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歡迎點擊關注【易衡慧吳周強】,共同“守正創新”古老艾灸。跨界集成現代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眾多奇點科技,以體溫管理為核心,專注創新國潮醫學艾灸,助力都市群體迴歸太陽溫潤生活方式,趕走低體溫,驅離寒溼淤。

我艾太陽,因艾生愛!讓每個生命因艾充滿陽光!

[馬博觀點]

馬文曉博士是國內研究和實踐艾灸頗有影響力的學者型企業家。從業時間長,持有專利多,研究艾灸深,艾製品規模和市場佔有率也大,帶動了一方百姓的脫貧致富。有著名學者評價馬博是三分之一的企業家,三分之一的科學家,三分之一的思想家。

哲學把客觀世界分為物質和意識;又把物質細分為物質、能量和信息。三者內在聯繫的本質是頻率。頻率是物質的本質,也是能量、信息的主要體現。

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從信息,能量,物質的角度揭示生命真相

近500年來的科技發展史的本質主要就是物理學革命,迄今至少已經有五次革命:第一次是牛頓力學,奠定了力學基礎;第二是麥克斯韋光、電、磁的統一性,電動力學/電磁學建立;第三次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第四是愛因斯坦、薛定諤、海森堡等群體創立和完善的量子力學;當下的第五個結段是進階的第二次量子革命。

隨著21世紀複雜性科學的加速展開,人們發現微觀世界和熟悉的宏觀世界差異很大,一些非邏輯性的、非線性的、不確定性的,處於混沌狀態的東西和情形更多。如果說存在有不變的東西那可能就是頻率。物質在1s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包含有能量,也與信息相關聯。世界本質是充滿頻率虛擬的而又真實的世界。

人的生命物質有機體,是個凝聚態物質能量信息巨複雜綜合體,也是一個充滿生命頻率的物質體,人體無時不刻都在向外發射和接受紅外等電磁波。

頻率決定著人類生命體的狀態和壽命。頻率的變化預示著生命健康性的變化,以及病態的出現;從這意義上看,頻率的穩定無疑才是健康之本源。

我們知道了頻率的穩定是人體生命健康之本的道理,就一定要以維護和維持頻率不變為養生目的法則。那麼我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等必須順天應地,符合大宇宙環境規律。例如要符合你出生地的四季規律,飲食必須當地當下的自然適季瓜果疏菜,肉食必須喝湯與吃肉平衡,少食為善,要多接觸陽光。人類生命健康三要素:空氣、水、陽光,人體頻率應儘可能與這些生命基礎元素的節律相一致

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弦振動的頻率確定了粒子類型及其性質

艾灸是艾草熱分解的過程。它釋放的能量(頻率)叫地陽,與人體之陽,太陽又叫天之陽具有同頻率,所以一旦人體頻率(能量)弱時,艾灸,曬太陽都能實現同頻共振,接收並獲得能量,恢復健康。這就是艾灸在量子力學層面上的解讀。也可能是美國FDA宣佈電磁人造光保健儀器大多無效的真正原因。

我們判斷一個產品對人體有害還是有益,通常情況下,大多隻有一個標準一一同頻率度。生活中天然的,適時令,順季節,非人造物質的順天應地可能更有利於健康。從進化論的角度思考,與人類同源、同根、同祖的,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印記、軌跡深刻的、比較近緣的應該更趨安全可用。例如,人類是在千萬年長期飢餓狀態下完成進化的,早己形成了飢餓狀態下神志最佳的大遺傳背景和較強頻率,所以吃飽就可能是一個相對錯誤的選擇。而人類屬於草食類的有機生命體,所以以素食為主更為適合。

頻率是物質世界唯一共有的統一性基礎。

人體健康的核心正是維護個體自身心身靈頻率的穩定,一切不同頻率的人造食品、保健品,乃至用於矯正康復的器械儀器等,如果頻率不對,都有可能適得其反,對健康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生命光線頻譜

願人人都能從頻率的角度辨識好、壞、真、偽科學產品。願人人都能健康長壽。

[呂博觀點]

呂廣慶教授是西安交大工學博士、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哲學博士、博士後、珠海特聘學者,現擔任暨南大學(珠海校區)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慕課“力學與現代生活-開啟科學人生”的主講教授,是名副其實的資深物理學專家。因為馬博的一些大膽觀點,超出了老吳的知識範疇,於是就有了呂博臨時加入的觀點。

宇宙天地的存在可分為物質界和非物質界,其中體現於人本身即為肉體(物質界)和意識(非物質界);物質又可分為客觀粒子構成的從微觀(包括已發現的量子及和尚未發現的暗物質)到宏觀的物質和能量(包括尚未證實的暗能量)形式存在的等效物質(E=mc^2);非物質包括人的意識和物質世界的信息等。物質界與非物質界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信息相聯繫,較為普遍的認知就是同頻共振。量子力學發展不斷揭示著許多獨特的微觀世界規律,包括量子意識、量子糾纏以及最有希望作為物理學屆一直以來追求的大統一理論--弦理論。弦理論認為物質最終由不同形狀(開環或閉環)和頻率的絃線構成,每個絃線只有能量和信息(頻率及其絃線形態)。

