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花一两万买个苹果笔记本就是为了去星巴克?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为什么在星巴克的人都喜欢用MacBook


我第一次受邀参加互联网行业的线下活动,是2015年5月,北京。签到表上被列为"自媒体"。在活动现场我发现所有人桌面上都放着一台MacBook,其中不少的主人还是靓女。当时还没有加入苹果阵营的我,拿出ThinkPad小黑显得非常不合群。我想,或许是主办方或者公关公司的员工统一配的本。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随着后来参加更多活动,我发现,这些MacBook的所有者都是科技媒体的记者,或者自媒体。很难发现有人用MacBook之外的笔记本。2016,我放弃了ThinkPad,拥有了一台三手的Mac,办公室的台式机很少再有被打开的时候,现在我更加明白为什么科技记者更乐于使用Mac。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科技媒体记者最多的工作是与文字打交道,特别是原创内容。偶尔需要配一下图片,复杂的图片编辑有后台美工或者编辑帮忙。不少科技媒体记者都是浏览器+Pages(Word),再加上Email客户端、网页版微信或者QQ等沟通工具就够了。

Mac OS简洁,不同窗口任务互不干扰,如无必要用户可沉浸在一个任务中,比如进行长时间码字。Windows则不断有弹窗之类的干扰,除了沉浸式的体验之外,MacBook手感更好、散热更优,可以躺着、坐着多种形式工作,另外它的键盘敲击感、Retina屏幕视觉效果都远胜过其他笔记本。因此,MacBook非常适合文字工作者的工具。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2、不需要操心维护

MacBook很少给你维护的机会,不需要清理、不需要重装、很少弹出错误窗口,一般不需用户接触注册表这些复杂的东西。从第一次启用后你只负责使用它就可以了。虽然文件管理并没有Windows这么方便,不过这对于科技媒体记者而言,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需要维护的文件相对简单。科技媒体记者文科生较多,他(她)们没有精力也不擅长去折腾系统、设备,时间对TA们太宝贵了。


3、随时随地待命

MacBook可以一直不用关机,合上笔记本自动休眠,打开盖子就立马进入工作状态。Windows笔记本虽然也支持这些功能,但设置繁琐而且很多时候还不生效。就算关机,重新打开它也可以非常聪明地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比如该打开的文件还是给你打开,很少会把你东西弄丢。还有,它的续航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笔记本,可以与上网本媲美,近10个小时的续航,让它更受科技媒体记者信赖。最后,它轻巧便携,MacBook Air 11寸续航12小时,1.08千克。随时随地代码,让TA们可以在机场、在飞机上、在饭桌上、在活动现场、在床头,甚至在路边,一切可能的地方打开MacBook,随时进入工作状态。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科技媒体工作内容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还有,大佬们启动机关枪模式狂喷时,可不会等你开电脑。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4、绝对绝对安全

就像iPhone一样,Mac无需担心木马或者病毒广告这些Windows的顽疾问题。这与它基于Unix有关,也与苹果封闭的应用授权体系有关。总之,Mac不需要安全软件,它绝对安全。因此,科技媒体记者无需担心会有内容泄密,或者因为病毒等原因损坏文件。如果一个科技媒体记者有灵感时码的一堆文字弄丢了,TA们往往会悲痛欲绝。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Windows让人崩溃的弹窗广告


5、自身和媒体形象

不论是自媒体还是科技媒体记者,TA们总有机会采访企业高管,与李彦宏聊天,向马化腾提问。在被访者眼里,用MacBook和ThinkPad会有不同的形象。不少企业家本身就是果粉,开着MacBook与之聊天,对方可能更有共鸣。如果对方不是果粉,对MacBook应该也不会不喜欢。如果开着一个风扇呼呼吹着、键盘和缝隙布满灰尘的笔记本,恐怕不会有太好效果。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6、不拉低活动逼格

科技媒体记者许多时候是参加“高大上”的活动,不论是苹果新品发布会还是专访群访环节还是一些行业交流论坛,记者都可能成为画中人,图片最终会成为活动宣传的一部分。MacBook相对而言更加有逼格——同等配置它贵出一截,不是性价比最高却是最有逼格的产品,这是事实。倘若你拿着一台神州或者Lenovo进到现场,对整体活动逼格可能会造成减分项。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7、从众的心理

如果大多数同行都使用MacBook,拿着一台小黑出场的压力会更大。这种压力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但它确实存在。如果大家都用MacBook,很多时候会很方便,在出差、在活动现场,需要借用充电器的时候,更能体会这个好处。MacBook Pro、Air等不同型号的产品虽然适配器有差异,但还是可以勉强共用的。


8、科技媒体文化

科技媒体做的事情是传递科技的价值,它们关注产品动态,关注Apple等明星公司,关注新品发布会,科技媒体人在一起的交流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科技相关,很多时候都会聊产品,总之这个行业也有着自己的行业文化,比如有轻度的极客精神,有一定的发烧友情结,热衷于好的产品大过性价比,尊重伟大的公司,等等。MacBook现象或许体现了这样一种文化。


9、飞来的幸福

MacBook是好产品,但它相对其他笔记本电脑而言,单位计算能力的成本更加昂贵。科技媒体并不是一个土豪的行业,科技媒体记者的平均收入距离程序员还有不少差距。不过,科技媒体记者往往会有飞来的幸福,比如企业年会抽奖、各种活动抽奖,记者们都有机会参加。不管哪里的抽奖,MacBook比其他笔记本出现的几率大许多,因此自然也有科技媒体记者的MacBook是属于“飞来的幸福”了。不过,我接触的不少人都是自费购买MacBook,哪怕用年终奖都觉得心满意足,算是对自己辛苦码字的犒赏。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10、完善的苹果系统生态。

如果你身上的手机等设备凑成全家桶, 当你有一套完整的苹果设备 可以通过iCloud的服务 你的相册可在所绑定的iCloud的设备上随时观看你的照片、当你在手机上登录一个网站发现屏幕小 你可以打开你的iPad或者Mac 你的Safari上已经同步了你的网站。 如果下班后你老板突然问你要一份报告, 但是你已经在回家的公车上 。 这时你可以打开你的iPhone查找你在Mac存储的文件的文件名 进去下载发送即可。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这是我的Mac,用上Mac以后再也不想回到Windows。


一两万多买个Macbook就是为了去星巴克装X?


不只是科技媒体行业,在设计行业、创意行业以及程序员群体中,Mac都是一种现象,只不过不一定是Mac Book,还有台式大屏幕的Mac Pr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