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總基調一年,水利行業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這些數字值得注意

2020年1月9日,全國水利工作會議開幕,會上,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作題為《堅定不移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 加快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講話。2019年是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開局之年,也是總基調接受實踐檢驗的第一年。鄂竟平指出,總基調這條路到底對不對、行不行、好不好,是部黨組最為關心的重大問題。

實踐充分證明,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方向是對的,路子是可行的,效果是明顯的,必須鞏固良好態勢,保持足夠氣勢,把握正確趨勢,堅定不移踐行。

總基調踐行一年來,水利系統的思想認識、發展方式、行業形象、工作作風發生深刻轉變,行業上下高度認同、社會各界普遍支持、人民群眾紛紛點贊。

積極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2019年有這些數字值得注意!

水利工程補短板提速提質

全年共落實水利建設資金7260億元,達歷史最高水平。度中央計劃投資完成率超過90%,充分發揮了水利建設的有效投資拉動作用。

(一)水利扶貧攻堅紮實推進

解決了10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深入實施定點扶貧“八大工程”,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超過1億元。定點扶貧縣區人均增收2719元,扶貧責任書指標任務全部超額完成。

(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進度超預期

年內批覆37項重大水利工程可研,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等23項重大水利工程順利開工建設,大藤峽工程提前35天實現大江截流,河南出山店水庫、江西廖坊灌區二期等一批工程建成併發揮效益,完成三峽升船機竣工驗收和南水北調31個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完成中小河流治理7000多公里,對77座大中型病險水庫、3511座小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

(三)農村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2019年初,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全部下達“十三五”中央剩餘補助資金76.7億元,年內又下達新增補助資金45億元。鞏固提升548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解決615萬氟超標人口飲水問題。統籌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成150處大中型灌區、455處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及2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年度目標。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100萬畝。新增年節水能力12.4億立方米。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創建173座綠色小水電示範電站。

(四)水生態治理修復初見成效

開展河北地下水回補試點,滹沱河斷流40年後重現水流,試點河段周邊地下水水位較補水未影響區域相對上升0.93米。印發實施《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採取“一減、一增”綜合措施,推進地下水超採治理。截至2019年11月底,累計向京津冀地區14條河流、7個湖泊生態補水32.12億立方米,在京津冀降水偏枯的情況下實現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南水北調受水區年壓減地下水開採量40億立方米。北京密雲水庫最大蓄水26.8億立方米,為近20年來最好水平。實現黃河連續20年不斷流,東居延海連續15年不幹涸。圓滿完成年度5.4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五)水利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印發實施《智慧水利總體方案》,啟動水利網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動(2019—2021年)。基本完成國家地下水監測、水資源監控能力、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水利安全生產監管等信息化工程建設。290個水管重要飲用水水源在線監測水質數據全部接入國控系統,270個水文測站和48個水文監測中心完成先進儀器設備更新,53條跨省江河省界監測站網建設完成。發佈2019版“全國水利一張圖”,實現與21個省級河湖長制、農村水利等系統數據聯通。

水利行業強監管有力有效

(一)監管法制體制機制加快健全

制定《水法規建設規劃(2020—2025年)》,加快《長江保護法》起草,起草《河道採砂管理條例》(送審稿)並報國務院,加大水利立法工作力度。構建“2+N”水利監督制度體系,《水利監督規定》《水利督查隊伍管理辦法》2個基礎性制度、《水利部特定飛檢工作規定》等7個專項制度辦法,以及一批重點領域監督制度印發實施。組建部本級198人的督查隊伍,流域機構組建395人的督查隊伍,省級水利部門基本上都設置了監督機構。建成“12314”監督舉報服務平臺並上線試運行。

(二)水利專項監督檢查全面鋪開

水利部全年共開展2035組次(批次)專項監督檢查,發現各類問題48145個。加強水利扶貧監督檢查,建立22個司局對22個省級水利部門的“一對一”水利扶貧工作監督機制,對64個貧困縣、186個村、1062個農戶進行明察暗訪。開展大規模農村飲水安全暗訪和靶向核查,覆蓋全國28個省份和新疆兵團3109個村、10454個用水戶和2238處工程、889個水源地。對6549座小型水庫和1092座水閘開展運行安全專項檢查。開展2輪河湖暗訪督查,覆蓋全國所有設區市的6679條河流(段)、1612個湖泊,督促推動了各級河湖長履職盡責,各地問責河湖長和有關部門責任人3961人次。完成水文測站“百站大檢查”、地下水監測井“千眼大檢查”。

(三)水資源管理和節約保護力度加大5億

啟動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首次給20個地區安排5億元節水補助資金。明確國家層面四大類147項節水標準定額體系,共編制修訂國家和省級用水定額4920項,發佈實施330項。構建節水評價制度框架,對1138項規劃和建設項目開展節水評價審查,從嚴叫停25個節水不達標項目。大力推進高校合同節水和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年平均節水率分別為21%和29%。266個縣區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8處灌區被遴選為區域水效領跑者。新啟動30條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批覆5條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新啟動8條跨省江河統一調度。選取41個重點河湖逐一確定生態流量保障目標。建立第一批2500個全國重點監管取水口名錄和臺賬。

