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2020年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公開明確有十大類醫療設備為疫情急需:

  “醫療設備方面,有十大類醫療設備前方急需,因為重症病人比較多,包括負壓救護車、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各種測溫儀,都基本滿足了一線的急需。像呼吸機、監護儀運抵武漢超過1萬多臺,手持測溫儀達到了將近14萬臺等,這些對前方醫療治療救治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中國網 楊佳 攝)

  再結合2月14日,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發布的《關於推薦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的通知》,以及公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目錄(第一批)》。可以發現目前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包括:負壓救護車、呼吸機、監護儀、測溫儀、除顫儀、輸液泵、數字X射線DR、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超聲儀、X射線CT等。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目錄(部分)

  1、負壓救護車

  負壓救護車主要用於危重病人和傳染病等特殊疾病的搶救。

  其最大的特點是負壓。所謂負壓,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所以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而且負壓還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等特殊疾病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

  根據國家衛生部的要求,負壓救護車每小時換氣為20次,負壓值-10Pa至-38Pa之間,過濾分離率達99.9%。

  一般情況下,車上還配備了呼吸機、除顫儀、心電監護儀等全套搶救設備,安裝了紫外線消毒燈、中心供氧接口等。在這樣的條件下,清創縫合手術和心肺復甦等搶救都可以在救護車上進行,這在普通救護車上是難以想象的。

  目前國內多家廠商正努力生產負壓救護車,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2月8日,唐山亞特生產的多輛負壓救護車已開赴各地戰“疫”一線;2020年2月16日,上汽大通從除夕夜接到生產任務後,連續加班生產負壓救護車,已有104輛負壓救護車交付湖北抗疫一線使用。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2、監護儀

  監護儀是一種以測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參數,並可與已知設定值進行比較,如果出現超標可發出警報的裝置或系統。

  監護儀它必須24小時連續監護病人的生理參數(包括心電、呼吸、無創血壓、血氧飽和度、脈搏、體溫等參數)檢出變化趨勢,指出臨危情況,供醫生應急處理和進行治療的依據,使併發症減到最少達到緩解並消除病情的目的。監護儀的用途除測量和監護生理參數外,還包括監視和處理用藥及手術前後的狀況。

  根據結構,監護儀可分為四類:便攜式監護儀、插件式監護儀、遙測監護儀、HOLTER(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電監護儀。

  3、呼吸機

  呼吸機是一種能夠起到預防和治療呼吸衰竭,減少併發症,挽救及延長病人生命的至關重要的醫療設備。

  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術期間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療和急救復甦中,在現代醫學領域內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呼吸機可分為有創呼吸機和無創呼吸機。兩者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但針對適用的患者不同。

  使用無創呼吸機,主要是通過面罩以及管道連接在呼吸機上,從而給患者送氣,一般對人體沒有創傷,主要針對的是清醒的,具有自主呼吸功能的吸衰竭患者。

  而有創呼吸機,通常會對人體氣道造成一定的損傷,主要是通過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然後通過管道連接在呼吸機上,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主要針對的患者是昏迷的,無自主呼吸或不能耐受無創呼吸機的患者。

  歸納起來講,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使用無創呼吸機對患者氣道沒有損傷,而使用有創呼吸機,會對患者的氣道造成一定損傷;二是兩者所使用的患者不同,也就是適應症不同。

  4、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俗稱“葉克膜”、“人工肺”,是一種醫療急救技術設備,主要用於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

  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本質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別起人工肺和人工心臟的作用。ECMO運轉時,血液從靜脈引出,通過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經過氣體交換的血,在泵的推動下可回到靜脈,也可回到動脈。

  ECMO的基本結構:血管內插管、連接管、動力泵(人工心臟)、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監測系統。臨床上常將可拋棄部分組成套包,不可拋棄部分綁定存放,並設計為可移動,提高應急能力。

  ECMO可以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症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是目前針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5、除顫儀

  除顫儀是利用較強的脈衝電流通過心臟來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復竇性心律的一種醫療器械,是手術室必備的急救設備。對於進行心肺復甦,除顫是很重要的步驟之一。

  除顫儀主要由監護部分、電覆律機、電極板、電池等部分構成。電覆律機也稱除顫器,是實施電覆律術的主體設備。配有電極板,大多有大小兩對,大的適用於成人,小的適用兒童???。

