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探尋心靈的聖所

什麼是構成冥想空間必不可少的元素?可能是天光,水面,無噪音,不受打擾的體驗,但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與自己相處的這段時光裡,適時地沉默,思考,向內探尋心靈的聖所。

此次gooood精選了網站全部冥想空間案例。

01. 林中的聖約瑟夫教堂,意大利雷農

Messner Architects

神聖與俗世、視覺與心性的連接。

這座山林中的教堂吸引了無數遠道而來的人們,成為他們喜愛的心靈之所。原先未被使用過的閣樓被重建和修復為一個冥想、沉思和退隱的空間。形如帳篷的無支撐空間的改進得益於木屋頂在裝配隔離層之後的物理性能。由牆體圍護著的樓梯向下通往位於冥想區低處的一個由地毯覆蓋的宛如小窩的空間,向上則消隱於木製的地板。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2. 多功能工作空間,紐約

Clouds Architecture Office

自由之地。

冥想:需要從現實中進入一個沒有壓力和慾望的自由空間;瑜伽則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進行運動和呼吸。對此建築師決定打造出一個盡端彷彿消失的圓潤房間,就如同大霧瀰漫後邊界消隱了。同樣該房間也需要有界定的地平線,如果沒有地平線,會讓人感到焦慮。最終,房間的入口側的牆面與天花板交界處變得圓潤,形成溫暖的包裹感。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3. Windhover沉思中心, 舊金山

Andrea Cochr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無縫契合的室內外空間。

Windhover沉思中心以藝術家Nathan Oliveira的繪畫命名,在忙碌的斯坦福大學校園,它不僅是藝術畫廊,也是精神的庇護所和可以沉思的花園。該館以Oliveirade的藝術作品為載體,為學生及教師員工提供了一個可以緩解壓力並重新集中精神的場所。

夯土牆,腐蝕鋼板,石頭,水,礫石和腐蝕的花崗岩使遊客置身於一個質感豐富的環境中。這些材料放大了短暫的感官體驗,吸引遊客能夠更加敏感地注意到腳下石塊的嘎吱聲,微風吹拂下的水面運動,以及光影在牆壁表面上的韻律。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4. 海邊教堂,秦皇島

直向建築

停靠沙灘的冥想之船。

這座教堂猶如非常久遠以前曾經漂泊在海上的一艘船,歲月變遷,海水退去,留下來一處空間的構築,依然凌空懸浮在沙灘之上。教堂的上層是一個屬於宗教的空間。由於空間被抬高的原因,在這裡人的視野裡沒有沙灘和沙灘上的人,只有對面一望無際的海面。

在空間的北側,是一個向外挑出的冥想空間。空間尺度只允許一個人的進入,兩側牆面緊緊夾裹著人的身體,一道弧牆向海面旋開,將視線引到遠處的海平線。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5. Karolina Halatek空間裝置

Karolina Halatek

探索心中的那束光。

光環(The Halo):這件作品的精髓來自於清澈、明亮和延伸的空間所帶來的超自然感。圓形的沉浸式裝置旨在增強觀者的個人體驗。每個觀眾在與裝置互動的過程中,有可能在純粹、抽象、和讓人沉思的環境中發現自我存在的新維度。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終點站(Terminal):在經歷過瀕死體驗,從死亡中逃離的人們的描述中常常會出現發光的通道,藝術家Karolina Halatek正是受此啟發,將燈作為主要元素和材料,設計出了這個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光線藝術所帶來的是一種擺脫了繁雜的視覺體驗,用藝術家James Turrell的話來說就是一種“無言的體驗”。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6. 1200磚禮拜堂,墨西哥

S-AR

這種建造方式恰如人與冥想之力,以及材料與結構之力的結合。

項目為一間坐落於美麗花園中的禮拜堂,該禮拜堂是一處清心冥思之所,其空間尺度僅可容納一人,簡單的結構和寂靜的氛圍使其成為來訪者的心靈居所。該禮拜堂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能維持自身的穩定與平和,這種建造方式恰如人與冥想之力,以及材料與結構之力的結合。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7. “水上書”,英國

