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主持研發新冠肺炎快檢產品進入國家應急審批通道

湖南大學主持研發新冠肺炎快檢產品進入國家應急審批通道

湖南大學主持研發新冠肺炎快檢產品進入國家應急審批通道

人民網長沙2月23日電 近日,湖南大學院士譚蔚泓主持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及試劑”獲得科技部優先立項資助,同時相關檢測產品由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辦公室,向國家藥監局推薦進入應急審批通道。

該項目系湖南大學針對新冠肺炎前期診斷困難所設立的應急科技攻關項目。旨在通過快速檢測技術,幫助醫護人員和民眾在家庭、社區對感染病疑似患者實現快速篩查。經譚蔚泓院士、蔣健暉教授、楊朝勇教授等來自湖南大學、杭州優思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湖南融健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和廈門大學等單位科研團隊的艱苦攻關,發明了一種現場快速分子診斷新技術。

今年2月8日,為進一步加強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研發對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撐,國家科技部會同藥監局發佈相關指南,向社會公開招標。共有300餘家企業進行項目申請,經綜合評審遴選出9個項目優先立項,其相關檢測產品推薦進入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通道。其中,核酸檢測領域僅2項,湖南大學該項目為其中之一。

目前,該項目相關產品已完成核酸快提和恆溫逆轉錄擴增等系列技術攻關。正與多家定點醫院合作進行臨床試驗,並已完成100多例臨床樣本測試,陽性樣本檢出率約為90%,其它檢測指標達到金標準水平。檢測試劑盒的優化和定型可望近日完成。

據瞭解,該技術不僅可檢測新冠肺炎病毒,且具有可拓展性。只要掌握病毒或傳染病的相關基因信息,利用不同的探針設計,可實現各種傳染病和致病微生物的快速現場檢測。(湖南大學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