  除顫儀的工作原理是:除顫器通過發出瞬時高能脈衝,一般持續時間是4~10ms,電能在40~400J(焦耳),完成電擊復律,即除顫。當患者發生嚴重快速心律失常時,如心房撲動、心房纖顫、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動力障礙。尤其當患者出現心室顫動時,由於心室無整體收縮能力,心臟射血和血液循環終止,如不及時搶救,常造成患者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而死亡。如採用除顫器,控制一定能量的電流通過心臟,能消除某些心律失常,可使心律恢復正常,從而使上述心臟疾病患者得到搶救和治療?。

  6、輸液泵

  輸液泵是一種能夠準確控制輸液滴數或輸液流速,保證藥物能夠速度均勻,藥量準確並且安全地進入病人體內發揮作用的一種儀器,同時是一種智能化的輸液裝置,輸液速度不受人體背壓和操作者影響,輸注準確可靠,有助於降低臨床護理工作強度,提高輸注的準確性、安全性以及護理質量。

  輸液泵的產品型號多樣,性能各異。按其工作特點可分為蠕動控制式輸液泵,定容控制式輸液泵及針筒微量注射式輸液泵三類。

  輸液泵通常是機械或電子的控制裝置,它通過作用於輸液導管達到控制輸液速度的目的。常用於需要嚴格控制輸液量和藥量的情況,如在應用升壓藥物,抗心律失常藥藥物,嬰幼兒靜脈輸液或靜脈麻醉時。

  7、醫用超聲儀

  醫用超聲儀器是根據超聲波原理研製的應用於醫療衛生領域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醫療器械。

  超聲波是指頻率高於20000赫茲,人類無法聽到的聲波,它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的特點。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兆赫茲~5兆赫茲。醫學超聲波檢查的工作原理與聲納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將超聲波發射到人體內,當它在體內遇到界面時會發生反射及折射,並且在人體組織中可能被吸收而衰減。因為人體各種組織的形態與結構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與折射以及吸收超聲波的程度也就不同,醫生正是通過儀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線,或影像的特徵來辨別它們。此外再結合解剖學知識、正常與病理的改變,便可診斷所檢查的器官是否正常。

  臨床所用的超聲儀器主要分為診斷和治療兩大類,其中醫學超聲診斷儀器種類多應用廣,是醫院臨床不可缺少的重要醫學設備。在此次疫情中,超聲掃描儀和便攜式床旁超聲儀尤為急需。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8、數字X射線DR

  數字X射線DR是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與X射線放射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先進的X線攝影技術,它在原有的診斷X線機直接膠片成像的基礎上,通過A/D轉換和D/A轉換,進行實時圖像數字處理,進而使圖像實現了數字化。

  數字X射線DR具有圖像質量清晰、成像速度快,以及輻射量小於傳統X射線機等優點。它的出現徹底實現了醫用X光攝影的直接數字化,成為現代放射醫學的主流數字化設備。

  常用於放射科對於不同體型、不同部位、不同年齡的病患者進行身體各部位的攝影。

  9、X射線CT

  X射線CT即X射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

  X射線CT設備主要分為三部分:掃描部分、計算機系統和圖像顯示和存儲系統。

  掃描部分由X線管、探測器和掃描架組成;計算機系統,將掃描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貯存運算;圖像顯示和存儲系統,將經計算機處理、重建的圖像顯示在電視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機或激光照相機將圖像攝下。

  X射線CT由於掃描時間短,可避免運動產生的偽影,例如,呼吸運動的干擾,可提高圖像質量;層面是連續的,所以不致於漏掉病變,而且可行三維重建,注射造影劑作血管造影可得CT血管造影。

工信部:十大疫情急需的醫療設備

  10、各種測溫儀

  測溫儀,是溫度計的一種,用紅外線傳輸數字的原理來感應物體表面溫度,操作方便,用得比較多的是紅外測溫儀。

  發燒是此次疫情病患的明顯特徵之一,因此,體溫篩查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關口,人體紅外測溫儀作為體溫快速檢測設備被廣泛運用,在公眾場所對疑似患者甄別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外,在病人治療過程中,體溫測量也非常重要。

  測溫儀可分成兩大類:接觸式測溫計和非接觸式測溫計。一般情況下,接觸式測溫計精度高於非接觸式測溫計。但非接觸式測溫儀基於便攜快速的優點,在疫情中被廣泛使用。

  非接觸式測溫又可分為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和紅外篩檢儀等。他們的精準度排序是: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