Studio Octopi + Mark Wallinger

頌揚《大憲章》的歷史價值。

“水上書”位於歷史悠久的景觀中心,藉助水、天空與光的交匯,為觀者帶來了一個思考與冥想的空間。簡單的圓形迷宮,來訪者可以選擇左轉或右轉進入內部的核心空間。池中的水通過屋頂巨大的圓洞倒映著天空,猶如一汪靜止的泉。水池的內側表面由噴砂的不鏽鋼製成,上面以反向鐫刻著《大憲章》第39條的內容,在環繞水池的時候可以從水面上看到正向的文字。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8. WOOD / PILE冥想小屋,德國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宛如陽光透過枝葉。

WOOD / PILE是慕尼黑郊外森林中的一座冥想設施,與路德維希二世的新天鵝堡相距不遠。建築以生長在場地附近的冷杉樹為主要材料,在廣闊的森林和精緻的建築間形成一種柔和的過渡。小屋同樣也充當了使人融入森林的媒介。陽光透過枝葉間的縫隙從天窗透進室內,帶來森林中常常可以體驗到的“komorebi”(木漏れ日)般的效果。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09. 女宿舍和冥想中心,泰國

Walllasia

呼應佈道的韻律和冥想者的呼吸。

該建築坐落在泰國春武里府的一處迷人的自然環境中,為眾多前來修行的女性提供了共同的新家園。大樓前方設有一個大型的人工水池,能夠幫助冥想者保持遠眺,免於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10. 禪意冥想點 ,羅馬尼亞

Batlab Architects + Studio Nomad + CsomóPont

木材構築物。

這個小小的木材構築物直徑4米,輕輕的順應坡地坐落在一條小溪的轉折處。基礎製成結構利用一根就近倒下的原木與三條木樑製成。如此沉浸在自然中,真是極有禪意的冥想點。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11. 泰合璽南京老門東SPA館

裸築更新

以千燈牆營造“儀式感”。

祈禱,冥想是一種宗教行為,而每一種宗教的背後,往往都體現的是“儀式感”。“建築學”裡所強調的“場域感”,往往也是通過空間營造,而形成的“神性”。千燈的綻放,除了一一對應的祝福,同時還是“場域精神”的體現。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12. 豬名川墓園禮拜堂和遊客中心,日本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從外部世界進入沉靜的冥思空間。

該空間保持了隱蔽和孤立,簡化了採光和人工照明的房間安靜而質樸,為來訪者帶來形式純粹的沉思空間。從另一側花園間接投射進來的光線為禮拜堂帶來幽靜的氛圍,訪客將跟隨陽光與季節的變化來感受時間的步調。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13. Standard Dose商店,紐約

SR PROJECTS + TUNA

人工天窗帶來真實光線的奇特幻覺。

這是一個位於商業空間中的冥想空間。人工天窗的光線帶來了真實陽光的奇異幻覺。只有親眼看到才能夠相信這一點。在冥想空間中,塑造一種“場所”感非常重要,這裡必須不同於來訪者曾經遇到的其他任何空間。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14. Lyons花園,墨西哥

CO-LATERAL

在山海間敞開心扉,捕獲片刻寧靜。

Lyons花園住宅坐落在聖華塔尼奧的普拉亞布蘭卡海灘。除了建築功能外,該項目還滿足了一種尋求與自然深入互動和交流的高層次需求。帶海景的冥想室天頂設有一個獨特的圓形開口,讓人置身於周圍的自然之中,靜靜感受微風、聆聽雨滴、沐浴日光。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15. 一個人的禮拜堂,廈門

反正建築事務所

位於海邊的個人冥想空間。

靜靜地矗立在海岸邊,進入其中的人就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在空間中感受外部世界的時間變化。天井與“星空“創造了某種神性,身處其中可以感受到超越內部的形態,在這裡獨處或冥想,可以更好地直面內心世界,與自己對話,從而得到了全新的自己。

(點擊圖片跳轉項目案例)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向内探寻心灵的圣所 | 冥想空间精选合辑

▼點擊查看全部”冥想空間“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