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安家北海,這五大因素成為買房新標準

今年春節,全國人民都處於閉關的狀態,除了口罩,房產證竟然也成了“護身符”。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不會被剝奪回家的權利,可以比較自由地出入小區,享受物業的關懷與保護,開開心心地在家旅遊,盡情地做涼皮、做蛋糕、做焦糖奶茶……


疫情結束後一定要買套房,成了眾多租戶的心聲。
一直以來,北海被譽為“天然氧吧”,一座可以洗肺的城市!水質為國家一級標準,空氣的清新度可謂全國之最。來北海買房定居,成為越來越多外地朋友的選擇。

疫情過後安家北海,這五大因素成為買房新標準


那麼對於首次置業的購房者,疫情之後,在北海應該怎麼選房呢?
一、跟著品牌走
疫情之下,工地無法施工、售樓處無法開放,沒有進賬,只有支出,在經營成本和貸款壓力之下,資金鍊薄弱的小房企很容易倒閉。如果還是未交房的房子,就很容易遇到開發商跑路、交房遙遙無期的危險。
所以在特殊時刻,買房選擇品牌開發商會讓人放心許多。一方面,大品牌開發商擁有更雄厚的資金實力,抗壓抗風險能力遠大於一般的小房企,不會出現倒閉、爛尾的情況;另一方面,大品牌的服務品質也遠高於小品牌,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大品牌在社區清潔消毒、人員進出管控等防疫措施上,做得更完善到位,更好地協助業主共同抗疫,守護健康。
已經進駐北海的全國品牌房企有恆大、碧桂園、新城控股、北投、雅居樂等,廣西本土知名房企有彰泰、榮和、雲星、嘉和等,北海本地實力房企有越亞地產、天隆地產等。
二、周邊有商超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地段的重要性。我們非常羨慕那些住在城市核心區域旁以及大型商業、商超綜合體旁的人,因為他們可以最大程度地縮短交通路徑,減少與汙染源的接觸頻率,從而降低被感染的機率。

疫情過後安家北海,這五大因素成為買房新標準


另外,在此區域進行產品配送的成本較低,業主如果不想出門買菜,在APP上下單就可以享受送貨上門服務,從而實現零感染機率。如果可以的話,儘量買一套離買菜APP配送範圍近的房子,這樣就不會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煩惱。
新力、和安、大潤發、萬達、沃爾瑪、寧春城、吾悅廣場,一個個商圈,圈起了北海的璀璨與繁華,讓生活在這些商圈裡的人,隨時暢享繽紛多彩的生活,滿足休閒、娛樂、購物等生活所需。


三、選擇容積率低的小區
我們都知道,新型肺炎此類的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飛沫與接觸傳播,身處聚集的人群中,更容易感染上病毒。
所以,樓間距過近、樓層過高、樓房過多的小區儘量不要買,一旦有疫情或者險情時,住這樣的房子風險最大。疫情過後,容積率低的房子肯定會更受歡迎,不只是生活品質高,舒適度和安全性也越好。
別墅的容積率低,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但又不能不買房,所以只能買高層。同樣是高層,同樣價格的房子,我們也要貨比三家,堅決選容積率低的。

疫情過後安家北海,這五大因素成為買房新標準

有人說,每降低0.1的容積率,帶來的改變可能是:綠地率增加1%,樓間距增加2米,日照增加15分鐘,被鄰居吵到的機會減少20%,小區增加100棵樹......低容積率意味著高綠化率,視野開闊,陽光充足;意味著居住密度小,與少數人為鄰,出入見禮序;意味著不再有推窗相望的尷尬,用空間尊重每個家庭的風格。
四、物業很重要
我們平時購房時,各種衡量房屋價值的因素中,物業只是其中輔助的一項。大多數購房者可能更在意的還是物業費貴不貴。可就是在這種特殊時期,疫情反而成了最硬核的試金石,好的物業能救命!


有的小區物業“戒備森嚴”、嚴查進出人員、公共區域高頻消毒、貼心為業主購買菜品等,為防疫做最大的貢獻,給業主滿滿的安全感;而有的小區物管不嚴,人車篩查不緊,電梯間清潔消毒不到位,業主擔驚受怕。

疫情過後安家北海,這五大因素成為買房新標準


好的物管公司不論是響應時間、應對措施還是管理水平都能給業主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五、戶型和朝向是關鍵


這次全民禁足憋在家的經歷,改變了很多人的買房觀念,勤洗手,多通風,原來真的不是空話。有光線進入,陽光可以滅菌;而通風,則能保證屋內、屋外空氣的有效流通,居住更加舒適健康。
房子的面積大小看購房者經濟能力量力而行,但是採光通風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這就要求購房者在朝向和戶型上要有所考量。
朝向上,坐北朝南是自古以來家居的標準方位。尤其是客廳、臥室的朝向最重要,要以能接受光線直接射入為宜,以向南或偏南方為佳。
戶型上,儘量選擇南北通透的房子。南北通透的戶型,室內採光效果好,即使是陰天屋內也不會過暗;通風效果好,空氣形成對流快,有利於促進室內空氣循環,保持乾燥。

疫情過後安家北海,這五大因素成為買房新標準

相信經此一“疫”,大家對“好房子”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如果買房,請記得綜合對比樓盤的品牌、地段、容積率、物業、戶型再下手!


希望每個在北海奮鬥的人,終會買到一套溫暖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