(四)河湖和水土保持監管持續發力

印發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指導意見。全力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全國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3.4萬個。實施河湖執法三年攻堅戰,首次開展水事違法陳年積案“清零”行動,分級掛牌督辦72件重大水事違法案件,現場制止違法行為10.8萬起、立案查處違法案件2.2萬件,向公安等機關移交涉黑涉惡線索1103條,陳年積案結案率達到76.5%。印發河道採砂管理指導意見,公佈2339個重點河段和敏感水域4個責任人名單。以生態流量為切入點開展長江經濟帶水電清理整改,10省市已有75%的電站完善了洩放設施。大力推行水土保持遙感監管,覆蓋全國647萬平方公里,認定未批先建、未批先棄項目5.5萬個,查處5.2萬個,查處數量是2018年的3.9倍。首次對省級政府年度落實《全國水土保持規劃》情況進行評估,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和驗收報備數量分別較上年增長27%和33%。

(五)水利工程“重建輕管”狀況逐漸扭轉

首次安排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14.5億元。提前下達2020年中央補助資金20.08億元。扭住水費收繳這個“牛鼻子”,目前已有81%的縣制定了水價政策,81%的千人以上工程完成定價。首次安排小型水庫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14.5億元,撬動地方各級財政投入8.9億元。在150處大型灌區、160多處灌排泵站開展標準化規範化管理試點。對48家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和甲級質量檢測單位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對問題嚴重的18家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存在違法行為的9家單位給予行政處罰。

(六)三峽、南水北調大國重器綜合效益進一步發揮

三峽工程連續第10年達到175米正常蓄水位,汛期累計攔洪運用51次,枯水期為下游補水總量2665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線連續6年完成調水任務,中線不間斷安全供水1800余天,東、中線累計調水超300億立方米,水質分別穩定保持地表水Ⅲ類和Ⅱ類以上標準,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

(七)水旱災害防禦奪取全面勝利

七大流域2690座大中型水庫(湖泊)參與汛期防洪調度,攔蓄洪水1518億立方米。狠抓山洪災害防禦,向180萬名相關防汛責任人發送預警短信2195萬條,啟動預警廣播55萬次。2019年全國大中型和小(1)型水庫無一垮壩,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旱區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最大程度減輕了洪澇乾旱災害損失。

(八)水利行業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印發並跟蹤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水利工作落實方案,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批覆洮河等5項流域綜合規劃,印發珠江—西江經濟帶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徵收標準降低50%並延長至2025年底。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應用試點。穩步推進水權水價水市場改革,新增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約1.2億畝。大力提升水利科技支撐能力,啟動21個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完成現行854項水利標準評估,新發布標準33項,推廣轉化113項先進實用技術。印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水利合作規劃,成功舉辦首次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等13次多雙邊高層交流會議,穩步開展跨界河流合作。建成“1+2+3+N”(1個辦法、2個措施、3個細則、N個專項督查督辦制度)的政務督辦制度體系。

從嚴管黨治黨不斷引向深入

(一)黨的政治建設全面加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制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辦理和督辦辦法(試行)》,開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情況“回頭看”。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針對巡視指出的35個問題分解制定91項整改措施,50項年度整改任務全部完成,41項長期整改任務進展順利。

(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現預期目標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派出12個指導組督促指導,部屬58家單位共計28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4.5萬多名黨員參加主題教育。部黨組針對檢視出的6個方面問題明確了35項具體整改措施,圍繞8個方面專項整治制定了23項細化任務,部機關司局和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檢視問題1400多個,班子成員檢視問題4000多個。

(三)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取得階段性成果

部黨組採取“四上四下”方式深入查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體表現,部機關司局和直屬單位共認領查出問題3233條次,擬重點解決的問題108個,制定整改措施2134條次。認真落實中央解決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有關要求,制定13條貫徹落實具體措施。

(四)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化

部黨組先後3輪對11家部屬單位開展巡視監督,共發現各類問題177個,提出整改意見63條,對31名司局級幹部進行問責。從嚴監督執紀問責,共立案17件,按程序給予17名司局級幹部黨紀政務處分。

(五)基層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全面啟動支部達標和先鋒創建工作。印發《新時代水利人才發展創新行動方案(2019—2021年)》,實施“1121”人才創新計劃。利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首批40名水利高層次人才出國研修訪學。全年共有24人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大力實施《貧困地區水利人才隊伍建設幫扶方案》,全年共培訓貧困地區幹部4600餘名,部黨組選派21名幹部到基層掛職扶貧。

(六)新時代水利精神得到大力弘揚

正式公佈“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得到水利系統幹部職工的廣泛認知認同。

遴選出大禹等12位“歷史治水名人”,選樹鄭守仁等12位“最美水利人”,組織開展向“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餘元君同志學習活動。2個灌溉工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