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這裡分享的是來自5年前的一款額式體溫槍的設計,該項目是甲方為學校定製功能的一款產品,本次設計項目主要是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

隨著2020年的這場疫情,讓很多人接觸並瞭解了紅外額式體溫槍。

本次分享的設計案例,準確的說不應該叫體溫槍;也許叫學生健康信息採集終端更加貼切,畢竟測體溫只是該產品的一個“小功能”。

「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可以看到這款體溫槍明顯複雜了很多。頭部雙探頭,上部是紅外測溫探頭,下面是手電筒;手電筒功能主要是用於觀察被測者喉嚨症狀。

「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產品操作界面除了我們常見的模式、靜音和開關按鍵以外,增加了一些其他症狀的選項,例如紅眼、流涕、咳嗽等等。

產品側面還有RFID感應區,用於採集被測者身份信息,使被測者與其健康數據一一對應。

「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這款產品主要用於學校,老師或者校醫通過該終端可以採集學生除了體溫以外包括咽喉、上呼吸道和皮膚等健康數據,並且實時上傳數據到手機端或者主服務端,以便於及時監測每個學生的健康狀況,避免突發疫情擴大化。

這次設計項目從2015年底啟動到2016年初很快完成了,隨即進入了量產階段。

「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事實上,產品定義已經有了一些半智能化醫療機器人的理念。

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們大量搶購體溫槍,部分地區開始使用測溫機器人對公共區域進行巡邏測溫。

「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當然測溫機器人避免了人工測溫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節省了人工,提高了測溫效率。由於新冠肺炎有可能會長期存在,所以測溫機器人在當下確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但是在公共流行病的陰霾之下,僅僅測溫一個功能是遠不夠的;更何況紅外測溫由於受技術約束,存在著自身的限制。

以下摘錄自紅外測溫儀使用注意事項:

紅外測溫對周圍的環境要求較高,使用額式體溫計方法不當,可能會造成測量誤差過大而失準,請按以下方法操作:

(1)測量體溫時,應將探頭對準前額正中(眉心上方)並保持垂直,測量部位不能有頭髮遮擋,與額頭的距離建議5CM左右。

(2)當被測人來自與測量環境溫度差異較大的地方,應至少在測試環境內停留5分鐘以上,待與環境溫度一致後再測量。

(3)額頭冷敷、額頭出汗或採取降溫措施後會使測量結果偏低,應避免在這種情況下測量。

(4)產品從與待測環境溫度差異較大的地方取出使用時,應將測溫儀放置在使用環境下20分鐘後再用。

(5)被測人周圍的環境要穩定,不能在風扇,空調的出風口等氣流密集的地方測試。

(6)不能在室外或者陽光強烈的地方使用該儀器。

(7)人體表面溫度與心臟溫度正常是有差別的,測量時建議每次測量3次左右。

當下次疫情來襲,如果症狀不是發熱,而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膚或者血液等等其他症狀,由於缺乏這類症狀的高效檢測工具,我們依然會慌亂。

如今火熱的醫療機器人領域主要研發力量集中在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雖然一些可穿戴設備可以完成部分維度的個人健康信息採集,但是畢竟維度過低,而類似多維度的公共健康信息監測設備依然存在較大的空白。

這類項目的實施是堪比基礎設施的大工程,是緩慢而艱難的。

以目前的技術條件,我們可以預見,以公共監測設備為主,以個人穿戴設備和植入式機器人為輔的公共健康監測系統將逐漸成型。

「產品設計案例」紅外額式體溫槍設計


經過本次疫情,以上也許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地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