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陳愛萍、朱小苗、江利靈、張秋霞、劉玉婷,武陟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組的“五朵金花”

用鍵盤敲響最美妙的防控之音

--記武陟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組的“五朵金花”

陳愛萍、朱小苗、江利靈、張秋霞、劉玉婷,武陟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組的“五朵金花”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馮佳志 通訊員李駿鳴)

她們吹響了武陟全縣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聲哨響,拉開全員抗戰的序幕。

她們與時間賽跑,與數字為伴,用鍵盤敲響了最美妙的防控之音。

一個個方案在她們那裡制定出臺,一次次流調從她們那裡發出指令,一張張隔離人員名單從她們那裡發出。

她們就是綻放在疫情防控前線的鏗鏘玫瑰-——武陟縣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組陳愛萍、朱小苗、江利靈、張秋霞、劉玉婷。中心主任裴軍利親切的稱她們為“五朵金花”!

每天24小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密切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監測武陟全縣疫情信息,指導醫療機構規範報告,第一時間將個案信息報告縣防控指揮部,為指揮部核心提供最快速最科學的數據與信息。

組長陳愛萍,工作20餘載,2003年SARS陰霾籠罩大地,陳愛萍身懷六甲冒著危險,不畏困難衝在抗擊“非典”流行的最前線。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緊急關頭,陳愛萍再次擔起重任,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每天做好疫情監測的各項具體工作,及時將監測信息反饋給領導。另一方面強化疫情分析和研判,統籌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應對突發情況。同時還主要負責流調組四分隊的流調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防控疫情第一線,及時彙報、上下協調,信息編撰,流調追蹤、叮囑防範,衝鋒一線.....無怨無悔。

朱小苗,農曆臘月二十八,首例發熱留觀病人出現,她首當其中,不懼危險,衝鋒陷陣,深入縣醫院隔離病房,與病人零距離接觸,開展流調工作,連續兩天流調4例留觀病例,每天工作到深夜2、3點,考慮到工作量大,領導安排她之後主要負責收集各鄉鎮以及密切接觸人員報表,分類彙總後上報武陟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焦作市疾控中心。收集、整理、彙總的過程很煩瑣,她一天到晚都在電腦前守候最新數據,對有疑問的數據立即電話諮詢核實,錙銖必較。她每天以最快的速度收集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流調信息、密接人群信息,第一時間報告縣防控指揮部,截止目前篩查出密切接觸者422人,為儘早管理隔離密接人員爭取到時間,避免了疫情擴散。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每一個數據都有來源有依據,每個數字背後都有一整套資料,力爭保證數據科學真實,給研判疫情的決策者提供準確信息。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工作著、奉獻著。

江利靈,實時監測全縣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個案,指導醫療機構規範報告,一臺電腦、一部電話、一個手機,一個數字證書,就是她的武器裝備。接到醫療機構有病例報告,電話通知上級疾控中心,應急群裡一聲召喚“某醫院報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急組隊員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開展流調工作。預警信息響起,她有條不紊開始處理上報相關信息。每日關注收集國家、省、市的疫情信息,整理書寫疫情簡報,截至目前疫情監測組共撰寫上報疫情簡報33期,做好疫情研判,為領導調整作戰方案提供策略。密切關注報告病例的訂正、排除、確診,填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4小時隨時候命,始終把耐得平淡、捨得付出、默默無聞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張秋霞、劉玉婷負責各地疾控中心往來協查處置函的處理,疑似、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管理需要各地疾控中心之間相互配合、協助完成。需要外地疾控中心協助的,她倆先把患者的詳細信息記錄下來,再把密接人員信息一一統計,製作成協查函附上密接人員名單,蓋章,掃描發往外地,打電話與對方提前取得聯繫,提醒對方收函並給予協助,直到對方收到協查函給予回覆才算放心。當收到外地發來的協查函第一時間轉發給縣防控指揮部,防控指揮部按照五級防控方案對密接者進行管理,她們根據對方提供的密接人員名單一一電話聯繫溝通、追蹤、調查,書寫調查報告對來函及時回覆,及時上報,做好密切接觸者人員的管理,防止疫情擴散,截至目前共收發轉發函34份,協查密切接觸者128人。以實際行動扛起“為人民群眾築起疫情防控安全線”的使命擔當。

她們說,疫情當前,她們旁無責貸!抗疫前線,她們用行動詮釋了使命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