據科學測定,人體組織的固有(自然)頻率並不相同,按照內臟、四肢、軀幹、五官等不同,固有頻率(f)大約分佈在2-50Hz的範圍之內。當外界刺激頻率接近該頻率時就會發生共振,並可以因為震源刺激頻率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波動。例如按照波動方式可以分為:縱波(聲波)、橫波(例琴絃波動)、混合波(例水波/地震波)等。無論是在物理世界還是在人體內,共振、共鳴、共念等都可以產生巨大的正面乃至負面的作用力,影響巨大。

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美國名醫大衛霍金斯博士: “很多人生病是因沒有愛/ 只有負面情緒(差心態),當人體磁場振動頻率 f < 200Hz 易得病,而當保持正面情緒(好心態)f=400-500Hz時,就不易得病”。他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癌細胞最怕愛。大衛霍金斯博士的研究無疑幫助並影響了很多人,為很多人帶去了健康的福音。

關於人類健康,呂博基本上認為:意識的弦頻率應該與當地當時(人生某階段所處的)的大自然(物質和非物質屆)的環境條件同頻共振,便可達到最佳的大小宇宙及其相互之間的多維和諧健康狀態。

[老吳艾國潮的觀點]

2017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美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並闡明瞭人類和生物與地球轉動保持同步的生物鐘分子機制。正如鐘錶振盪器,比如鐘擺、機械振子或石英電路,它們產生穩定的週期性振動。人的生物鐘則是由一種管理日常生物節律的基因所控制,其他多細胞生命體的生物鐘運行機制大概相同。這項諾貝爾醫學獎從基因和分子機制等層面證實了人體內的頻率機制,同時還證明了其與宇宙頻率之間的相互影響,頗為神奇。

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更多的科學研究證實,當人類違背這些客觀頻率時,通常都會招致嚴重的健康損害後果。僅以研究比較多的睡眠生物鐘頻率的改變為例,通常都會導致明顯而且影響極為廣泛的健康損害後果。例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發的研究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持續一週就會導致體內700多個基因表達發生異常改變。極容易導致心臟病中風等風險增加,以及多種慢性疾病的出現!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研究發現,睡眠節律打亂會

加速皮膚衰老。

美國《睡眠》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缺覺一晚就會導致大腦組織減少。而一項10-14年較大樣本的研究發現,男性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會明顯導致死亡率升高。美國《預防》雜誌刊登美國睡眠基金會研究發現,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會導致車禍危險增加3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合作完成的研究發現,缺覺一晚就會導致負責情緒管理的大腦區域更加活躍,這表明缺覺易致情緒失控。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缺覺會影響大腦記憶強化過程,進而影響信息提取和新信息的輸入。美國來亞拉巴馬大學研究發現,與每晚睡眠7-8小時的人群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中老年人發生中風的危險高4倍。《哈佛健康通訊》刊登一項研究發現,長期缺覺與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衰和心臟病發作關聯極大。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會導致心臟病和中風危險分別增加48%和15%。

《美國人類生物學雜誌》載文指出,多項研究發現,長期缺覺會改變常規食慾,導致

過量飲食,進而增加肥胖症危險。美國疾控中心2013年一項研究發現,睡眠太多或太少都會增加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風險。2012年一項研究發現,睡眠太少會降低胰島素敏感,增加糖尿病危險。而2013年《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缺覺會導致精子濃度降低29%


雙博筆談:物質世界統一性似為頻率,人體健康的第一選擇正是頻率

量子糾纏

人體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各有自己的固有(自然)頻率。人與人之間,人與宇宙相互之間,都存在有頻率(力)的相互影響。健康心身靈既要保持自身的生物頻率始終處於正能量,保持在一個較高的頻率狀態(例如400-500Hz,甚至更高一些),可以影響周圍的人,吸收更多的正能量,還要順天應地,力求做到天人合一,以藉助大自然的力量調整、補充自身頻率的能量不足,或者失衡。

大自然的力量以外,也會用到一些器械、藥物、方法來作為調整的工具與方法,在選擇這些工具和方法時,也需要關注其頻率是否與人體的固有頻率相適應,能夠造成正激勵還是負激勵。艾灸因為屬於綠色太陽能療法,而且是基於太陽、艾草、人體三者,共同擁有的遠紅外為主的“生命光線”同頻共振,因此屬於比較靠譜的補充人體正能量的自然療法,頗值得堅持應用。


小傳:吳周強研究員,百年醫藥世家、50載中藥專家,艾灸創客,守正傳承,創新國潮。

*敬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點贊】、【關注】、【私信】。所有評論諮詢必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