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濮陽市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專題報道:“春種一粒粟”第十一期——夜空中最亮的星

開 欄 的 話

春天來了。

窗外,傳來幾聲布穀鳥悅耳的鳴叫,彷彿在提醒人們春耕的開始。

若是經年,我們早已在美麗的校園,張開雙臂,熱情擁抱每一個可愛的孩子了。教室裡,書聲琅琅,歌聲悠揚,操場上,到處是風一樣奔跑的少年。

可是,這個春天,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紛紛把春光關在門外。水韻實小,校園靜默,靜默之中,一群意氣風發的耕耘者正向這裡集結。大年初一,學校進入線上教學預備模式,線上教研、網絡試播、規劃班組、建章立制,老師們要在延遲開學的曠野上耕耘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播種愛、播種責任,播種知識、敬畏與信心,種下一粒立德樹人的生命的種子,不負春光,不誤時節,惟願疫散春濃時,師生攜手,一邊播種一邊開花。

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出線上教學專題報道——春種一粒粟,講述那些耕耘者的故事。

“春種一粒粟”第十一期:耕耘者李萌


濮陽市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專題報道:“春種一粒粟”第十一期——夜空中最亮的星


當好“三個角色”

一張張清晰簡約的課件,一堂堂精心打磨的好課,一次次生動有趣的互動……超前謀劃,精準施教,同孩子進行一週的在線學習後,我真切體會到了什麼是“實小速度”和“實小溫度”!

線上的卓越,來自於老師們線下的付出。作為學生家長,更應該和老師站在一起,當好“三個角色”,做好家校共育。

一、科學安排,當好“領航員”

在線學習因為學習空間的變化,學習方式的改變,對學生和家長提出了更多挑戰。這個時候家長尤其要充當好助教的角色,協助老師,引導孩子,做好科學合理的統籌安排。

首先,要讓孩子從思想上重視。我及時告訴昕瑤,停課不停學,開學後還要做入學檢測,不能有麻痺大意的思想。

其次,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會把每天的上課內容、上課時間提前告知孩子,提醒她準備好學習用具,讓她做到心中有數。下課後及時列出作業清單,自己完成一項勾掉一項,自我評分評價,體會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第三,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在家中學習,沒有老師的陪伴,沒有鈴聲的提醒,需要孩子自己去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每天學習、遊戲時間,我都讓孩子自己說一下安排,然後和她一起商量,哪裡是合適的?哪裡是需要改進的?對她的安排提出建議,做出調整。比方說,告訴她,提高學習效率,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閱讀、運動、玩耍;如果入睡時間晚了,那麼睡前故事時間就要縮減,規律作息,珍惜利用好時間。

二、共同參與,巧變“好同桌”

在家中進行在線學習,正好給了我和昕瑤一個共同交流、共同學習的機會。我以身作則,爭取成為她的好同桌、好學伴。在老師需要爸爸媽媽一起互動時,積極地參與;在不需要爸爸媽媽出場的時候,我就在一旁安靜地閱讀,同時也關注一下孩子的聽課習慣和狀態。我還把每節課的重要知識點簡要記錄下來,在輔導她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有時候我也會假裝不懂,向她提出一些問題,讓小老師講解給我聽。我們還共同完成學習小組檢查作業的任務,尤其要感謝程建芳和陳素萍兩位老師,每次小組作業檢查完畢再逐一評價,讓家長和孩子們在互幫互評、比學趕超中加速成長。

三、心繫疫情,爭做“感恩者”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在這場特殊戰役面前,除了在線學習學科知識,我意識到不能讓昕瑤“兩耳不聞窗外事”。她雖然年齡小,宅在家,但也要把疫情當教材,把生活當課堂。我們一起線上閱讀《寫給孩子的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繪本》,及時學習了科學知識、防疫知識;找出終南山、李蘭娟院士的求學、工作經歷講給昕瑤聽,讓她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驚歎兩位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氣和國士的擔當;從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到父母被隔離、隻身在家的武漢小妹妹,從“人肉”揹回1.5萬隻口罩的15歲上海好少年再到為無數馳援武漢的白衣天使……讓昕瑤在真實生活中接受信念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做一個樂觀、感恩、擔當、勇毅的人,讓她知道宅在家是一種幸福,宅在家好好學習更是一種責任,是戰勝病毒、另一種形式的“參戰”!

感謝溫暖的水韻實小,感謝二(3)班可敬可愛的老師,在延遲開學的日子裡,把家庭變成教室,把屏幕當作黑板,孩子們得以如飢似渴地吮吸知識的甘露!期待春暖花開,一切安好之時,我們再相聚!


濮陽市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專題報道:“春種一粒粟”第十一期——夜空中最亮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