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從這些新變化中我看到影院發展的未來

2020庚子年春節,武漢封城、全國抗“疫”,肆虐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對實體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商場停業、中小企業倒閉的聲音不絕於耳。以線下業務為主餐飲、旅遊等行業的損失基本上以百億、千億計。但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疫情在衝擊線下實體行業的同時,也加速催生了許多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而作為商業模式變遷的推手,科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精準畫像

對於疫情的防控來說,快速找出感染者以及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有利於及時阻止疫情蔓延,因此,掌握人員流動的數據十分重要。而利用大數據能有效實現這一點。

不瞞你說,從這些新變化中我看到影院發展的未來

比如,電信運營商就提供了位置移動監測服務,利用大數據畫像對潛在疫情風險進行定位,利用漫遊數據,結合身份號碼實名制等認證信息,可對疫區人員進行追蹤和防控。據悉,中國聯通組建起覆蓋全集團的百餘人大數據聯合團隊,已向31省份通管局、衛健委累計提供數據報告150多份。

2、“無接觸配送”物流新業態出現

2月6日,在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上,一臺京東物流無人配送機器人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沿途靈巧地躲避著車輛和行人,最後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這是疫情爆發後武漢智能配送的第一單。無人配送機器人投入運營,既能保障緊急物資的及時配送,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接觸感染。

不瞞你說,從這些新變化中我看到影院發展的未來

美團、阿里也先後開通了“無接觸配送”,減少配送員與用戶的直接接觸,智能物流機器人實現末端配送環節,從“人上門”轉向“貨上門”的無人配送模式。滿足了人們日常購物需求。

隨著5G商用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無人智能配送將不斷成熟。

3、線上業態迎來發展良機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線上復工,線上辦公需求越來越大,曾作為辦公輔助工具的釘釘、微信群、QQ群等線上辦公軟件成了主角。阿里釘釘數據顯示,2月3日全國上千萬家企業、近兩億人在家辦公,當日早上9點,釘釘視頻會議功能迎來歷史流量高峰。華為雲WeLink數據顯示,2月2日當天有1.5萬企業新開通使用華為雲WeLink,每天新開通企業數平均增長50%,當日會議總數上漲到了8萬次。

不溫不火的線上教育也開始火爆起來,據悉,國內某英語培訓機構適時推出了一些線上教學項目,簽單率甚至遠高於平時。此外,線上醫療、線上首映等也在各自行業裡尋求突破。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說明,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機器、5G等高新技術與產品具有適用各行各業的特點。新技術不僅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支撐,帶來了新的希望。也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對重塑一個行業起到的巨大作用。

因此,小編認為,通過這些變化影院行業應該:

一、更重視這些新技術

首先,按照達爾文《物種起源》中“適者生存”的思想,體量大、實力強的物種並不一定能活下來,能保持物種延續的,必然是那些能對環境變化快速做出反應的物種。在電影放映領域,相對於流媒體、短視頻,影院目前確實有不可撼動的優勢,但這些優勢不應該成為影院越來越保守的倚仗。如今,無論是技術的發展還是市場的需求,都要求影院行業適時作出改變。

其次,新技術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在17年的非典肆虐時期,我們沒有大數據技術用於篩尋找、排查感染者,沒有機器人配送藥物,全靠醫生護士和民眾的付出。但今天,我們卻可以依靠這些新技術高效完美地完成任務。影院行業,也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高效、精確地完成用戶畫像、節約成本、增加收益......

不瞞你說,從這些新變化中我看到影院發展的未來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二、探索這些技術運用到影院行業的可能

前文提到,大數據、5G等高新技術是具有普適性特點的技術,它可以在零售、旅遊、醫療的等行業開花結果,同樣也可以運用到影院的日常經營和管理中,改善、提高影院經營管理的效率。比如:

1、利用大數據做決策

大數據在支持藥物研發、疫情排查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憑藉一個健康碼,就可以掌握民眾的健康信息,只需要輸入某個車次,就能在幾秒鐘內排查出這列車上是否有感染者。在獲得用戶數據的同時大大節省了人力。

影院行業完全可以通過與互聯網科技公司合作、局部區域影院聯合共享數據資源等方式建立屬於自己的數據庫。如果能利用大數據對對觀眾進行用戶畫像,將給影院建設和運營帶來很大的好處。比如幫影院作精準營銷(精準內容推送、影片觀眾匹配、排片、向定位受眾發起組織活動等)。

當然,搭建影院自有數據庫需要一個漫長過程,也不可能依靠某家影院單打獨鬥就能獲得成功。但是,影院行業必須樹立這種意識。畢竟,在影院競爭進入下半場階段之際,掌握利用大數據資源能幫助影院走的更遠。

不瞞你說,從這些新變化中我看到影院發展的未來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2、通過“智能化”、“無人化”技術打造智慧影院

對於影院後端及部分前端的工作,小編認為影院可以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設備以提高效率。

比如,現在大多數觀眾會選擇在線票務平臺購票,再到影院的自助機上取票,同時,進入影廳觀影之前需要排隊挨個檢票。這一系列流程雖然和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進步,但如果我們在購票、取票、以及檢票時用人臉識別技術直接“刷臉”代替,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觀眾觀影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影院在這些環節投入的人力成本,同時增加一線服務人員以提升服務水平。

此外,影院在排片、貼片廣告、還音系統、銀幕控制等方面都可以引入智能化設備實現無人化管理,進而打造真正意義的智慧影院。

不瞞你說,從這些新變化中我看到影院發展的未來

圖片來自廣州期遇影城,圖文無關聯

3、5G技術在影院的應用可能

曾幾何時,影院也是一個新潮的行業,在許多不上線的城市,甚至是最豪華,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但如今,它變得越來越保守。尤其在影院經營這一塊,總體上可以說是落後於時代的。單純的看電影、影院上映什麼電影觀眾就得看什麼電影等模式越來越不符合市場的需要。限於技術條件,過去影院只能放電影,但進入數字電影時代,尤其是5G商用後,影院完全可以拓寬自己業務的邊界,比如,在影院直播賽事、演唱會、開會......

總之,在疫情的影響下,實體商業被按下了暫停鍵,新的消費需求日益凸顯,在眾多科技公司的助推下,許多行業的商業模式都走到了轉型的關鍵期,影院行業不該,也不能掉隊。畢竟,“適者生存”在每一個時代都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