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武漢樓市?浮雲:仍是“內陸城市天花板”,將迎大利好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疫情阻擊戰中,全國各地展現出了風格各異的城市性格,與高下不同的公共服務水平。

那麼,這些公眾記憶是否會延續到疫情結束,對各城市吸引力產生影響,甚至帶來新一輪的洗牌呢?

哪些地區將孕育樓市黑馬?哪些城市又將逆風前行?

本期我們將聚焦:疫情對中國樓市的城市格局,將帶來何種深遠影響?

武漢仍將是“內陸城市天花板”

首當其衝,武漢樓市受疫情的影響最大。

重慶知名房地產評論者浮雲分析稱,武漢作為中部地區的頭部城市,擁有頂尖級的配套資源,備受中部地區投資者的關注。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武漢的樓市一直處在下行通道中,但是總體穩定。

疫情爆發後,武漢的樓市首當其衝地受到了影響。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因為武漢受到本次疫情打擊最大;另一方面,武漢也是一個返鄉置業市場的重點城市。這次疫情爆發,讓湖北地區返鄉的路不太順,房產交易受到很大影響。

但是,疫情並不會影響武漢作為內陸城市天花板的地位。

如果武漢近半年受疫情影響,房價失掉內陸榜首的位置,那麼也就意味著,低價購入的機會來了。畢竟,武漢依舊是內陸教育、醫療、交通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剛剛開完軍運會的它煥然一新,城市面貌不斷好轉!

而且,在疫情之後,由於中央會對“重災城市”進行扶持,因此,武漢也將迎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全力支持武漢城市經濟的復甦——這將涉及到武漢的各行各業。這是中國國情決定的,以前的“唐山”、“汶川”都有過這種經歷。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武漢樓市將迎來一個值得期待的機會。

疫後的一二線樓市:“一個季度到半年後迴歸正軌”

那麼,疫情會對其他一二線城市帶來何種影響?

浮雲認為,湖北以外省市受疫情影響有限。

一線城市本身底子厚,藉助於國家解封禁令後的政策扶持,預計一線城市將在一個季度左右後迴歸正常軌跡。而二線城市也將在半年左右後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發展速度。

因此,對於一線城市的樓市,浮雲指出,我們可以等到5月份左右再觀察:市場交易量是否恢復到了疫情前的交易量,到時候再決定是否入手,豈非更好?而二線城市可以等到第三季度再做決定。

一二線在復甦的這段時間內,我們要觀察各地政府是否會出手“救市”,之前的限購、限價、限售是否會解除。

在政策放鬆之後,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作出投資建議。

疫後的三四線樓市:“內陸三四線將迎滑鐵盧”

那麼,三四線城市的樓市行情又將迎來什麼變化呢?

浮雲認為,需要將三四線城市分為兩類:一類是沿海城市群中的三四線城市;一類是內陸三四線城市。

前者的樓市今年大概率會和它所在的城市群中心城市共進退;而後者可能將迎來滑鐵盧。因為,內陸三四線城市依靠返鄉置業潮拉動樓市行情的夢想,在今年疫情期間,已經徹底破滅了。

因此今年三四線城市的本土小開發商也將迎來“非常艱難的時期”,預計在一年內都不容樂觀。

四大城市群何處去?浮雲作出預測

浮雲還對幾大重點城市群的樓市走向進行了預測。

今年國家經濟四普數據出爐後,國內各大城市進行了新一輪洗牌。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就是天津市被擠出了近5000億的水分。過去內陸人均GDP第一城的天津很是失意,漸而也將影響京津冀城市群的樓市。環渤海樓市的投資者將會重新審視這一區域未來發展的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半島城市群中的幾個重點城市情況和天津類似,今年投資也應儘量避開這幾座城市。

各大城市群中,今年最有希望率先走出市場低迷行情的,應該是珠三角城市群。

去年底,一線城市深圳已經走出一波令人矚目的獨立行情,廣州去年底雖然在下行,但也是率先受到深圳影響的城市。所以,超一線城市中房價最低的廣州,今年上半年有機會成為繼深圳後第二個走出樓市下行通道的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在疫後總體應該以穩為主。去年有長三角蘇州黑馬誕生,今年應該也會出現一匹黑馬,但究竟是誰?我們拭目以待。

成渝城市群現在是國家戰略上最重要的一個城市群之一,利好政策非常之多,基本已經坐實中國城市群第四極。由於成渝城市群內部成都、重慶兩座城市的房價基數不高,所以過去一年下行壓力不大。今年成渝雙城總體預計依舊以穩為主,疫情後將會迎來一個遲到的“晚春”季節性行情

疫情重創武漢樓市?浮雲:仍是“內陸城市天花板”,將迎大利好

以上為《春風化“疫” | 房產眾聲 幸福同行》欄目的系列文章。

由幸福裡主辦、並聯合“中房經聯”、頭條房產、抖音房產協辦的《春風化“疫” | 房產眾聲 幸福同行》欄目,匯聚了房產業內資深人士、行業大咖、一線從業者、購房者等群體。

我們旨在藉助房產各界人群的眼睛,呈現疫情之下的中國房地產全貌 。

通過他們的聲音,道出疫情過後的中國房地產去脈。

點擊以下鏈接,輕鬆查看本欄目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