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今天瀘州範圍內的四縣三區因為城建管理的逐步完善化,綠化和公園普及率相當高了,那麼你知道瀘州的第一個公園是哪個嗎?如果你回答忠山公園,那就大錯特錯了。雖然忠山公園在過去四十年一直佔據著瀘州公園排行榜的老牌王者地位,但是它並不是瀘州第一個公園。

真正的瀘州第一個人民公園在現在的城中心,它的名字叫中城公園,瀘州方言跟所謂的普通話區別很多,其中很多說話語序的方式就不一樣,比如普通話說“真正”,瀘州話“正真”,這個“中城”其實就是“城中”的意思,即城市中心的公園。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直到今天水井溝都是瀘州的中心位置,當然我們是從老城區來看的,圍繞中心半島,江陽區城西擴充野心勃勃,但是請不要忽略了老城區人,雖然有一部分已經年邁,有一部分早就搬遷,還有像沽酒客這樣積極向上,不屈服於命運的好青年(哈哈,插點閒話,我在給老城區的八零后土生土長的一輩瀘州人,發出吶喊,做人雖然要謙虛,但是也不要默默無聞啊,我們這幫的人其實很有想法和幹勁,還據說吃苦耐勞,不懼艱險,剛毅耿直的老瀘州遺風)。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說會這個中城公園,我們先看看官方的表述,它位於城中現鐘樓西側、摩爾超市(原韓家凹青少年宮)後、上水井溝老郵電局後(含原川南人民圖書館、今瀘州市文聯辦公樓)、京都酒店(原瀘州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主樓)正前方一大片約9000平方米的公園。始建於明洪武4年(公元1370年),系明代瀘州知州陳謙知瀘時所創建,當時的州署就置之於此。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清康熙19年(1680),吳三桂軍焚燒州署;四年後知州陳五典於故址重建;民國2年(1913)改為瀘縣公署;民國18年(1929)縣署遷鐘樓對面原警官學院處並改稱縣政府。同年由李樾森籌備、唐英主持、縣市政工程局實施就老縣署址改建成中城公園,次年竣工開放,內設縣民眾教育館、大眾茶園、餐廳、球場、涼亭、假山、水池、花壇等;並設管理處,聘園藝師專人管理。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民國37年(1948)3月29日,園內"佘英、黃方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碑上多題詞,如熊克武詩云:義師不逞兮,君喪其元。沙場喋血兮,我愧生還。豐碑矗立兮,高聳雲端。民族之光兮,於斯萬年。

好了現在我來告訴你八零後的瀘州人眼裡的中城公園,其實在我們那哪個年代,統一叫它文化宮,因為當時瀘州青少年文化宮就在這裡,青少年宮始建於1983年,佔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於1984年建成並開始辦學,開設唱歌、跳舞、書畫三個項目,年培訓量幾百人,至九十年代末已發展至航模、計算機、寫作、外語、音樂、舞蹈、書法、美術等多個項目。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不過在沽酒客哪個年代,也不清楚青少年宮是不收費的,家裡沒有意思要培養你什麼其他才藝,讀書就讀書,放學做完作業就耍吧,比起今天的孩子學這學那,好像不一樣。我也不是很清楚,是那個時候我們幸福呢?還是今天的孩子更幸運。總覺得現在比我們以前好些吧。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在那個時候就培養孩子,但是那個時候青少宮到底怎麼去,我不得而知,不像今天有公眾號,可以去報名參與,反正今天少年宮的培訓是免費的,是公益單位,當時也應該是啊,但是為什我們那個時候近在咫尺,也沒有去報名學習呢?而為什麼有一些人家長又帶去學習了呢?他們的信息來源在哪裡,這些人的背景是什麼?我不是在翻舊賬,只是想了解一下,家庭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意識到底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八零後小夥伴,有過當年去學校培訓經歷的來說一說,當初怎麼就去學習第二課堂了呢?而週日不選擇去玩。你們現在是不是功成名就,有車有房,妻妾成群呢?哎,可憐的孩子們,如果是真的,那麼那個時候你們就拉開了距離了?

有文化宮就有圖書館,這裡的瀘州市圖書館建於1951年,原為川南人民圖書館。1953年四川省並省後,改名為瀘州圖書館,同年7月更名為瀘州市圖書館。1960年宜賓、瀘州兩地區合併後降為縣級市圖書館。1983年瀘州市升格為省轄市,瀘州市圖書館也隨之升為地級市圖書館。

瀘州市圖書館現擁有藏書70萬冊,有古籍10餘萬冊,其中省外方誌290冊,四川省各州縣方誌748冊。收藏有地方文獻2萬冊;抗戰版圖書2210冊。珍藏有《古詩源》、《山堂肆考》等明、清珍善本3300冊;朱德早期在瀘藏書1607冊;發掘出《江陽唱和集》、《大竹縣誌》和孫中山先生所著《社會主義精義》等孤本圖書。不過現在圖書館已經搬遷到大山坪警校對面很久了。

瀘州第一個公園:中城公園,八零後的文化宮記憶

雖然後來中城公園拆了以後,川南圖書館的舊址最終得到保留,但是其他古蹟已經蕩然無存,給了某商場升級的機會,卻把歷史沉澱清除得乾乾淨淨。以前這裡的大榕樹看不見了,這裡的花鳥市場沒有了,這裡老式茶座沒有了。老瀘州遺蹟本該被留存的地方完全沒有了。

當然沒有什麼,留不住的證明它沒有福氣,但是你可以記住它,可以寫下來,當年九十年代末,文化宮和中城公園已經成了人民娛樂的場所,因為錄像廳的流行,也成了很多瀘州人的性啟蒙的之地,特別是一些七零後和八零後的老城區娃兒,估計沒少去看那些歪錄像,你們各人應該清楚。

時過境遷,現在就只有川南圖書館還在那裡,佘英、黃方的紀念碑都拆遷到忠山公園了。而傳說中的大慈路中山紀念堂和中山的塑像,估計就更沒有影子了。

對於中城公園這一帶,我不知道各位是什麼記憶,我記得的就是茶座、錄像廳,檯球室、花鳥魚蟲市場和當時任天堂的遊戲機路邊擺了一排,現在可惜一張九十年代的照片都難以找到。如果看到該文有照片麻煩留個圖片念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